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投降之後寫3字,司馬昭免他一死,群臣困惑,昭:倒過來讀

說起三國演義中,劉備之子劉禪,人們率先想到的是劉禪的乳名“阿斗”,繼而聯想到那句俗話“扶不起的阿斗”,公元263年,57歲的劉禪向魏國投降,預示著蜀國的滅亡,結局令人唏噓。與劉禪投降的態度截然相反的,是其子劉湛,劉湛非常有骨氣,拒不投降,以身殉國,羅貫中這般稱讚劉湛的誓死不降:“

君臣甘屈膝,一子獨悲傷。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蒼。凜凜人如在,誰雲漢已亡。

劉禪投降之後寫3字,司馬昭免他一死,群臣困惑,昭:倒過來讀

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按道理,劉備既得到臥龍諸葛亮的輔佐,也曾得到鳳雛龐統的協助,應該得天下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關羽的大意失荊州,讓諸葛亮為蜀國量身定做的既定戰略,完全泡湯。一來為了挽救時局,不得不著險棋,二來為了給關羽復仇,劉備發動了三國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場 ——夷陵之戰,只可惜,在這場賭局中,劉備失敗了,輸得很徹底,不久之後鬱鬱而終,臨終前白帝城託孤,這一年是公元223年,這一年諸葛亮正值中年,後主劉禪年僅十七歲。

劉禪投降之後寫3字,司馬昭免他一死,群臣困惑,昭:倒過來讀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開篇第一句,諸葛亮便將夷陵之戰後的蜀國危險形勢,道得一清二楚了。此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開始南征北戰,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希望透過自己的天人之智,為蜀國逆天改命。

公元234年,諸葛亮累垮了,命殞五丈原,此時,劉禪開始正式掌權,在沒有諸葛亮的輔佐之下,繼續掌舵,按照諸葛亮對劉禪的評語,劉禪並不是大夥印象中的形象,更不上影視作品中描繪的形象,諸葛亮用這八個字來點評劉禪——“

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死後,劉禪首先面對的是兩位重臣魏延與楊儀之間的內訌,在此,劉禪表現出驚人的權謀之術,先利用楊儀除掉魏延,再瓦解楊儀的勢力,最終楊儀也不得好死。

劉禪投降之後寫3字,司馬昭免他一死,群臣困惑,昭:倒過來讀

諸葛亮死後,在劉禪的御宇之下,蜀國還能苟延殘喘整整三十年,實在不簡單。最終,是魏國的大將鄧艾攻破城門,劉禪出城投降。

劉禪投降後,被封為樂安縣縣令,為了試探劉禪是否真心投降,有一次,司馬昭宴請了劉禪和蜀國的舊臣,宴席期間,歌姬演蜀國的樂曲,聽聞此樂,蜀國舊臣無不涕零,唯獨劉禪面不改色,司馬昭問道:“

頗思蜀否?

”,劉禪哈哈大笑道:“

此間樂,不思蜀

”,這便是樂不思蜀的典故,與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劉禪投降之後寫3字,司馬昭免他一死,群臣困惑,昭:倒過來讀

之後,劉禪被遷往魏國的都城洛陽,很顯然,此行兇多吉少。為此,劉禪於其在洛陽新建的府邸,題了三個字的門匾“中山寨”,魏國的群臣見到這三個字,無不議論紛紛,認為劉禪在寓意“安營下寨”,為此,紛紛上表司馬昭。司馬昭聽聞,不但沒有處罰劉禪,反而哈哈大笑,群臣不解,司馬昭道:“倒過來讀”,群臣恍然大悟。

“中山寨”倒過來讀,原來是“在山中”的意思,劉禪是在表達自己歸隱山林,不問世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