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到底該不該切?國際著名消化內科專家來告訴你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資料顯示:全國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相當於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每分鐘7人被確診為癌症。資料背後,潛藏著人們“談癌色變”的這一事實。這一事實所造成的現象就是,凡是與癌搭上邊的事物,人們都避之如蛇蠍。比如:息肉。

息肉,到底該不該切?國際著名消化內科專家來告訴你

“我大腸上長了一塊息肉,醫生能不能趕緊幫我切掉?”無論良惡性,只要發現有息肉,許多人選擇的做法就是立馬切除。他們以為,與其擔驚受怕,擔心息肉會惡化成癌,不如趁早除之,將其扼殺於“搖籃”裡。這是許多人對息肉的誤解。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適宜切除,切錯了,甚至有可能造成穿孔、大出血或併發症等不良後果。

為此,筆者特別採訪了國際著名消化內科專家仁木卓教授。對於消化道息肉能否切除的問題,仁木教授說,息肉,不能一概而切。

息肉不論良惡性,一律切除?

“仁木教授,體檢結果上寫著,我胃裡有塊息肉,那是不是得趕緊切掉呢?不會變成癌吧?”做完胃鏡檢查,報告上斗大的“息肉”二字,著實把羅女士嚇了一跳,“聽說息肉是癌前病變,如果不切掉,就會轉成癌,這太可怕了。”這不,羅女士立馬拿著體檢報告諮詢仁木卓教授:“仁木教授,您是專家,您看這該怎麼辦呢?”

仁木卓,日籍教授,擅長消化道早期癌症的內鏡篩查及分析,在消化內科領域屬國際頂尖專家級別。在仁木教授為貴賓客戶提供國際一流水平的胃腸鏡檢查的這段時間裡,像羅女士這般諮詢的客戶不在少數。

息肉,到底該不該切?國際著名消化內科專家來告訴你

“仁木教授,檢查報告上顯示我的大腸有一塊息肉,能不能用內視鏡直接幫我切掉?”拿著體檢報告,梁先生迫不及待地找到仁木教授,提出自己的想法。梁先生表示,他聽說息肉會慢慢變成癌,所以想在息肉轉成癌之前切掉,“這樣更保險點。”

碰到羅女士、梁先生這樣的客戶,仁木教授表示很無奈。“哪怕是很小的良性息肉,都有人要我幫他在做檢查時切掉,但其實這種方法並不可取。”仁木教授說,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需要切除,“有的息肉切除了甚至會有壞處,比如造成穿孔、大出血或併發症等不良後果。”

切除與否,因息肉而異

什麼是息肉?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錯構瘤、腺瘤及其他腫瘤等。

簡單來說,息肉就是一種組織上皮表層覆蓋的隆起型病變,常見息肉有子宮息肉、宮頸息肉、喉息肉、鼻息肉、大腸息肉、胃息肉、結腸息肉、膽囊息肉等。息肉能否切除,如何切除,因息肉而異。

據仁木教授介紹,息肉有良性、惡性之分,其中良性息肉危害不大,無需太過在意。比如,胃息肉可以透過內視鏡基本判斷其良惡性,如果是良性,忽視即可,如果疑為惡性,待確診後則需手術切除。“不過,大多數胃息肉是良性的。”仁木教授補充道。

息肉,到底該不該切?國際著名消化內科專家來告訴你

相較於胃息肉,大腸息肉就要複雜得多。仁木教授稱,在日本,如果是10mm以下良性大腸息肉,可直接在內視鏡下切除;如果是10mm以下惡性大腸息肉,則需要住院進行手術切除;而如果是10mm以上大腸息肉,不論良惡性,都得住院,手術切除。

另據瞭解,大約70%的結直腸癌起源於腺瘤。腺瘤為腺上皮發生的良性腫瘤,是大腸息肉的一種,而大腸息肉轉變大腸癌過程為5—10年。可見,內視鏡下診斷是否為腺瘤至關重要。

仁木教授表示,用藍鐳射電子胃腸鏡做檢查,他有90%以上的把握能確定是腺瘤還是癌,即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

息肉,到底該不該切?國際著名消化內科專家來告訴你

如果是癌,則需要透過手術切除。如果是腺瘤,當場可透過內視鏡切除,並將其做病理分析。為什麼切除了還要做病理分析呢?這是因為在內視鏡下切除的息肉,只能切除既定層段,而無法完全切除。“如果病理結果顯示為惡性,說明裡面還有癌,需要手術才能完全切除。

當然,如果結果顯示為良性,就不用管它了。”仁木教授解釋道。此外,仁木教授再三強調,腺瘤雖為良性腫瘤,但也應及時切除,因為若對其放任不管,則有癌變的可能性。

業精,緣於勤

仁木教授一直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熱愛,他潛心鑽研消化內科,將內鏡技術運用得爐火純青,同時,為了增強自身在內視鏡下的診斷能力,他學了3年多的病理學,且至今仍在堅持學習。“內視鏡只能看到上面這一個平面,有一定侷限性,而病理相當於一個側面,可以透過表面想象裡面的情況,以增強我的診斷能力。”仁木教授表示,在日本,只要稍微有點名氣的消化內科專家,都學過病理學。

據瞭解,病理學是研究人體疾病發生的原因、發生機制、發展規律以及疾病過程中機體的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和病變轉歸的一門基礎醫學科學,一直被視為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樑學科”。在消化內科領域,病理學對相關疾病的診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仁木教授一直孜孜不倦地潛心學習病理學的重要原因。

息肉,到底該不該切?國際著名消化內科專家來告訴你

據仁木教授介紹,每個月,他再忙都會抽出時間,參加3次研究會,與眾多權威專家一起探討病理與內視鏡,不斷給自己“充電”,提升自我。“如果想要更專業的技能,肯定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仁木教授說道,他只學了3年病理學,這還遠遠不夠,“病理醫生一般都要學幾十年,我還需要繼續學習。”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仁木教授如今的專業與頂尖的技術,離不開他對精深技術的不斷追求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