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河血戰,戚家軍和白桿兵全軍覆沒,被俘明軍炮手為何臨陣倒戈?

渾河血戰,戚家軍和白桿兵全軍覆沒,被俘明軍炮手為何臨陣倒戈?

1621年3月,在瀋陽城下渾河南岸一場血戰即將落下了帷幕。戚家軍主將戚金一邊高唱著軍歌,一邊孤身一人向滿洲鐵騎發起了決死衝鋒:“萬眾一心,惟忠與義。氣衝斗牛,敢赴水火……上報天子,下救黎民。”

1559年,戚繼光組建新軍。東南滅倭,北戰蒙騎,百戰百勝,打出了赫赫威名。唯渾河一戰,戚家軍終成絕唱!

假如支援的3萬生力軍能再前進10裡;假如被俘的明軍火炮手寧死不屈;假如戚家軍火器充足……可惜沒有假如,歷史展現出來的,只有悲壯和嘆惜。

戚家軍自明朝中期建立,從南打到北未嘗一敗,為何渾河之戰就全軍覆沒了呢?實際上,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隊友太無能!

渾河血戰,戚家軍和白桿兵全軍覆沒,被俘明軍炮手為何臨陣倒戈?

1618年,後金太祖努爾哈赤宣告“七大恨”起兵反明。相繼攻佔撫順、清河等軍事重鎮,瀋陽危急。明神宗不得不下旨從川、浙等省,抽調精銳大軍增援遼東。

1619年,薩爾滸之戰爆發。此戰,努爾哈赤以弱勝強殲滅明軍近5萬人,大明將領隕落300餘人。從此,明金攻守易勢。

1621年,趁著大明遼東經略熊廷弼被免職,巡撫袁應泰無法統籌全域性之際,努爾哈赤揮師猛攻瀋陽城。

瀋陽危在旦夕,一支由川、浙精兵聯合組建的援遼大軍已經推進到渾河岸邊。川軍是秦良玉派來的4000忠州石柱土司兵(白桿兵),主將是秦邦屏。浙軍是按照戚繼光練兵之法訓練的3000東南子弟兵,主將是戚繼光侄子戚金。

渾河血戰,戚家軍和白桿兵全軍覆沒,被俘明軍炮手為何臨陣倒戈?

原本,這支援軍想與瀋陽守軍裡應外合,夾擊圍城的八旗兵。可事與願違,援軍還沒趕到瀋陽城下,就收到瀋陽剛剛陷落的戰報。

這支軍隊從大將到士卒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眾將一合計,決定立南北兩營與八旗兵決一死戰。

川軍白桿兵悍不畏死,士卒們身披鐵甲,腰挎大刀,手持竹矛,士氣高昂的渡河佈陣。為的是給留在南岸的戚家軍,有充足時間列置車陣。(戚繼光對付蒙古騎兵的戰陣,火器兵在內,外圍是一圈偏廂車)

一開始,努爾哈赤根本瞧不起這支川軍,他直接下令讓正白、正黃兩旗精銳巴甲喇軍騎兵衝鋒。

渾河血戰,戚家軍和白桿兵全軍覆沒,被俘明軍炮手為何臨陣倒戈?

可讓他吃驚的是,大明4000步兵竟然正面殺退了近萬騎兵,陣斬2000精銳,3名領軍大將一戰盡沒。

史書記載:八旗兵“紛紛墜馬,戰亡數千人”。

八旗兵也打出了火氣,雖然他們損失慘重,但大多數人寧可戰死,也不後退。

就這樣,川兵與八旗兵激戰了一個時辰,大明降將李永芳向努爾哈赤獻計道:“北岸明軍重甲在身,防守嚴密,我軍可用繳獲的火炮轟擊,必可大勝!”

渾河血戰,戚家軍和白桿兵全軍覆沒,被俘明軍炮手為何臨陣倒戈?

於是,李永芳找來被俘的明軍炮手,給予千金重賞,讓他們從瀋陽城頭炮轟川軍陣列。可憐川軍將士絕不會想到,他們會死在拼死營救的袍澤手下。

白桿兵大部分悲壯戰死,少數殘兵撤入南岸戚家軍軍陣中休整。八旗兵消滅了北岸明軍後,立即過河將戚家軍重重包圍。

努爾哈赤聽說戚家軍厲害,再三告誡手下眾將切勿輕敵,隨即從四面展開狂攻。

戚家軍先以火器對敵,車陣周圍瞬間倒斃上千八旗兵。可惜這支戚家軍的裝備已不復往日,火藥很快就消耗殆盡了。

渾河血戰,戚家軍和白桿兵全軍覆沒,被俘明軍炮手為何臨陣倒戈?

沒有了火力壓制,八旗兵仗著人多勢眾很快衝進了車陣。戚家軍並沒有慌亂,他們擺出了曾經戰無不勝的鴛鴦陣與敵人展開肉搏。

激戰正酣,戚家軍收到噩耗,前來救援的3萬明軍竟然被皇太極率4千騎兵擊潰了。戚家軍深陷重圍,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戚家軍是大明“常勝軍”,他們有著自己的驕傲,所有人誓不投降,唯有死戰!

半個時辰後,3000戚家軍將士只剩10幾個。這才引出文章開頭的一幕,作為戚家軍的主將戚金用戰死沙場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