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給幹大事的人3點啟示

《大秦帝國》:給幹大事的人3點啟示

作 者:孫皓暉 現任西北大學特聘教授、西北大學中國文明史研究院院長

來 源:筆記俠(ID:Notesman)

把秦國看作一家企業,它由弱變強的過程,對於企業的管理有非常大的借鑑意義。

可以說秦國就是一個瀕臨破產的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最後變成行業龍頭企業的標杆。

秦國第一階段:

朝不保夕即將破產

這一階段的大秦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局面呢?

1. 資金不足

地處西部邊陲的大秦,物產、農業技術、人口都遠遠比不上沿海的齊國,中原地區的魏國等國家,甚至打仗時,兵甲都不齊全。

2. 產業“護城河”被佔

《大秦帝國》的開篇,秦國就丟掉了河西之地。有河西才有黃河,有黃河才有函谷關,有函谷關才有關中形勝之地。

河西之地的丟失等於打開了魏國進攻秦國的一扇門。

3. 領導層內鬥嚴重

在秦獻公之前,秦國經歷了四代亂政,公室內鬥嚴重,為了爭奪“董事長”的位置,暗殺、政變層出不窮,國力跌落谷底。

可以說,這完全是一家行將破產的“公司”。

秦國第二階段:

復興階段,走出破產危機

秦孝公繼位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確立了以商鞅為核心的新變法團隊。

商鞅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職業經理人”,他非常清楚,一個組織出了問題,那一定是人出了問題。

秦國的所有問題——經濟不行、戰力不足、內鬥嚴重,這些問題的本質其實都出在人上。做事的人沒有積極性,組織一定沒法發展。

以前的秦國是什麼樣的機制呢?

是以公族為核心的傳統機制,也就是說,國家財富、土地、官職這些東西都被公室瓜分。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最賺錢的專案、股份全部是老闆的親戚持有,其他員工怎麼可能有工作動力呢?怎麼可能吸引得到真正的人才呢?

商鞅非常清楚這一點,

於是他第一件事就是明確獎勵“耕”“戰”的國策。

商鞅告訴所有人:秦國這家公司的員工,想要股份,要獎金,從此以後只有兩條路,要麼種地種得好,要麼打仗人頭搶得多,除此之外,什麼身份都不管用。簡而言之,就是把錢分公平了。

在這個過程中,商鞅用“徙木立信”的方式強化了公信力,用處罰公子虔的方式明確分錢規則不可動搖。

就靠這一招,秦國士兵上了戰場嗷嗷叫,百姓踏踏實實種地。數年間,秦國西平犬戎,大敗老對手魏國,搶回了河西之地,一下子走出了破產危機。

一家企業的人心出了問題,一定是錢和權分得不公平。所以《大秦帝國》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是:

想賺錢,先學分錢。

《大秦帝國》:給幹大事的人3點啟示

商鞅的措施明確了分錢的幾條基本原則:

1。 規則要透明,要讓所有人都相信規則;

2。 規則的導向要和組織的目標一致;

3。 堅決執行!堅決執行!堅決執行!

秦國第三階段:大擴張階段

(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時期)

秦孝公之後的第二任大秦公司董事長叫秦惠文王。

公司緩過一口氣,還打了一場大勝仗,下面是不是可以緩緩了?

秦惠文王沒有這麼做,他很清楚:組織是不能停止前進的,什麼時候停止前進,什麼時候死。

他的歷史使命是“東出”——階段性目標是讓大秦走出函谷關,終極目標則是統一六國。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秦國出臺的人才政策,堪稱戰國最強人才招募書。

首先,不遺餘力給平臺。

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不怕競爭大,只怕平臺不夠大。後世的韓信、諸葛亮都是這樣的大才。

我們來看看秦國的董事長是怎麼給平臺的:

秦孝公用商鞅,就讓他總理變法,為了表示支援變法,先把自己犯了法的兒子流放了;

秦惠文王有樣學樣,他用張儀連橫之謀,就讓他配六國相印,無論做什麼,都可以先斬後奏。

……

可以說現代人力資源中最難達成的“信任”,秦國的君王做到了。他們是真的全方面地信任自己的“大才”。確認過眼神是大才後,就大膽放權,多支援,少干預。

在戰國後期,秦國甚至形成了對人才的品牌效應:如果你想施展抱負,來秦國準沒錯。

張儀、範睢、公孫衍、呂不韋、李斯等10餘位大秦丞相都是六國人,都為秦國統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鼓勵舉薦其他人才。

現在很多公司都實行內推制度,也就是隻要你向人事推薦的人才被錄用了,你就能獲得獎勵。

但難點往往在於公司員工不願意舉薦,為什麼呢?或多或少是擔心推薦了有才能的人後,頂了自己的位置。

當時的秦國用的也是類似內推的制度,許多大才都是透過內推制度被任用的。

比如秦惠文王時期的名將甘茂,得到了張儀的舉薦,從齊國千里迢迢入秦,後來攻取了韓國重地宜陽,升任左丞相。

在秦國,永遠不用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因為內推而受損,因為君主給你的好處遠遠比你失去的更多。

對於管理者而言,你永遠要相信,人才的圈子裡一定還有人才。

充分發動人才去挖掘更多的人才,比你自己親自去找要快得多。

除了外來人才外,秦國當然也很注重挖掘、培養本國人才。其原則是“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這和秦國獎勵耕戰的國策是配套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軍神白起。白起出身平民,從小兵做起,憑軍功在軍旅中逐步升遷,後來被魏冉推薦,擔任秦軍主將。

之後的長平之戰,不僅是秦趙的國力比拼,更是雙方人才培養策略的一次直接碰撞。

結果,不用多說,起於卒伍的白起戰勝了紙上談兵的機關幹部趙括。表面上是軍神白起的勝利,但背後其實是秦國人才培養策略的勝利。

這種人才培養策略保證了秦國的將領和官員對秦國政策、一線情況是熟悉的,不會發生志大才疏,紙上談兵的情況。

華為是將這一原則繼承併發揚的傑出代表。

“華為要求公司的所有人才都必須出現在最接近客戶的一線。包括研發在內,優秀的管理人才也是從基層業務中幹出來的,不能從機關中提拔幹部,沒打過仗的人是不能被提拔的。”

靠著甩六國幾條街的人才政策,大大小小的人才不遠萬里來到秦國。可以說,滅六國的不是秦,而恰恰是這些來自六國的人才。

讀《大秦帝國》,我們會感慨,秦國的國君真是擅長髮現人才,真是會用人才,真是敢用人才。

總結一下,《大秦帝國》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是:人才政策的好壞,決定了企業能擴張得多快。

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的措施明確了人才挖掘的幾條基本原則:

1。 對大才,要不遺餘力給信任、給平臺

2。 人才的圈子裡一定還有人才

3。 “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秦國第四階段:

大一統階段(秦始皇)

到了秦始皇時期,江山的底子其實已經打好了,兵強馬壯,國力雄厚,一統天下的成就已經唾手可得。

這個時候,擺在嬴政董事長面前的,不是怎麼繼續擴大市場份額,而是怎麼把這家企業經營下去,讓它基業長青。

要基業長青,那靠的就不是某幾個業務尖兵,某幾個職業經理人了。秦始皇很清楚,那要靠制度、流程和文化。

所以,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第一件事做的就是確立皇帝稱謂,建立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制,“廢分封,立郡縣”;第二件事就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

以上所有的這些,都是嬴政為這個國家設立的制度。

事實證明,這套制度是極其優越的,兩千多年來,沒有一個封建王朝跳出了這套東西。

從側面也證明了,對於組織來說,人可以一茬又一茬地換,只有制度是永恆的。

讀完《大秦帝國》,我們難免會產生遺憾的情緒,那麼了不起的一個帝國為什麼還是逃不脫二世而亡呢?

很簡單,制度好,但“企業文化”這一塊沒做好。

秦國的“企業文化”從根子上可能就是有問題的。秦法制定的背景是爭霸,完全是一套用於戰爭的價值取向:犯錯了要重罰,不僅要重罰,還要連坐;努力打仗、努力種地,就能賺軍功升爵位。

但問題來了,戰爭結束了,在戰爭中被證明優越的價值觀和法律,在戰爭結束後還好使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戰爭結束後,這種帶有濃重鐵血色彩的價值取向,令剛降服的六國民眾極度不滿,甚至連老秦人,也因為戰爭紅利減少,刑法卻依舊而心生怨言。

這樣的一個“企業文化”,越推行,組織崩潰得就越快。

很快,隨著秦始皇的駕崩,秦朝就灰飛煙滅了。

秦朝的這種“文化”,和很多公司推崇的狼性文化非常像,不同之處可能是做得沒有秦朝那麼極端。

但這依然是需要警惕的。無情的狼性文化,固然能幫助公司實現最快速的擴張,達成效率的最大化。然而一旦走向極端,就很容易讓公司的員工離心離德。

對於快速擴張期的公司,用利益驅使員工奮鬥,能很大程度上刺激公司的活力。但一旦公司做大,發展放緩,狼性文化是不是需要調整,加入更人性化的部分?

我們看歷史上的那些帝國開創者,他們打江山時個個手段狠辣,標榜有才無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等坐江山時,卻極力推崇柔軟的儒家文化。因為他們都從秦朝的覆滅中看明白了:剛則易折。

像秦朝這樣,和平了還搞焚書坑儒、搞連坐,弄得底下的六國民眾敢怒不敢言,那就是自取滅亡了。

所以企業要長青,就必然要多點人情味,多點剛柔並濟的企業文化。

畢竟誰也不想做第二個二世而亡的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給幹大事的人3點啟示

總結一下:《大秦帝國》給我們的第三個啟示是:

要想基業長青,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這兩條腿缺一不可。

秦始皇留給我們的教訓是:

1。 流水的員工,鐵打的制度

2。 要警惕極端狼性文化

3。 企業文化要剛柔並濟

歷史往往是最好的教材,今天發生的一切,在歷史上不斷迴圈上演,而今天的管理者也未必真的比古代一個帝國的統治者更有經驗、更有遠見卓識。

所以管理者更應該多讀一些歷史,從歷史上的成功借鑑經驗,也從歷史上的失敗裡吸取教訓,反思自己。

大秦帝國的得與失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之一,它的興衰也告訴我們,正確的企業文化、制度能夠指明發展方向,讓企業發展獲得勃勃生機。但也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才能夠讓企業長青。

推薦大家都應該多讀一點《大秦帝國》這種能反映一個大國由盛而衰的歷史書,以史為鑑,學史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