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官員主持開鑿河道,發現一條長龍,有人還敢拔它的鬍鬚

唐朝開元年間,齊浣出任了汴州刺史,不久又兼任了河南採訪使,可謂是權傾一方。

話說齊浣也算是一個為民請命的清官,在汴州刺史任上就大興水利,使得治內農田豐收,一派安居樂業的昇平景象。

民間故事:官員主持開鑿河道,發現一條長龍,有人還敢拔它的鬍鬚

升任了河南採訪使後,齊浣到處視察,巡查到了徐州的時候,發現徐州城面臨汴水與泗水,江面在城外很險急,不利於徐州百姓。

於是,齊浣就寫了一封奏摺給皇帝,請求允許開鑿十八里河,從徐州城外一直到青水附近,以此來分流平息徐州夾在長江淮河之間的險情。

皇帝見不用國庫掏錢又能辦好事留好名聲,很快就批准了齊浣的請求,讓他一手操辦。

於是,齊浣下令河南道各地州縣,根據行經路線各自負責轄內的河道挖掘工程。

有了頂頭上司的命令,各地州府也積極響應,很快就全線拉開了。

民間故事:官員主持開鑿河道,發現一條長龍,有人還敢拔它的鬍鬚

當時的亳州縣令叫崔豔偉,也調集了縣內上千個民工,親自帶隊開鑿河道。

亳州境內原本不長,很快就要完工了,這一天,突然在河道工程裡發現了一座巨大的洞穴。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是古墓,但洞穴四周的牆壁似乎都有人為建築的痕跡,而且看上去年間應該還不久,非常乾淨。

崔豔偉在洞穴上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底下北邊竟然趴著一條長龍。

大家用火把一照,那條龍身上還發出物色光芒,巨大的頭顱下有五六條鯉魚,大概有一兩尺長。

民間故事:官員主持開鑿河道,發現一條長龍,有人還敢拔它的鬍鬚

稍微遠點還有兩隻烏龜,大概也在一尺兩尺左右大小,烏龜的眼睛也和平常烏龜一樣眯著。

崔豔偉只不過是一個縣令,看到這麼詭異的事情也拿不穩主意,就向當時負責監督工程的開河御史吳元昌彙報。

吳元昌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最後一路上報到了齊浣這裡。

經過一番左右斟酌,齊浣下令,讓崔豔偉把那條長龍“請”到淮河去,烏龜則送到汴水裡放生。

於是,崔豔偉就在洞穴旁邊開了一條小河。

民間故事:官員主持開鑿河道,發現一條長龍,有人還敢拔它的鬍鬚

把江水引過來之後,那條長龍也就離開了洞穴,這時候,一直守護在旁邊的開河御史吳元昌竟然伸手去拔了一根鬍鬚。

長龍也沒有什麼反應,順著江水一路向淮河游去。很快到了淮河水域。

突然,水面上突然跳出來很多白魚,大家爭先恐後地向長龍跳去,連江水都幾乎要沸騰的樣子,動靜非常大,即使是老漁民也沒有見過這麼壯觀的場面。

長龍在淮河裡浮了一圈後,突然就從口裡噴出來一股水柱,就像下大雨一樣,頓時雲霧繚繞。等到風平浪靜之後,那條長龍卻不見了,誰也不知道它去了哪裡。

民間故事:官員主持開鑿河道,發現一條長龍,有人還敢拔它的鬍鬚

長龍送走了,吳元昌又讓崔豔偉把那兩隻烏龜用網裝起來,運送到汴州去。

半路上,運送的車隊在一個水潭邊歇腳,網裡的烏龜竟然好像知道旁邊有水一般,總是把頭伸出來探向水潭的方向。

護送的人也是個慈悲人,以為烏龜口渴了想喝水,便把它拿出來放到了水潭裡,讓它盡情喝個夠。反正水潭很小,一眼就能看到底,也不怕它跑哪裡去。

民間故事:官員主持開鑿河道,發現一條長龍,有人還敢拔它的鬍鬚

可烏龜到了水潭裡之後,轉眼就不見了蹤影,護送的人三兩下就把整個水潭給勺幹了,可怎麼也找不到那兩隻烏龜,只是在石頭縫隙裡看見了三兩隻小烏龜,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