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巡禮 | 化州:依託醫共體做實慢病醫防融合

編者按

近日,中國改革2021年度案例評選結果釋出,河源市和平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入選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昔日全省醫療窪地,今日全國縣強新星,這個粵東山區縣的華麗轉身背後,可以看見廣東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努力和成效。

近年來,廣東省堅持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為抓手,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夯實“立地篇”文章,構建“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湧現了一批又一批典型案例,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和醫改專家的關注、點贊,多次在國家級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和培訓。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本刊集中梳理全省整體建設情況、剖析10個典型案例,試圖以此呈現廣東省重塑新時期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真正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智慧和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一批可複製、推廣的改革路徑。

“感謝你們,讓我無處安放的心有了歸屬。”

在化州市人民醫院,準備出院的張姨滿臉笑容。她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獲得省級優質醫療資源,解決了困擾自己多年的煩惱。

20年來,張姨反覆心慌心悸,時常覺得心臟就要停止跳動,曾四處求醫問藥但療效甚微,聽聞市人民醫院有南方醫院心內科專家坐診,慕名前來就醫。鑑於張姨病史及病情,南方醫院駐點專家張建武為她實施射頻消融術,無須開刀。術後,張姨的心率就恢復正常,次日便康復出院。

自2018年獲得南方醫院“組團式”緊密型幫扶以來,市人民醫院醫療管理和技術水平迅猛發展。

同時,藉助南方醫院的力量,化州市不斷推進優質資源下沉,構建省縣鎮村四級聯動分級診療模式。

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2020年5月21日,化州市醫共體總醫院順利揭牌,以市人民醫院為龍頭,組建3家縣級醫院、18間鄉鎮衛生院、6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334個村衛生站為一體的縣域醫共體,

推進行政、人員、質量、藥械、資訊等“六統一”建設,成立慢病管理中心、胸痛中心、創傷救治中心、卒中中心等9箇中心。

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巡禮 | 化州:依託醫共體做實慢病醫防融合

▲2020年5月21日,化州市醫共體總醫院揭牌成立

結合外流最多的疾病譜主要為心腦血管、呼吸、腫瘤等疾病,化州以“組團式”幫扶為抓手,藉助南方醫院等省內大醫院重點扶持,將縣域慢病防治和健康管理作為重點,探索健康管理的新模式。

化州是肝炎的高發區,慢性乙肝感染率高達10%,肝癌發病率居高不下。以往許多癌症患者篩查治療都選擇去廣州,不僅耽誤病程,路程遙遠也造成篩查缺位。

2020年6月,在時任南方醫院黨委書記朱宏推動下,省級公益專案“慢性乙型肝炎早防早治精準健康扶貧——化州站”“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創傷救治中心”和“駱抗先工作室——化州站”在化州相繼成立。

2020年9月,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專案健康管理應用示範區化州示範點成立,“甘露行動計劃”正式啟動,力爭在化州境內實現對肝癌、胃腸癌、肺癌的高危人群進行重點篩查和檢測,透過早期干預力爭降低全市的腫瘤整體發生率,提升早期腫瘤診出率,並在南方醫院專家支援下,為患者制訂個性化腫瘤治療方案。

46歲的李女士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以往這類患者大都選擇前往廣州、上海、北京等知名三甲醫院治療,交通不便,花費也高。

這一次,李女士來到了市人民醫院。駐點幫扶的南方醫院專家黃勝超教授親自指導,經過仔細的術前準備、精細的術中操作和嚴密的術後管理,李女士很快康復。醫院還幫助李女士申請了大病補助,幫助減輕了經濟壓力。

創新醫防協同體系

目前,化州依託南方醫院等省級醫院專家團隊制定篩查、治療、隨訪方案,

透過資訊化手段和遠端診療系統全面將四級醫療機構聯動在一起,構建縣域醫共體縣鎮村閉環管理體系,形成對患者的閉環管理。

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巡禮 | 化州:依託醫共體做實慢病醫防融合

▲南方醫院幫扶專家開展手術

省級醫院主要負責專家背書、方案制定、遠端MDT會診、技術下沉、醫療治療質控、隨訪方案制定及調整等工作。縣級總醫院主要負責高危患者的隨訪干預、確診患者救治、手術實施、隨訪的質控等基本醫療工作。鎮級醫療機構注重健康管理、篩查工作、隨訪管理、康復理療等工作。村衛生站則做好公共衛生、家庭醫生、隨訪跟蹤以及健康宣教等工作。

與此同時,

透過三級預防,化州創新建立縣域醫共體高血壓、糖尿病、肝炎、腫瘤醫防協同體系。

首先,透過全民篩查,明確患高血壓、糖尿病、肝炎、腫瘤的高危人群,由專家組織制定方案,衛生院、村衛生站在數字化工具的幫助下,對患者進行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

其次,在高危患者的管理中,使用數字化工具對目標人群實行個體化體檢方案,確保高血壓、糖尿病、肝炎、腫瘤能夠早期檢出,同時將確診患者資料上傳系統。省級專家MDT團隊給出明確治療方案後,在縣域醫共體總醫院實施,如果需要手術協助,則由省級醫院簽約醫生下沉完成。

患者治療出院後,省級醫院專家會制定隨訪方案,縣域醫共體總醫院做首次隨訪,由鎮衛生院做居家隨訪和康復工作。

為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化州市醫共體選派縣級醫院72名醫護業務骨幹“組團式”幫扶24個基層分院,分別建成“四個一”工作體系,即一個專家工作室、一個特色門診、一個聯合病房、一個業務培訓體系。

同時以縣域醫共體總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為基礎,建成覆蓋全市的5G雲平臺,實現遠端會診、培訓、會議。

透過帶教、查房、培訓等“傳幫帶”方式,實現基層從依靠輸血向造血轉變,培元固本,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

目前化州在四級聯動分級診療模式下建立了肝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早篩管理路徑,並已經開展了10萬人的肝病篩查,乙肝患病率13。8%,高危人群佔比16%,實現了數字化平臺下的患者精準管理和隨訪。

多措並舉,推進主動健康

患者依從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者參與度決定了慢病醫防融合推進的廣度與深度。

依託全縣村醫通網格劃分的架構,化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黨員專家掛駐334個村衛生站,協同衛生院加入家庭醫生簽約的公衛團隊。縣級專家作為群主建立334個村醫健康群,目前已經推送了2400多個健康防治知識連結,全面落實高血壓、糖尿病、肝炎、腫瘤等疾病健康宣教,讓全民更直觀地瞭解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及肝炎的發病特點和預防手段,促進全民主動健康。鄉鎮衛生院還主動放置專案宣傳資料和風險篩查問卷,提升人民群眾對於慢病防治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為了進一步提升患者主動預防、主動篩查的積極性,

化州創新支付體系建設,將健康銀行、惠民保險等多種支付方式應用於篩查體系建設中。

與此同時,化州透過系統化基層醫務工作者的篩查相關培訓、數字化工具使用的培訓等方式打造一支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團隊。在四級聯動下,必要時透過省級專家會診手術等方式,增強縣域患者本地就醫的信心。

2020年,化州市縣域內基層門診率81。57%,連續四年超過80%;縣域內基層住院率47。63%,比2019年增長1。15個百分點;縣域住院率87%,比2019年增長2。3個百分點,比2017年增長8。7個百分點;基層分院床位使用率由2018年的74。62%上升到79。45%。常見病、多發病在縣域內得到有效治療,患者不斷迴流縣域,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就醫格局。

群眾就醫負擔也明顯減輕。目前,化州按病種分值付費的病種有5014種,公立醫院藥佔比控制在24%左右,門診次均費用39元、住院次均費用4200元,在廣東省均屬於較低水平,讓群眾享受質優價惠的醫療衛生服務。

編輯 |

梁沐 任君飛

責編 |

張秀麗

《人之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