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證實,睡不好會產生致命影響

3月21日是第22個世界睡眠日。在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19日舉辦的“2022世界睡眠日新聞釋出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等多位專家指出,長期睡眠不足會產生致命的影響,研究顯示長期睡眠有問題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的發病風險。

專家證實,睡不好會產生致命影響

僅有22。56%的公眾瞭解睡眠疾病

有多少人瞭解,睡眠不好會導致諸多疾病呢?

“聽過但不瞭解的公眾約佔37。52%,從未聽說過睡眠不好還會致病的約佔33。94%,瞭解一些的僅佔22。56%。”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葉京英發布都市上班族睡眠狀況報告時指出,公眾對睡眠疾病缺乏瞭解,這暴露了相關科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組資料的來源為2021年50萬條睡眠資料及1833份有效問卷,樣本年齡覆蓋18歲以上的上班族,包含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地區)。

據葉京英介紹,問卷調查使用者平均睡眠時長7。5小時,手錶手環使用者平均睡眠時長6。85小時。睡眠時間可以達到8小時以上的只有22%,6至8小時的大約佔53%,不足6小時的有25%。

資料顯示,47%的上班族反映睡眠質量不佳,僅有30。6%的上班族深度睡眠時間達標;25%的人群每天夜間打呼嚕,有潛在睡眠呼吸暫停風險;最能熬夜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及廣州,睡眠最晚的省份是廣東省,平均上床時間是23時55分。

導致睡眠質量不佳的因素,哪種排第一呢?葉京英介紹,資料顯示“玩手機”和社會壓力分別佔第一和第二位。“玩手機”佔到了59。7%,其中除了娛樂,處理工作也佔有一定比重。

據葉京英介紹,在睡眠質量不好的上班族中,51。6%表現為記憶力下降,47。8%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時間小於6小時的人群中,25。5%存在超重;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上班族中,45%的人面部肌膚出現問題。

專家證實,睡不好會產生致命影響

多種慢病的源頭和睡眠疾病密切相關

睡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生理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董家鴻指出:“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科專家韓德民指出,多種慢病的源頭因素和睡眠疾病之間密切相關,必須對健康和睡眠之間的關係有非常重要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要推進知識科普,讓大眾瞭解睡眠的重要性。

“實際上,睡眠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類最基本的認知記憶就是在睡眠當中完成的,腦組織的代謝產物是在睡眠中被清除的,突變的腫瘤細胞同樣是在睡眠當中被清除的,有睡眠才有健康。”陸林指出,好睡眠可以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他援引四個大學的團隊研究發現指出:睡眠時長跟人群的高血壓、房顫、肺栓塞直接有關;睡眠障礙會增加痴呆的風險;睡眠障礙與精神疾病也有密切關係,如果青少年有一些精神心理疾病,醫生也要儘量去維持他們的良好睡眠。

在專家們交流的過程中,學齡前兒童也是重點關注的人群。研究發現,睡眠問題會影響學齡前兒童產生共情、理解他人的能力。

睡眠是健康的基本保障。陸林感慨他每次門診都會有中學生、大學生來就診。我國青少年睡眠障礙發生率是26%,有一些甚至因為睡眠障礙而休學,影響自身成長。“預防老年痴呆,良好的睡眠也非常重要。”陸林說。

睡眠相關資料和研究平臺正在搭建

當前,很多人對睡眠知識和睡眠相關疾病不瞭解,不知道去睡眠科室診治。

“有睡眠障礙的人大多很焦慮,很痛苦。身體不舒服,排查很久才會去睡眠科就診。”陸林表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在世界睡眠日多做科學普及。

他介紹,透過中國醫師協會,全國睡眠資料和研究平臺正在建立,目前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相關的公司、平臺正在合作,已經有幾十家大醫院參與其中。

“這樣也可以促進睡眠醫學與多學科交叉。”陸林表示。

韓德民坦言,我國還存在睡眠呼吸疾病治療窘境,達標的睡眠醫學診療中心大部分都在大城市,基層專科醫生缺乏。

“這也是建立中國睡眠醫學大資料庫和平臺的意義所在,讓睡眠醫生把每個患者的資訊,透過平臺和資料,與全國的同行共享,透過資料和平臺,給患者進行指導。”陸林表示。

“現在有睡眠監測手環,大家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參考,但是如果長期懷疑自己睡眠有問題,還是要到醫院監測睡眠,請專業醫生給予診斷意見。同時睡前不要看電子產品,可以看看書,聽聽舒緩的音樂,白天要積極參加戶外體育運動,特別是中小學生一定要有戶外活動,晚上睡眠質量會更好。”陸林建議。

本文作者:金振婭

轉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