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社恐”,關鍵要有適當舒適的社交

破解“社恐”,關鍵要有適當舒適的社交

□蹇希 (西南科技大學)

近日,“社交恐懼症和遺傳有關係”“你距離社交恐懼症有多遠”的相關話題登上熱搜,話題指出社交恐懼症除了一定遺傳因素,更多的是由環境和心理因素造成的,適當正確的社交方式方可擺脫“社交恐懼症”。(5月2日 央視網)

出門必戴口罩、耳機,遇到熟人立馬低頭避開,吃飯坐車總是選擇角落位置,開會聚餐永遠做不被注意的“隱形人”……這些“特別”的行為在當代生活中被稱為“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這種行為已經頻繁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年輕群體。曾有調查顯示,超過40%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但人們口中常提“社恐”沒有達到疾病程度,並非是醫學上的“社交焦慮障礙”,而是由醫學概念轉化而來的網路熱詞。其主要指的是一種不願意與人交往,不擅長交流,懼怕人多的社交場合,喜歡獨處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帶有調侃性質的群體性標籤。

為什麼會出現“社恐”?隨著網際網路中社交媒體的進步,人們交流與溝通方式得以改變,讓以前需要面對面進行的交流變得不那麼需要,使人們的社交意願逐漸降低。不難發現,無處不在的移動網際網路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距離感,弱化了人在以往人際交往中的屬性。讓更多的人逃避現實世界的人際交往,沉溺於網路世界的移動舒適圈。

不僅如此,在快節奏、高負荷的資訊快餐時代,無處不在的社交消耗著每個人的精力,很少有人有時間願意靜下心來深入交流。同時在工作生活的壓力下,人們總是處在“焦慮、疲憊”的狀態,便逐漸開始喪失主動社交的興趣。有網友甚至調侃自己在工作的壓力下社交已經破產,不願意經營任何感情。

從這個角度看,“社恐”似乎是一種應時代而生的“病”。那“社恐”需要治療嗎?100%的社交才是唯一選擇嗎?沒有人能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這是人類作為群居動物的自然本性。但保持怎樣的社交距離,選擇怎樣的社交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尺度。

許多“社恐”的出現實際是內向的人格所導致,內向本就是種天生的性格,不用進行刻意的改變,也不需要選擇完全迎合他人。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狀態同時接納真實的自己。其次,“社恐”人士也無需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圈子裡,用自己舒適的社交方式慢慢拓寬自己的社交圈,逐步找到與人相處的最佳模式也是進行社交的不錯選擇。

不論是哪種社交方式都可以肯定,完全依賴網際網路的人機交流不可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螢幕中的字句傳輸也無法代替面對面的溫暖。技術雖然豐富了社交形式,但拒絕人際交流,逃避現實社交依舊是不可取的行為。

“社交恐懼症”並不是時髦的代名詞,擁有適當而舒適的社交活動是每個人都有的需求。把自己從網際網路的“逃避”中拯救出來,投入到真實而豐富的人生的同時,做獨一無二最真實的自己才是正確之道。

作者:蹇希

編輯:劉昱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宣告。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5/02/11188918。html

【來源:紅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