全程不停跳!中山一院完成世界首例"無缺血"心臟移植

“一顆鮮活的心臟孤立地在那裡有力地跳動,等待被移植到患者體內,非常震撼!”

全程不停跳!中山一院完成世界首例"無缺血"心臟移植

手術進行中

7月16日上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召開新聞釋出會,正式宣佈世界首例“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獲得成功。這是中山一院首創“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繼應用於肝移植、腎移植後,首次應用於心臟移植領域。同時,此次手術中實現了全程不中斷血流、心臟不停跳。患者福伯恢復順利,16日出院。

患者心臟功能衰竭進入終末期

移植團隊大膽設想“無缺血換心”

5月24日,67歲的福伯在中山一院就診時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臟核磁共振、超聲心動圖、血液檢驗結果都提示福伯的心臟功能衰竭,已進入終末期,心臟最重要的動力來源——左心室的收縮功能已減退到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時,他還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肺動脈高壓、腎功能減退等基礎疾病。

經過心臟外科、心內科、器官移植科等10餘個專科的MDT(多學科診療)會診,專家們一致認為,除了心臟移植,其餘的常規手術治療已無法解決福伯的心臟問題。但由於福伯患有嚴重心肌病、心力衰竭,且合併中度以上肺動脈高壓,若實施傳統心臟移植手術,面臨的風險也很大。最終,專家團隊決定為福伯進行“無缺血換心”。

中山一院副院長、器官移植科學科帶頭人何曉順教授介紹,在傳統移植手術過程中,心臟必須離體、停跳及冷藏,不可避免會發生心肌缺血損傷,而心肌缺血是影響患者預後的最重要因素,可導致術後受體心臟功能不全、心臟無功能、甚至病人死亡等嚴重後果。如何破解心臟移植過程中的缺血損傷難題,一直是全球科學家的重點研究方向。那麼,有沒有可能,讓心臟在移植過程中始終保持血液供應呢?中山一院器官移植團隊多年前就提出這個大膽設想。何曉順解答說,因為心臟獨特複雜的生理特性,“無缺血心臟移植”從理念萌生到臨床轉化與無缺血肝腎移植相比,尤歷經艱辛,要攻克幾個難關。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在“全過程”中保持“無缺血、鮮活有力的跳動狀態”,這就要求建立另一套獨立的迴圈系統。其次,在心臟跳動狀態下,實施傳統的心臟移植手術方式,尤其是獲取和吻合部分是否能順利進行也是關鍵。最後是人、心、機器的統一和諧。

換心大戰歷時4。5小時

心臟全程“無缺血+不停跳”

6月25日晚,終於等到合適供體。6月26日下午2時,福伯和器官捐贈者同時進入了手術間。兩間手術室,40餘名醫護人員兵分兩路,投入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換心大戰”中。

一邊是心臟外科殷勝利教授、熊邁副教授和劉雲奇醫生,潘鵬飛、鍾穎護士等組成的供體獲取組,有條不紊地獲取供體心臟,探查之後發現供心狀態良好,強壯有力。

麻醉科江楠教授等為供體提供平穩的麻醉狀態。體外迴圈科榮健教授等為供體心臟特意設計了一套精巧的灌注及保溫系統。

隨著外科醫生迅速利落的置管、阻斷,體外供心灌注開始工作,供體心臟從心包腔內取出來後,一刻沒有停頓地在器官槽內鮮活有力地跳動著,並且保持著正常溫度(36℃-37℃),被順利轉運到受體手術間。

另一邊則是心臟外科吳鍾凱教授、梁孟亞副教授開始切除福伯僅能蠕動的巨大病變心臟。

“一顆鮮活的心臟孤立地在那裡有力跳動,等待被移植到患者體內,那個場景非常震撼!”何曉順教授回憶說,作為器官移植手術的一名“老將”,身經百戰,但那一幕仍讓他非常觸動。

兩邊人馬匯合後,醫生帶上了特製手套,將一直跳動著的供心自器官槽內小心移送到福伯的心包腔內,吳鍾凱、殷勝利兩位教授在心臟仍然有力跳動的情況下進行供心吻合。

手術檯下,麻醉科團隊時刻監測著福伯的呼吸、迴圈和神經系統狀態,調整著用藥。體外迴圈團隊早已在福伯身旁進行體外迴圈下全身其他臟器功能的維護和保駕護航。

“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歷時4。5小時,實現了將捐獻者心臟在“不中斷血供”“不停跳”的情況下移植給受者。

福伯術後回到了心胸外ICU,在唐白雲主任等醫護團隊的密切監測、及時調整、促進康復下,福伯於術後36小時拔除了氣管插管,多次心電圖檢查未發現心肌缺血表現,超聲心動圖顯示心臟射血分數從術前的16%升至78%,術後肺動脈壓力下降理想,目前心臟和各個臟器功能都順利恢復,並於16日康復出院。

探索“無缺血”心臟移植

兩年經歷數十例大動物實驗

在新聞釋出會上,福伯向中山一院的醫護人員贈送錦旗。面對給了他另一次生命的醫護人員,福伯非常激動,“感謝大家……”剛說出一句,福伯就哽咽了。

抗排斥關、抗感染關……他知道自己康復之路的每一步都牽動著許多醫護人員的心,也知道有許多人為他不眠不休、熬紅了眼睛。

福伯不知道的是,他換心成功的背後,是中山一院器官移植團隊歷時兩年的努力,歷經數十例大動物實驗的結果。

何曉順介紹, 中山一院在取得無缺血肝移植、無缺血腎移植的成功後,又成立了無缺血心臟移植聯合攻關小組。

在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的大力支援下,器官移植科、心臟外科、體外迴圈科及手術麻醉中心等多學科團隊,經過兩年多的艱辛探索,進行了幾十例大動物實驗,從零開始,不斷設計、摸索、驗證與最佳化灌注手術方案,最終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心臟移植技術流程,並將該技術命名為“無缺血心臟移植術”。

為了確保從實驗階段到臨床應用的安全過渡,團隊還利用廢棄的心臟完成了10餘次臨床“無缺血”心臟獲取和離體常溫機械灌注演練,為新技術的臨床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推動器官移植

邁入“熱移植”時代

這例無缺血心臟移植的成功有怎樣的意義?何曉順解讀說,該技術的成功應用,意味著:

一是可最大程度保護供體心臟功能,不會讓供體心臟取出後因缺血缺氧而受損;

二是可精確評估供體心臟功能,並可將現有的供心功能評估階段提前,延長體外儲存時間;

三是顯著提高供體心臟的使用率,此前臨床上有一半的供體心臟因為有不同程度受損(被稱為“邊緣心臟”)而被放棄了(擔心傳統心臟移植方式會讓受損心臟進一步受損,導致患者的存活率比較低)。現在的無缺血心臟移植方式,會使這部分“邊緣供心”不會在移植過程中進一步受損,仍能在移植後保證存活,能緩解目前心臟供體不足的情況,讓更多排隊等候心臟移植的患者早日接受手術;

四是大幅改善移植療效,患者生存時間更長、生活質量更高。

在世界首例“無缺血”心臟移植新聞釋出會上,中國器官移植專家、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發來了祝賀,他表示,中山一院一直以來是我國器官捐獻和移植改革的先行軍,此次心臟移植獲成功,再次證明了“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的成熟與革新,希望中山一院再接再厲,為中國器官移植技術走向世界舞臺的高峰作出新的貢獻。

今年4月,何曉順團隊的《“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開啟“熱移植”時代》專案榮獲2020年度國際質量創新大賽特等獎,這也是我國首次榮獲此項大獎。《美國移植雜誌》發表評論,稱這是“器官移植髮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器官移植將進入‘熱移植’時代”。

問答

為何第一例手術選擇他?

福伯年齡大、基礎疾病多,按說並不是理想的第一例手術物件。但當時福伯已經在中山一院住院一個月左右,6月26日時他出現心衰加重,可以說是危在旦夕,而且他的心臟和身體情況如果用傳統移植手術方式風險更高,用無缺血心臟移植可以說是不二選擇。

如何把跳動的心臟“裝”到患者體內?有什麼難點?

難點一是在體外維持供體心臟的血供和正常跳動。

難點二是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進行縫合,為了要讓受體心臟儘快恢復到正常血液迴圈,所以縫合要快,本來想先快速縫合,吻合後再進一步縫合,沒想到第一次縫合後就滴血不漏了。

難點三是手術視野不清晰,因為心臟跳動狀態下,會有血泵出,給心臟外科醫生帶來不小難度,但之前經過多次練習後,克服了這一困難。

傳統心臟移植手術會否被替代?

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畢竟剛剛開始,患者的獲益需要進行前瞻性的對照研究,如果確定是優於傳統手術的,那麼接下來就是更細化確定哪一類患者適合無缺血心臟移植方式,哪一類患者適合傳統心臟移植方式。

每一種手術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和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相比,傳統心臟移植手術技術難度較低。

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成功後,是為器官移植技術攻克畫上完美的句號嗎?

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目前還有胰腺、小腸、肺、多器官聯合移植等都還沒有實現無缺血移植。而且無缺血心臟移植技術也還剛剛開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最佳化。

作者: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劉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