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章邯最後的“倔強”】

鉅鹿之戰,是中國2100年帝制時代決定國家和朝代命運的大決戰的“開山之作”,同後世改換朝代期間那些“決戰級別”的著名戰爭一樣,鉅鹿決戰秦軍的慘敗,事實上已註定秦帝國徹底覆滅的命運。

在陳餘給章邯的“勸降信”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

——傻子都知道,大秦肯定是要亡了。

章邯自然不是傻子,對於這個趨勢和結局,他也是相當清楚。

但是,作為大秦帝國最後的頂樑柱,就算明知前景黯淡,他也要堅持下去。這份“公心”,不容置疑。

章邯最理想的結局,是戰鬥到最後一刻,然後為秦帝國殉葬,真正捍衛他作為軍人、將軍的尊嚴和榮耀。

現代人因為搞不清楚鉅鹿之戰的真相,“盲人摸象”,才出現很多懷疑章邯的聲音,最離譜的就是“章邯故意不救王離、坐視其被滅”。再結合他後來的投降,從而得出章邯早就“別有所圖”。

這種偏“陰謀論”的說法之所以根本站不住腳,一是它不符合歷史事實,二是它實在簡單化了章邯當時的處境和心理變化的複雜過程。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首先,鉅鹿之戰末期,章邯之所以不前往救援王離軍團,是因為實際上根本做不到。甚至,因為戰局的徹底逆轉,項羽掌握著“圍點打援”的主動權,章邯前往救援是正中其下懷,純屬送死之舉。

章邯並非沒有大局觀,更不是不想拯救王離軍團,只是已然“回天乏術”!

這也是很多“大決戰式”戰爭後期的一個普遍現象:王離軍團被徹底吃掉是令人痛惜,但再派兵去救援,也只不過是陪葬。

想想淮海戰役後期,杜聿明集團就類似王離軍團,常公真的不想救出他的這支嫡系主力麼?一來無兵可調,二來也明白了那就是個無底洞,多投入多賠!

甚至,黃維兵團更類似王離軍團,如果常公明智,他就不該強制杜聿明前往救援。

就這一點來說,章邯和杜聿明同為名將的“戰局認知”,可謂高度相似,也是“止損”的明智之道。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其次,在秦軍乃至秦廷方面,或許所有人都可以投降項羽,但只有一個人不可能,這個人便是章邯。

原因很簡單,章邯曾經幹掉項梁,和項羽有“殺叔之仇”,項羽不可能放過他。

光憑這一點,就足以徹底否定章邯“早就別有所圖”的說法。作為軍人,向敵人投降是恥辱,向仇人投降,是更愚蠢的恥辱。

後世對此缺乏足夠的重視,也導致認不清章邯當時“內外交困”的複雜處境。

我們至少可以明確一點:作為項羽的敵人和仇人,不到萬不得已,章邯不可能冒出投降項羽的絲毫想法。

正如史書所載,最終造成章邯“萬不得已”內部處境的,恰恰是秦廷方面——

“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

在鉅鹿之戰後、前207年2月-7月的近半年時間裡,章邯且戰且退,大致是從邯鄲、漳水防線最終退到大本營棘原,依託這個長久經營的大本營,和漳水以南的項羽義軍作持久對峙。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章邯的戰略意圖是拖住項羽義軍主力,給秦帝國製造更多“喘息”、“回血”的寶貴時間,希冀藉此造就整個戰爭程序的再次逆轉。

但是,章邯想不到的是,秦廷高層已經不再信任他了。

這裡面有客觀原因,也不能完全責怪秦廷。

雖然不清楚秦帝國的新律法,但按照歷史上秦國的“操性”,一場大敗後不擼幾個大頭頭,不僅國法難容,也無法向國內交代。

要不是當時戰事危急,章邯又是頂樑柱,前線離不開,否則鉅鹿之戰後,章邯就極大可能被押回咸陽受審。

現在“二世使人讓章邯”,正面看也有給章邯壓力的意圖,希望他支稜起來,別再打敗仗、一再後退了。

章邯也需要判明秦廷高層的真實意圖,因此他派出司馬欣前往咸陽,藉著彙報、請示工作的由頭觀察上頭的意思。

按照公認的說法,司馬欣到咸陽後待了三天,但趙高一直沒見他,司馬欣察覺出危險,果斷逃回前線。據說趙高還曾派人追捕司馬欣,只是沒逮到。

如果上述事情為真,只能說明秦廷高層已經徹底放棄了章邯等人,連聽他們解釋的機會都不再給,章邯等人的未來命運顯而易見。

按照很多“陰謀論”所說的,這一出不過是司馬欣自編自導的謊言,他壓根就沒去咸陽,或者隱瞞了在咸陽的真實經歷,想達到徹底“刺激”章邯的目的,逼迫章邯儘快投降。

就算為真,和上一種情況相比較,章邯的實際處境也沒有實質區別,畢竟之前的“二世讓他”可不是假的,章邯被秦廷追究、處理,本來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司馬欣鑽的這個空子,無非是讓章邯提前考慮自己的處境。(所以這個陰謀論意義不大,真實性更不高。)

而章邯現在的處境,完全可以用“內外交困”、“進退無路”來形容。

內部,秦廷不再信任他,隨時有擼他的可能,一旦被擼,下場可想而知。甚至如陳餘所推測的:“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

——趙高會把鉅鹿之戰及之後戰敗的“鍋”,全部甩給章邯,讓章邯當這個替罪羊。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司馬欣說:“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不能勝,不免於死。”

和陳餘的“有功亦誅,無功亦誅”實質是一個意思。章邯無論勝敗,都是死路一條。

外部,項羽一直在虎視眈眈,對於項羽和義軍來說,頭號目標從來都是徹底消滅章邯軍,這一點顯而易見。

尤其是項羽,他不可能放過章邯,在章邯冒出“合作”的想法並派人和義軍方面進行初次溝通時,項羽也是一開始就徹底拒絕的。

而章邯之所以冒出“合作”的想法,只能說明,在當時的他眼中,內部的生存壓力完全勝過外部壓力,不然他不可能和項羽這個仇家展開談判。(這也充分說明,秦帝國覆滅的根本原因,一直都是源自內部,而不是外部,更是跟秦始皇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即使是章邯覺得自己身處危險時,他所做的最終選擇也並不是“投降”,而是“合作”。

這並非狡辯,之後的“殷虛之盟”也證明了這一點,雙方一直都是“約”,最後結果也是傳統的“盟約”,章邯是以諸侯的身份實現了停戰。

對於項羽來說,這不僅不是他的首要追求,甚至連“無條件投降”都算不上,最多是“有條件投降”。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由此反推,章邯當時真正的目的,固然包括自己活命,但更多的是——

保全麾下的秦軍部隊!

這一點從未被真正重視。

兩千多年後的杜聿明給出了證明,在陳官莊被圍的最後階段,華野曾經寫信勸降於他,當時的杜聿明便認為:“我想如能保全兩兵團部隊的話,也可以同意。”(《淮海戰役始末》)

章邯當時正是這樣的心態,作為秦軍統帥,他或許已然對秦廷高層無能為力,更無心顧及之後的天下大勢,但他不能不考慮麾下軍隊的命運,這是他作為統帥不可推卸的職責。

後人總是習慣對歷史人物做粗線條、簡單化的處理,尤其糾結於個人私利層面,其實這隻能反應後人的淺薄以及對政治、軍事的無知。

和杜聿明不同的是,章邯大軍當時並未被包圍,但處境同樣岌岌可危。

在第一次談判進行中,“項羽使蒲將日夜引兵度三戶,軍漳南,與秦軍戰,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這自然是項羽在削弱章邯談判的本錢,但即使如此,章邯都始終沒有屈服,這是他最後的“倔強”!

也就是說,章邯實質仍在堅持,“先做好自己”,無論是秦廷的逮捕令,還是項羽的屠刀,就看哪一個先來吧!

史書記載項羽接受約定的原因是缺乏糧草,這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當時也對徹底吃掉章邯大軍缺乏信心,在綜合考慮利弊後,他不得不放棄個人恩怨,同意章邯的約請。

整體來看,章邯當時的選擇,是可以被理解為自私,但更真實的情形是,他在用個人的名節受辱,來換取麾下將士的性命。

如果只是為了自己活命,章邯完全可以賣了秦軍,甚至都可以賣更好的價錢,但他為了麾下的秦軍,計個人名節和性命於不顧,始終追求“盟約”的形式,希望以這個傳統方式的“效力”來約束項羽和義軍。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退一萬步講,懷疑一個軍人、將軍怕死,就算放到趙括頭上,都說不過去。

考察後續的歷史,項羽分封的“十八諸侯王”中,沒有“朝楚暮漢”、反覆橫跳的人,章邯就算不是唯一的一個,也肯定是最堅決的那一個,哪怕是這一點,都說明章邯對於名節和軍人榮耀的看重,以及對於投降的不屑及痛苦。

千古名將說章邯,不容玷汙的“倔強”(一文看透歷史系列)

只是,讓章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終究沒有保全他麾下的部隊,“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這個複製長平之戰大屠殺的慘劇,也讓章邯的苦心徹底煙消雲散。

甚至,因為這個慘劇的發生,章邯當初的苦心不僅被湮沒,反而被曲解,從而讓他成為了秦人痛罵的“罪魁禍首”、大騙子!

要知道,當時的章邯肯定是被矇在鼓裡的,他更不會希望自己計程車兵被屠殺,而真正的兇手、騙子,一直都是項羽及楚軍,是他們徹底撕毀了“殷虛之盟”。

歷史有時就是這麼的操蛋和諷刺,是非功過,只能任由後人評說。

以上。我並非是為章邯的“投降”翻案,只是想表達一種“歷史的同情”,更多去體悟歷史人物的“身不由己”,那才是真實、複雜的歷史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