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熟讀歷史我們都曉得,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當上皇帝之後,就開啟了著急忙慌的削藩之旅。

只不過在此次削藩過程中出現了諸多意外,而最為意外的就是一起變故,我們稱之為靖難之役。

最終的結局非常微妙,原本打著削藩旗號的建文帝,最後反被自己的叔叔朱棣按在地上摩擦,最終朱棣成為了大明帝國的第三位皇帝。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歷史總是有趣的,在此次事件發生之前,其實也有過類似的削藩事件,只不過當時削藩更多的是削減大臣或者與皇帝相關聯的血親的兵權。像這種直眉瞪眼的對著自己的兄弟、對著自己的長輩痛下殺手,少之又少。

而這其中,知名度較高的分別有兩次權利爭鋒,分別是推恩令和杯酒釋兵權。

既然已經有了推恩令和杯酒釋兵權作為鋪墊,那朱允炆為什麼非得強硬削藩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歷史,細細的看一下吧。

推恩令的前世今生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推恩令的直接關係人是漢武帝,可是推恩令的雛形以及推恩令之前的事件演變卻並不是從漢武帝那個年代開始的。

諸侯王勢力日益膨脹

這件事情如果一直往前倒騰,足可以追溯到漢高祖劉邦的身上。

只不過得益於歷史的原因,我們沒有必要深究。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只需要去看一下漢文帝、漢景帝兩個皇帝在他們執政時期面對的最為嚴重的問題:

諸侯王的權力

一入帝王深似海,在帝王家庭裡面很少有父子關係,很少有兄弟關係,有的只是權力的爭奪。

當然,這句話其實是有失偏頗的,在部分帝王家庭中他們的父子關係或者叔侄關係還是不錯的,在面對一些大是大非,在面對一些關鍵問題時,能夠攜起手來共同抵禦外敵。

但是這僅僅佔一部分比例而已,除了這一部分比例之外,仍然有一部分比較特殊。比如在文景之治時,

就曾經出現過吳楚七國,透過武裝叛亂的方式對抗漢景帝。

這是一個帝國的恥辱,尤其是在外人看來。

沒有一定政治敏感性的人,可能會把這件事情當做一個樂呵,但是在這個事情的背後,仍然有兩個點需要我們窺探一下:

a。帝王家庭的內亂。

家醜不可外揚,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家庭正在吵架,可突然之間來了一些親戚朋友,來了一些外人。之前緊張的氣氛,眨眼之間煙消雲散。按照老家的說法,夫妻之間有矛盾或者無法調節的困難時,可以私下解決,但是不可以把它搬上桌面來,要不就丟人丟到家了。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b。皇權得到質疑。

可能有小夥伴來會說皇權得到質疑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事,唐、宋、元、明、清哪一個朝代都出過亂子。的確,其它朝代出現過亂子,也准許出現亂子,可是對於漢帝國來說這個亂子是萬萬不可以出現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漢帝國繼承的是秦帝國的國家框架。

而秦帝國作為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始皇做的儘管非常優秀,但是如果皇權得到普遍質疑,又有可能回到之前的戰國時期。

漢武帝的頂尖政治哲學

我們一談到漢武帝總會認為他是一個軍事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漢武帝曾經集結整個國家的力量對抗匈奴,並且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

但是我們從漢武帝的一些政治行動或者政治目的來看,

他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政治家,也正因為如此,漢武帝才對得起他中間那個“武”字。

七國叛亂在一定程度上給漢武帝敲響了警鐘,在之後一段時間裡面,漢武帝一直在苦苦思索著對策。

不久之後,漢武帝採用了賈誼的觀點,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革,而這一次變革也被稱之為推恩令。

簡單講的話,漢武帝直接下令讓部分諸侯尤其是大部落的諸侯或者統御地方比較廣的諸侯以及有著多方面實力的諸侯將權力分封給他們的子嗣。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大家也知道,但凡是古代封建帝國當中的大豪紳、大貴族,他們很少只有一個兒子,或者成為絕戶。他

們有著眾多的孩子,而這就涉及到了蛋糕理論。

一個蛋糕是有限的,如果只有一個人來吃的話,他可能會吃得飽、吃得開心,可是如果有很多人一起搶著吃的話,能吃到蛋糕的少之又少。而吃到蛋糕的那一部分人,他們所能吃到的蛋糕也是少之又少。

更重要的是:推恩令一經推出,立即受到了這些王公貴族的子嗣歡迎,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內亂的發生。對於那些諸侯王的子嗣而言,儘管自己撈到的權利和自己的父親相比少了很多,但是有勝於無。

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沒有繼承權利的人,突然之間擁有了大量的權力,自然是歡欣鼓舞,擁戴漢武帝。

就這樣,漢武帝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眨眼之間就把之前的若干個大諸侯分成了無數個小諸侯,伴隨著時間的更替,皇權再一次回到漢武帝的手中。

杯酒釋兵權的前世今生

有趣的是,推恩令和漢高祖劉邦有著密切聯絡,杯酒釋兵權和宋太祖趙匡胤有著密切聯絡。

但是推恩令的直接關係人並不是劉邦,而杯酒釋兵權的直接關係人卻是宋太祖趙匡胤。

臣子們的權力與日俱增

大家在去聽一些講壇或者講座的時候,就會發現:歷史學家們在談到南、北宋時,總會在說這個國家重文輕武。

關於這個國家為什麼重文輕武以及重文輕武到什麼狀態,在之前的一篇文章當中曾經詳細介紹過。

而今天我們需要介紹一點點花樣,那就是南北宋時期為什麼重文輕武。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來之不正,換句話來說,他在當皇帝之前其實是後周的臣子。從這個角度來看,趙匡胤其實並不是名正言順的當皇帝,他僅僅是利用後周的國力空虛,突然之間皇袍加身,並且背叛了自己之前的主人。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如果趙匡胤沒有打下點功績,如果趙匡胤的名聲不好,做過一些比較有損名譽的事情,恐怕歷史對於趙匡胤的評價將會變成另一番風景。

但無論如何,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之後,透過自己的南征北戰,構造出一個北宋的雛形來。

但是在這一系列的南征北戰過程當中,趙匡胤慢慢的發現問題,尤其是從自己身上進行對比,愈發的感覺後背冷起來。

自己可以趁著後周不注意,突然之間搶了兵權,進而黃袍加身,成了皇帝。如果以此類推,那麼自己手下的某一些臣子,是否也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面突然黃袍加身,並且把自己一腳踹開呢?

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會發生,並且就發生在趙匡胤的身上,一來是個天大的樂子,二來對於趙匡胤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而言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

趙普的奇思妙計

趙匡胤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之後,果然如趙匡胤所想,自己手下的幾個兵開始叛亂。

當然,因為手下的這幾個頭頭的實力終究不如趙匡胤的實力強悍,而且是趙匡胤一手帶出來的,擊潰他們自然輕而易舉。但是這幾個人的叛亂卻給趙匡胤打了一個預防針,自己手上的所謂的好兄弟竟然背叛了自己,保不齊接下來也會有那麼一兩位實力、更加強悍的所謂兄弟來背叛自己。

於是趙匡胤也開始向一些親密的臣子訴自己的哀愁,終有一天,趙匡胤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訴了趙普。

而趙普聽了之後,微微一笑明確告訴他:其實這件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咱們現在只需要把他們的權力全都拿過來,把他們手中的部隊統統收下來,天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安定了。

趙普說完這句話之後,趙匡胤恍然大悟。沒錯,自己手下的這幾個好兄弟之所以背叛自己,並不是說他們的能力有多強,或者說他們的武藝有多高超,僅僅是因為他們有了兵權。而且這一部分兵權可以隨意調動,調動來調動去,就有可能調動到自己的頭上來。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

在《五代論》中我們能夠明顯看到,一個帝國的興盛與滅亡,或者一方勢力的興盛與滅亡,往往和兵權有著密切聯絡。

這句話並沒有胡攪蠻纏,當然,簡單的一句話也沒有辦法描述出客觀規律。但是在後周的政治動盪變化以及北宋的成功崛起來看,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借鑑作用的。

宋太祖趙匡胤透過和石守信等大臣的一頓酒宴,成功的收回了所有兵權。當然趙匡胤為人處事也不錯,對於這些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給足了好處,讓他們在家安享晚年。

推恩令和杯酒釋兵權的多方約束性

其實從常理來看,既然漢武帝可以透過推恩令來牢牢的把握皇權,與此同時趙匡胤又可以透過杯酒釋兵權的方式在短時間之內把所有的權利統統收入自己的囊中。那麼理論上來說,建文帝也可以透過類似的方法來收攏皇權,未必非得透過削藩的方式。

但是在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合理,實際操作卻非常困難的前提之下,建文帝只能義無反顧的選擇削藩,而最終導致了靖難之役。

原因很簡單卻也很複雜,因為推恩令和杯酒釋兵權有著多方約束性,並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得到的。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超強的中央集團軍

在漢武帝執政初期,就已經意識到皇權的重要性,同樣的宋太祖執政初期也意識到了皇權的重要性。

儘管他們二人隔著歷史的潮流,遙相對望,但是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維繫皇權。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之前就已經經過了文帝、景帝多年的治理,而且大漢帝國的中央政治集團已經慢慢壯大。

趙匡胤就更不用多說,在後周的統治時期,他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高等級將領,後期慢慢的擁有了自己的權利,自己身邊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個頂個的強。

集團軍的軍事實力足夠強

漢文帝執政時期就已經意識到:部分諸侯王的叛亂終將會給中央朝廷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於是一直在遏制著諸侯國的膨脹。

而在漢景帝執政時期,儘管吳楚七個國家透過武裝叛亂的方式對抗西漢帝國,但是西漢帝國採取強硬的姿態,直接把他們扼殺在了搖籃中。

這一次又一次的行軍作戰,讓西漢帝國的中央軍事實力飆升,讓其他諸侯國不敢小瞧。

而趙匡胤在執政初期就已經展現出了天才般的行軍作戰姿態,甭管是另用兵如神還是排兵佈陣,都讓他站在接近無敵的狀態下。

再加上之前數不清的行軍作戰給自己帶來的沉澱,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經讓其他有權勢的將相膽寒。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文臣質量偏高

在漢武帝執政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部分臣子對當下態勢做出了軍事預判。比如賈誼在《治安策》當中就曾明確提出: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與此同時,主父偃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漢武帝,幫助他實現推恩令。

至於宋太祖趙匡胤,那就更不用多說。他身邊的謀臣如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決定了大宋帝國的發展方向。當宋太祖剛剛意識到武將們未來某一天可能會不聽從自己的命令、隨意的調遣部隊甚至成為一方諸侯時,底下的臣子就在第一時間給出了建議。

而且這一部分建議與趙匡胤的宏觀發展戰略不謀而合,皇帝英明、臣子明事理,在一定程度上省了不少的力氣。

朱允炆失敗的必然性

在預判一個人未來的發展走勢是什麼的時候,總會在想:

這個人可能成功,這個人可能失敗,而我們很少會給出一個人失敗的必然性來。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具備。而三方面當中缺乏一方面或者缺乏兩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前進的步伐或者影響他成功與否,但不會起到絕對意義上的碾壓。

而朱允炆的失敗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全方位否定,這也是為什麼朱允炆的失敗成為了必然。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文臣、武將實力大打折扣

和洪武年間的文臣、武將相比,朱允炆執政時期文臣、武將的狀態與之前差了很大的檔次。

我們每每談到這個時候,總會在想:

這一定是朱允炆的原因,一定是朱允炆操之過急,一定是朱允炆的某些不可預測的事情導致了整個大明帝國缺乏人才。

如果我們一直這樣想,對於朱允炆來說是極不公平的,不但對朱允炆不公平,對整個大明帝國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在朱允炆當皇帝之前,朱元璋幾乎已經把大明帝國的精英人才,甭管是文臣武將都斬殺的差不多了。

在這個狀態下,朱允炆想要和漠北的叔叔朱棣做抗衡、做鬥爭,實在是痴心妄想。

朱允炆操之過急

按照常理來看,既然要削藩,當然需要多做準備,尤其是在自己剛當上皇帝的時候,整個朝廷裡面的臣子可能都不太信服自己,這就極有可能起到反面效果,而不是正面效果。那麼一旦出現反面效果或者某些不可預測的狀態時,就極有可能把大明帝國推向火坑。

按照常理來看,朱允炆應該仔細權衡,仔細考量,在權衡和考量之後作出自己的決斷。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朱允炆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操之過急了。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朱允炆為何非得強硬削藩?

在自己當上皇帝還沒有一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磨刀霍霍,向自己的叔叔、向自己的長輩出發。這種情況之下,即便得到民心,也會讓其他諸侯短期內起到反抗心裡。而這一部分反抗心理,對於朱允炆執政而言,壞處要遠大於好處。

歷史啟示錄

前有推恩令,後有杯酒釋兵權,在這兩種情況交替前進的過程當中,朱允炆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經犯了忌諱。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出發,朱允炆沒有按照路數出牌,對於大明帝國來說也未必是一件壞事。畢竟之後的朱棣以及朱高熾和朱瞻基這三位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大明帝國的發展。

【本文由“趣談唐宋元明清”釋出,2020年0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