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不僅僅是看病

日前,北京市衛健委釋出通知,要求今年全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不低於85%,有關單位每年需為轄區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簽訂家庭醫生簽約協議並提供2次醫養結合服務。固定人群、連續性服務是家庭醫生服務的特點和優勢,不斷受到患者認可的同時,醫生也從中獲益良多。

上門換藥、夜間救助有事隨時打電話

“劉大夫,來幫我換個藥吧!”下午3時許,郭峰撥通簽約醫生、高碑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任劉玉江的電話。看診室外暫時沒有患者等待,劉玉江一口答應下來,動作麻利地收拾好隨身物品,來到郭峰家中。“我家住在四層,樓裡沒電梯。我剛做完腰椎間盤突出手術,自己下不來樓。劉大夫上門換藥,幫了我的大忙!”聽到老患者這樣說,劉玉江表示,身為家庭醫生,自己和團隊就是要盡力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為行動不便的患者上門插胃管、插尿管、換藥、輸液等,“內容很簡單,卻是有實際意義的服務。”

郭峰家距社群醫院只有三五分鐘路程。不到半小時,出完診的劉玉江已匆匆趕回。剛坐定,又接起另一位簽約患者打來的電話。“這幾天上哪兒去啦,身體還好吧……”他和對方熱絡地聊著,不時囑咐幾句“別多想,有時候病就是‘想’出來的”。電話另一端,傳來老人信服的應答聲。

“是認識很久的老病人了,我叫他哥,其實大我30多歲呢!”結束通話電話,劉玉江笑呵呵地說。“老人心思有點重,我就經常和他開開玩笑,講話沒遮沒攔的。原來他經常要輸液,在我的治療下基本這一年都不用輸液了。”

2004年到高碑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以來,劉玉江一路從普通內科醫生做到全科主任。對待高齡、行動不便等重點患者,他能加微信的加微信,不會用微信的叮囑老人有事隨時打他電話。

“我老伴兒有高血壓,平時還老愛生氣,有天晚上血壓突然增高,頭暈目眩。”高碑店社群居民孫玲回憶起一次“夜間驚魂”,原本想給兒子打電話,但孩子住得遠,過來要很久。老兩口想到了家庭醫生劉玉江。撥通電話後,老兩口馬上得到了劉玉江的指導和耐心安撫。“第二天見到小劉,他特別誠懇地勸我老伴兒,別總著急上火,身體養好才能享受美好生活。老伴兒覺得這番話說到心坎裡了,後來脾氣和緩了很多。”

拉家常、掏心窩宣洩撫慰緩情緒

在社群醫院,大夫們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接診,還有另一項“工作”——陪患者拉家常。

在劉玉江看來,許多老人說的都是掏心窩的話,這些話,他們通常或許無人可說。“孫輩上學,子女上班,如果是獨居老人,身體再差一點,那可能真的沒有人陪他們聊天。”於是,當看病的人少時,他會耐心傾聽老人們從親戚關係講到家族脈絡,也會稍顯強硬地讓老人“不要瞎去一些地方、不要亂吃保健品”。一些事情子女來說效果未必好,“小劉”講的東西,老人們更能聽得進去。“於大夫,您可回來啦,我們這下可有主心骨了!”在將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當再次見到“闊別”多日的家庭醫生於海燕,78歲的張文娟和老伴兒情難自禁,幾乎要流出淚水。於海燕也溼了眼眶。此前她因為到隔離點承擔輪值任務離開了6周時間,“其實我去隔離點支援,簽約患者的就診、拿藥等後續服務也都能滿足,不是說就沒人管了。但他們就是覺得和家庭醫生最貼心,見到我,心裡最踏實。”

43歲的於海燕,在將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16年。如今她每年簽約千餘位患者,其中定時“報到”的高頻患者以處在慢病穩定期的老人為主。

於海燕認為,家庭醫生的服務以人為中心,關注的不僅是患者身體上的疾病,更包括心理健康。接診時,她習慣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如果覺得對方“有情緒在”,就會詢問最近有沒有遇到什麼煩心事,有沒有著急上火。

據她觀察,現在家庭核心通常會放在孩子身上,老人容易受到忽視。有的老人需要做家務、照看孫輩,家庭關係和諧還好,如果有矛盾,缺乏自由、身心疲憊,可能會造成失眠,嚴重的還會導致焦慮、抑鬱等。聊天看似“東拉西扯”,其實具有一定的撫慰和宣洩意義。

漸獲信任、相守相伴是醫患更勝親友

這些醫患間的情誼點滴,湧動在社群醫院每天的日常,猶如無聲細流,浸潤溫暖著彼此。

十多年前,劉玉江與方明老爺子相識。此前老爺子血壓控制得不太好,經過“小劉”的治療,漸漸變得平穩,對治病有些牴觸的老人就成了劉玉江的“忠實患者”。一次閒聊中,方明得知兩人竟還有特別的緣分——同月同日生日!“以後咱倆生日一起過啊!”老爺子驚喜非常,劉玉江也笑著點了點頭。本以為只是患者客氣一句,沒想到幾個月後的一天,老人鄭重發出邀請。劉玉江感到非常意外,又實在盛情難卻,便帶著妻兒與方明老兩口,以及他們的兒子兒媳、小孫子一起慶祝了生日。

從那以後,二人的“生日之約”就這樣延續下來,兩個家庭也越走越近,是醫患,更勝親友。

為了方便管理,於海燕建立起病友微信群,老人們可以隨時“彙報”自己的用藥、血糖情況。在許多老患者心中,“小於大夫”對自己身體狀況的瞭解及照顧,甚至要超過自家兒女。“有對老兩口,家有一兒一女,把我當成他們的三閨女了。”於海燕笑著說,“每次過來,還沒進屋呢,就特熱情地張羅‘來看我閨女了!’有什麼好吃的也惦記送一口過來。”

社群醫院“人情味兒”滿滿的就醫體驗,愈發受到居民們的認可。回顧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程序,於海燕深切體會到了變化。“最早推這項工作時,我們得主動找居民籤,甚至拿著小禮品‘求’著居民籤。”

伴隨相關工作與政策的逐步推進,患者對家庭醫生服務接受度越來越高,態度也變得主動積極。“這對我們醫生來講也是好事,有了固定的患者群,我的患者會主動來找我,我們也會有職業的成就感。就像離開的這段時間,很多叔叔阿姨說想我,我還挺幸福的,覺得原來自己在患者心中這麼重要,更加認可自己的職業。” 據《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