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

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

中國歷史上的首個“007”,是一名夏朝特工。

據《間書》記載,這位名叫女艾的間諜,奉夏代君主少康之命,深入敵營,獲取寒澆的軍事情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鬥爭。

為了吞併和征服,隨後出現的國家和階級之間也用上了少康的間諜之術。他們講究兵法,暗用詭道,遵循“數中有術,陰陽燮理。”

春秋末期,權謀更是從戰爭行為中脫穎而出。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過渡之中。奴隸社會中“唯天子之命是從”的局面逐漸崩塌,在戎狄不斷襲擾和諸侯不斷蠶食下,天子的權力如流沙散,四面都是虎視眈眈的將士之歌。

逐步壯大的諸侯國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社會動亂,矛盾交織,將相爭霸,硝煙四起。無數傑出的政治家為此推演、著作韜略、運籌帷幄,中原版圖之上常有戰馬嘶鳴。謀略兵法的發展也得益於這塊沃土,步入了它的黃金時代。

縱觀中國四千餘年的發展史,我們得見碎裂的砂石,翻飛的旗幟,刀光劍影之間閃爍著權力之眼。

這是中華文化的歷史,也是戰爭的歷史,更是集中思想智慧的用謀史。

《孫子兵法》

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是現存最早的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孫子曰”開頭,按專題論說,有中心,有層次,邏輯嚴謹,語言簡練,文風質樸,善用排比鋪陳敘說,比喻生動具體,如寫軍隊的行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既貼切又形象,且音韻鏗鏘,氣勢不凡。想來以作戰的縝密思維為文章謀篇佈局,對孫武而言如烹小鮮矣。

書中十三篇涉及軍事理論、實踐各個方面,歸納出戰爭的原理原則,舉凡戰前之準備,策略之運用,作戰之佈署,敵情之研判等,無不詳加說明,鉅細靡遺,周嚴完備。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邏輯縝密嚴謹,既是我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又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以楊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孫子校理》為底本,吸取古今整理、註釋、校勘的優秀成果,對《孫子兵法》全文進行註譯,每篇逐一題解,資料豐富,解說詳盡,尤其是將孫子思想放在先秦諸子、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闡發,頗多新論。這是一部學習、研讀《孫子兵法》的優秀讀本。

《三十六計》

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素有兵法、謀略奇書之稱,被古今中外許多軍事家廣泛研習和應用,在千變萬化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為後世留下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成功戰例。雖說是一部軍事著作,但其蘊含的深刻哲理在現代軍事、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是得到廣泛的應用,是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和商業鉅子都潛心研究的著作之一。

除此之外,《三十六計》還是中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六韜》

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六韜》是中國早期的軍事百科全書。它採用姜太公與周文王、周武王對話的撰述方式,探討了政治學與軍事學兩大部分思想內容,其中第一卷《文韜》與第二卷《武韜》的主要篇幅,探討的是君王治國之道,後四卷探討的是打仗用兵之術。

《六韜》一書向來以“規模闊大,本末兼該”著稱,其體系之完整,內容之豐富,均為古代兵書所少見,有的外國學者稱之為“像一本軍事百科全書”。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道:“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謀,皆宗太公本謀。”

《六韜》治國思想的基本思路是聖賢的君主透過使用賢能之人治國,並提出了一套足以和儒家內聖外王學說相媲美的治國戰略思想,即“心以啟智,智以啟財,財以啟眾,眾以啟賢,賢之有啟,以王天下。”它兼收幷蓄了儒家的仁民愛物、墨家的尚賢節用、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賞罰嚴明等,與此同時,又多了無數創新的發展與改革。

《鬼谷子》

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

《鬼谷子》又名《捭闔策》,是人類文明 “軸心時代”產生的一部奇書,亦是先秦時期以縱橫思想為主的縱橫家、兵家、陰陽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它與各家既有共同性,又有自己創特殊性。

如果說《孫子兵法》講的是以戰取勝,那麼《鬼谷子》則是側重於以言取勝。鬼谷子本人不僅是縱橫家之祖,也是戰國兵家之祖。他的學生孫臏既是一名軍事家。他的另一學生張儀創造了連橫的學說,到戰國晚年成為秦推行“遠交近攻”的軍事謀略。《鬼谷子》中的不少論述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原則性,可用以言談、亦可用於軍事。比起刀劍相向,《鬼谷子》更強調人們要根據自然和事物變化的規律來儲存自己,克敵制勝之術。

《鬼谷子》提出了“捭闔”、“反應”、“內揵”、“飛箝”、“忤合”、“揣摩”等遊說和謀略的原則和技巧,對縱橫家學說的理論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它提供的智慧與謀略至今仍對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著指導意義。

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

不見硝煙,謀天下於字裡行間,4本書通曉古代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