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1898年的一天,一位50多歲的中國男子,一身儒商的打扮,右手挽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女子看上去不像中國人,兩人身後跟著幾個拎著皮箱、行李的僕人,還有一個手拿醫藥箱金髮的外國醫生。一行人行色匆匆趕到新加坡的港口,打算從這搭乘德國的輪船前往中國香港。

到達港口,男子吩咐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去排隊購買船票,而且告之他所有人都買頭等艙,以保證這次長途跋涉大家能坐得舒服點,路上發生什麼事也能及時互相照應。

過了好一會,管家手裡拿著幾張船票回來了,但臉色非常不好,氣沖沖地回來了。男子邊詢問管家發生什麼了,邊接過管家手裡的船票一看,怎麼只有2張頭條艙的船票,其餘的全是統艙票?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就聽管家很氣憤地說:“我剛去買票,賣票的德國人說頭等艙只能賣給姨太太和醫生,因為我們當中只有他們兩不是華人。而您和我們因為都是華人,全部只能坐統艙。我和售票的說了是您要買的票,對方也不賣給我們。售票員又說票比較緊張,我怕耽誤先生的事,還是先把票買回來了,東家您看這事……?”

男子一聽當場勃然大怒,把手裡的船票當場撕個粉碎,直接衝管家說道:“我們下坐,不坐了!記住,以後我的輪船,一律不允許把票賣給德國人!”這一聲怒吼引起了旁邊很多人的側目,甚至有人露出不屑一顧的表情,甚至有種看瘋子的感覺,畢竟那個年代一箇中國人居然敢說自己的輪船不給德國人坐?他算老幾啊。

可是當時沒有一個人能想到,男子的這句話,完全改變了之後德國輪船公司對華人的歧視。

這男子正是被《紐約時報》稱為中國洛克菲勒的張弼士。如果你聽到這個名字感覺有點陌生,那你應該聽過張裕葡萄酒吧,而張弼士正是張裕葡萄酒的創始人,也帶領了中國葡萄酒走向了世界。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張弼士從德國輪船上氣呼呼地下來後,馬上著手建立自己的輪船公司各項事宜。時隔不久,張弼士就創辦“裕昌”和“廣福”兩個遠洋輪船公司,而且輪船公司運營的航線,正是當初那個不讓華人坐頭等艙的德國遠洋航運公司的航線。

除此之外,張弼士的遠洋輪船公司不論是輪船裝置、規格、服務水平、乘客在船上享受的待遇和德國公司完全相同,但是票價減半,只要德國輪船公司的一半價格。

這招一出,德國輪船公司瞬間失去大量客戶,損失慘重。可是他們又沒經濟實力與張弼士打價格戰,最後只能投降認輸。在瞭解到緣由後,德國公司派人上門道歉求情,與張弼士達成了和解。從此德國輪船取消了對華人的所有歧視規定。

如果說船票的事情是德國人有眼不識泰山,那張弼士自己曾親身示範了何為有眼識泰山,正是他的有眼識泰山,讓他從此一飛沖天,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高度,有了如今打臉德國人的底氣。

張弼士1841年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雖然他從小就很聰明,開始還跟著當塾師兼業餘醫生的父親讀過三年私塾,可後面家裡經濟條件有限,無力再供他讀書。他只得放棄讀書,外出放牛補貼家用。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到了1858年,17歲的張弼士不甘心自己一輩子就這樣放牛度過一生,於是決定外出闖蕩一番,自己把自己當“豬仔”賣到南洋當苦力勞工,而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到了南洋後,張弼士在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簡稱巴城,今印尼首都雅加達)謀生,幾番輾轉,他在一家米行工作。由於為人踏實肯幹,又非常聰明,深得老闆的重用,之後更是將女兒許配給了張弼士。

老闆去世後,張弼士夫婦繼承了米行,這也是他事業的起步。自己獨立經手米行後,張弼士心思又活絡了起來。看到巴城外國人越來越多,他們喜歡喝洋酒,而巴城當地酒行很少,張弼士就把米行賺的一部分錢拿出來開了一家經營各國洋酒的商行兼酒吧。

透過這個商行,張弼士結交了很多當地人及華僑,幫助自己瞭解巴城動態及國內的情況。加上張弼士為人講義氣,和善,對人很寬容,大家對這個張老闆印象都非常好,商行慢慢在當地有了點小名氣。

有段時間有個叫拉轄的荷蘭年輕士兵經常到酒吧喝酒鬧事,不付錢,發酒瘋,無理取鬧讓夥計很是頭疼。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這天拉轄又來酒吧鬧事了,照樣是喝了酒不給錢,當時剛好張弼士在店裡。夥計看東家在現場,任由拉轄這樣鬧事,怕東家責罵自己看店不力,就向張弼士請示,是否叫上幾個人把拉轄直接扔出去。

張弼士仔細看了正在鬧事的拉轄,很年輕,一身軍裝,雖然喝醉了,但言行舉止依然透出一定程度的修養。他對夥計說:“我看此人氣質不凡,他來買醉鬧事可能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以後他來店裡喝多少酒都不收錢,不管他怎麼鬧,所有人都對他要以禮相待,不得計較。”

東家都這樣說了,夥伴們自然照辦,不管拉轄怎麼鬧都對他禮貌客氣,而且不向他收取任何費用。這樣做反而讓拉轄感覺到很奇怪。拉轄拉過一個夥計問情況,夥計把實情告訴了他,拉轄聽完,啥也沒說,臉上露出一笑就離開了酒吧。

過了幾年後,巴城來了一位新的總督,誰也沒想到這位新總督就是當初這位喝酒買醉的荷蘭軍官拉轄。剛到巴城上任,拉轄登門拜訪了張弼士,對自己曾經的照顧與理解表示感謝。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張弼士的有眼識泰山,為自己積下了這樣好的善緣。有拉轄背後的幫助,張弼士輕而易舉地拿下來巴城酒稅和典當捐務的承辦權。在南洋的發展可謂是如虎添翼,之後他又承包了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一些島嶼的鴉片煙稅,資產成幾何倍數地增長。

後面荷蘭政府鼓勵南洋當地華僑從事墾殖業,開發東印度群島,張弼士又再次抓住機會,投入大量資產。1866年,在荷屬葛羅巴創立裕和墾殖公司,大面積開墾荒地,種植椰子、穀子、咖啡、橡膠、胡椒、茶葉等作物,並從中獲取了極大的經濟收益。

隨後,1875年,他又在蘇門答臘的阿齊創辦了新的墾殖公司;1877年在荷屬怡裡創辦裕業墾殖公司。1878年在日裡創辦的笠旺墾殖公司,光橡膠園就有8處,僱工萬餘人。據資料記載,其中一座橡膠園,他的家人乘坐馬車,直線行走4個小時才能出園。

這一切運作之後,1869年,張弼士巔峰時期的財產達到8000多萬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才7000多萬兩白銀,比當時國內的江南首富胡雪巖的財產還多出5000萬兩白銀,真正做到了富可敵國,當時的華人首富。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但有了錢的張弼士從來沒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作為一個有名的富商,又在荷蘭殖民地上,荷蘭方面一直想來拉攏他,提出給他封官賜爵,卻屢屢被拒。

張弼士身在國外,卻時刻關心著國內的動態。1890年清政府駐英公使來問他是否願意報效祖國,張弼士斬釘截鐵地回答:“吾生為華人,當為中華民族效力!”

可當時清朝實行海禁,像他這樣的中國遊民一回國,就會被抓發配充軍,沒收全部財產,他想回也回不了。直到1893年海禁解除,張弼士馬上應召回國,在國內投資建廠,想用實業來振興中國,也包括創立了張裕葡萄酒公司。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張弼士心裡非常激憤,當下捐出80萬大洋用於武裝振興北洋水師。

1900年,黃河大決堤,河水的衝擊下,沿岸的老百姓流離失所。張弼士帶頭捐出百萬白銀,同時在南洋各地組織開展募集賑災銀兩,共計200餘萬用來救濟災民。

除此之外,張弼士非常重視教育,他覺得想要救國,強大國力,就必須從教育抓起。所以他牽頭帶領海外的華人建立了各類華人學校,培養人才。後面著名學者梁紹文在《南洋旅行漫記》中寫道:“在南洋最先肯犧牲無數金錢辦學校的,要推張弼士第一人。”

荷蘭士兵在酒吧鬧事,老闆以禮相待,結下善緣,成就了華人首富

1915年,張弼士創立的張裕葡萄酒在美國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首次亮相,便力壓群雄,一舉獲得四枚金牌,讓中國的葡萄酒從此驚豔世界的舞臺。

正如張弼士所說:“我們唐人是了不起的,只要奮發圖強,就能後來居上,我們的中國人產品也能成為世界名牌。”

只有讓自己實力強大,我們就能打臉任何對中國“有眼不識泰山”的國家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