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靠天吃飯是常態,若老天不開心,偌大的王朝也要顫抖一下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衰落或滅亡,都是由天災引起的。這是因為古代社會是屬於農耕經濟型別的小農社會,靠天吃飯則是常態,老天一不開心,這個王朝就要顫抖一下。

北宋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比較穩定的朝代,其原因在於宋朝的農業經濟不僅佔據了絕對位置,連商品經濟也很發達。國家有錢,有點災害還是可以及時賑濟的。即使是破產的小農,也可以出去做工,如此便有了其它出路。但是,如果是大範圍的自然災害就比較危險了。而北宋,正好攤上了這樣的事。

古代靠天吃飯是常態,若老天不開心,偌大的王朝也要顫抖一下

話說,宋真宗作為一個老牌政治家,在繼位之初,廣開言路,勤政治國,政治清明,經濟也日趨繁榮,史稱“鹹平之治”。但是,與久經沙場的太祖、太宗不同,從小生活在深宮中的趙恆,性格較為懦弱,缺乏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勇氣。在他看來,堅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黃老思想,繼續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選擇。

宋真宗在把王欽若重新啟用後,並沒有讓政局失去平衡,而是把有利於王欽若的一些人給藉故調離了,也為了防止了王欽若做大。而他的用意,也是希望政局能夠穩定下來,準備好好的幹一場,不折騰了。但是,上天好像不怎麼領情,宋真宗經歷過封禪活動之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與此同時,內在矛盾,還是日益顯現了出來。

當然,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國家的財政比較緊張。

按理來說,北宋的商品經濟發達,國家的掙錢能力還是可以的。但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火災原因,儲存在國庫裡的經過幾代皇帝積累的財物都被燒得一乾二淨。這個黴頭來的是真巧,原本心氣很高的宋真宗,頓時沒有了折騰一番的底氣,想著先慢慢發展幾年,再積累一些財富。

古代靠天吃飯是常態,若老天不開心,偌大的王朝也要顫抖一下

可是,天不遂人意,蝗災這個時候又來了。蝗蟲所過之處,光禿禿一片。

在古代,不僅沒有農藥之類的東西,還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來抵禦蝗災。很快,沒有糧食吃的饑民,充斥著整個國家。如果,不抓緊採取有效措施,民變很容易就會發生。

於是,宋真宗連忙組織官員進行賑災,並且,還減免了部分地區的賦稅。但是,因為國庫裡實在沒有錢了,所以,賑災的錢款也無法大量的撥付給各地官府賑濟。為了表示誠意,皇帝還專門派人去祭祀上天,希望蝗災趕緊過去。而皇宮裡,也是緊衣縮食,表示要與民同甘共苦。

在古代,蝗災往往被認為是不祥之兆,並不是單純的自然災害,它往往預示著在位的皇帝激怒了上天,於是,上天派蝗蟲來予以警告。所以,宋真宗派人祭祀上天的目的也很簡單,其實,就是向上天認錯,也向全天下老百姓表態,接受上天的責罰,這才是天子應該做的。

皇帝肯定希望蝗災儘快結束,畢竟,已經做了這麼多的功課,賑災、祭祀、齋戒等該做的都做了,上天也應該把蝗蟲收回去了。

古代靠天吃飯是常態,若老天不開心,偌大的王朝也要顫抖一下

話說,在宋朝時“不用南人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遺訓。據此典則,王旦阻撓南人王欽若入相當國;寇準以北人自居,直說“南方下國”之人,“不宜冠多士”,要入閣拜相當然更是不允許的。最後,終於衝破了這個“門戶之見”,王欽若登了相位,成了北宋南方人當宰相的第一人。

可見,王欽若此人還是很有能力的。

王欽若很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於是,根據當時蝗災減輕的跡象,就想方設法的拍皇帝馬屁。

剛一上朝,王欽若就迫不及待地向皇帝報告,說:上天已經被皇帝感動了,很多蝗蟲已經成群結隊的主動跳河淹死了自己,蝗災很快就要過去了。說著,王欽若又拿出了證據,一隻外觀沒有受到暴力傷害的蝗蟲屍體,這是自盡蝗蟲的代表。

聽到了這樣的彙報,宋真宗當時就樂了,認為自己感動了上天,蝗災馬上就要過去了。而其他大臣,看著他們二位,也是默不作聲,覺得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史書上肯定會大書特書的,估計比封禪還要有意義。

果然,宋真宗因為龍顏大悅,就準備下命令慶祝這件神奇的事情。但是,當值宰相王旦,卻表現出了與皇帝截然不同的心態。他向皇帝進言說: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等蝗災全部結束了再說慶祝的事情吧,畢竟,現在百官和老百姓都投入到了艱苦的抗災之中,現在慶祝有點不合時宜呀。

其實,王旦算是一個務實派,他內心是不相信蝗蟲會自己消失的。況且,這種事情從王欽若嘴裡說出來,就更加不靠譜了,他決定還是謹慎行事。

古代靠天吃飯是常態,若老天不開心,偌大的王朝也要顫抖一下

宋真宗當皇帝當久了,已經習慣聽好聽的話,而宰相王旦這麼一說,就使得他不高興了。但是,畢竟王旦講的話也有一些道理,所以,等蝗災全部結束了,再慶祝也不遲。後來的結果證明,王旦的建議還是對的,而宋真宗也幸虧聽了王旦的話。

蝗災並沒有消失,在一次朝會過程中,蝗蟲突然遮天蔽日而來,直撲皇宮,把皇帝和大臣們弄得亂抖衣服,狼狽不堪。御花園裡面的所有植物,都被吃的差不多了,好一幅悽慘的景象。這個時候,宋真宗心裡氣壞了,兩眼瞪著王欽若,簡直要吃了他。而王欽若,被嚇得直哆嗦,也不敢再看宋真宗。

從此,王欽若等人在朝廷上算是顏面掃地,而北宋的政局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參考資料:

【《宋史·王欽若傳》、《東都事略·卷四·本紀第四》、《宋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