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從感業寺被接回宮,不是李治多愛她,而是一個女人救了她

武則天一開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才人品級中等偏下,所以,武則天並不得寵。唐太宗死後,按照慣例,武則天和那些沒有生育子女的妃嬪一樣,被安排到感業寺當尼姑。

武則天從感業寺被接回宮,不是李治多愛她,而是一個女人救了她

但是武則天是一個特別有心機的女人,她怎麼甘心在青燈古佛前了此一生。早在唐太宗在位時,她就把目光悄悄地放在太子李治的身上,這位未來的皇帝顯然對她的前途更有利。唐太宗晚年疾病纏身,武則天明白,必須要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了。《唐會要》中記載說:“時,上在東宮,因入侍,悅之。”在唐太宗的病榻前,武則天投懷送抱,溫柔多情的李治很快就被武則天深深吸引住了。

在感業寺中,武則天每天都夢想著怎麼能重新回到宮裡去。這就是她與眾不同之處,即使身處困境也絕不放棄希望。她把賭注全都押在李治身上,她希望李治沒有忘記和她的那段舊情。而她也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讓夢想變為現實。

怎麼才能讓李治想起她呢?她想了一個辦法,她給李治寫了一首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詩的大概意思是:我太想念你了,以致思緒紛亂,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人都憔悴了。我因思念你而淚水漣漣,如果你不信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這首詩喚起了李治對武則天的舊情。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太宗周年忌日這天,李治到感業寺行香來了。長安城有那麼多的寺廟,李治偏偏到武則天所在的感業寺行香,說明李治沒有忘記她。《唐會要》記載:“上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兩個人執手相看淚眼,訴說相思之苦。

武則天從感業寺被接回宮,不是李治多愛她,而是一個女人救了她

感業寺重逢,對武則天來說是個重回後宮、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她是先帝太宗的才人這個身份是她回宮的最大阻礙。這時,一個女人幫了她的大忙。這個人就是王皇后。王皇后是唐太宗親自為李治選的媳婦,出身名門,賢良淑德。但是王皇后婚後多年無子,因此並不得寵。李治更寵愛蕭淑妃,蕭淑妃有一個兒子,這使得王皇后十分忌恨,覺得自己的皇后地位岌岌可危。

武則天從感業寺被接回宮,不是李治多愛她,而是一個女人救了她

於是,王皇后想出了一個“妙計”:把李治偷愉去看過好幾次的感業寺的那個小尼姑接進宮來,讓她去和蕭淑妃鬥,自己坐享其成。一天,王皇后跟李治說:“皇上,您和武才人的事,我都知道了,既然你們情投意合,不如把她接回宮裡。”李治本來早有此意,聽王皇后這麼一說,喜出望外,欣然應允。就這樣武則天回宮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只不過這一年她已經二十八歲了。

武則天從感業寺被接回宮,不是李治多愛她,而是一個女人救了她

有人說,王皇后傻嗎?一個蕭淑妃還不夠,還要再接回來一個情敵?我們說,王皇后這麼做的確不夠睿智,她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太急於解決眼前的問題。雖然當時對她來說,蕭淑妃是最大的威脅,但是她卻低估了武則天的能力,她覺得武則天出身低微,又是先帝的才人,李治可能只是一時被她迷惑。就算武則天得寵,對自己的威脅也不會有蕭淑妃那麼大。

武則天從感業寺被接回宮,不是李治多愛她,而是一個女人救了她

但是王皇后很快就發現她的這個“妙計”無異於引狼入室。她找錯了物件,武則天可不只滿足於重回後宮,她的目標是皇后的位子。儘管武則天剛進宮時,在王皇后面前溫順乖巧得像只貓,儘管蕭淑妃失寵讓她出了口惡氣,但是不久,她就不得不聯合過去最嫉恨的蕭淑妃一起,來對付武則天這個更危險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