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所謂陽謀,是針對陰謀而言,完全光明正大的實施計策,卻讓對手毫無辦法。推恩令,便是中國歷史上的頂級陽謀。

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後,吸取了秦朝朝廷孤立無援、二世而亡的下場,分封了一批諸侯王,保衛國家的穩定。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劉邦雕像

後來劉邦也意識到諸侯王權力過大,透過各種途徑除掉了韓信、英布等大部分的異姓王,但仍有九個同姓諸侯王做為朝廷之援。

但是,諸侯王在分擔皇帝壓力的同時,把皇帝的權利也分擔了。

所以他們實力逐漸強大,有獨立的軍事權、官員任免權,而且很多諸侯王的封地跨越數郡,大者甚至有四至六郡。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西漢疆域圖

當時天下各郡,有三分之二都在諸侯王的統治之下,皇帝可以直接支配的還不到二十個。

而且這些諸侯王還可以傳給自己的嫡長子。作為開國皇帝的劉邦,還可以震懾住他們。但是劉邦的後代,就未必能震懾住這些諸侯王的後代了。

等到文、景兩帝時,諸侯國過於強大,已經成為漢帝國的首要問題。於是,皇帝開始嘗試削藩。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七國之亂

不過,因為漢景帝的做法過於直接,他直接褫奪了幾個諸侯國的封地,收歸朝廷。諸侯國自然不能坐以待斃,便爆發了差點斷送大漢王朝的“七國之亂”。

儘管漢景帝派大將周亞夫平定了這場亂局,對諸侯進行重新分封,剝奪諸侯王任命官員的權利。但是,這一招沒有解決根本問題,皇帝任命的官員到了封地,還是要聽命於諸侯。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漢景帝駕崩,他的兒子漢武帝繼位後,實行了極為高明的削藩政策: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擴大皇帝恩澤”的意思。這個政策極為高明,堪稱教科書級別。以前諸侯的封地爵位只能傳給嫡長子,現在皇帝開恩,允許諸侯王傳給所有的兒子。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漢朝權貴階層才可持有的金餅

看似與原來區別不大,但是原來諸侯王傳給長子時,是把所有的土地和資源一股腦的全部傳過去。現在諸侯王去世後,要按照兒子的數量,將封地分成幾塊,每個兒子都成為新的諸侯王。這些新的諸侯王去世後,又要按照同樣的辦法,將封地再分給他們的兒子。

封地越來越小,權力也越來越小,幾代下來,就沒有任何一個諸侯王,有實力和皇帝叫板了。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絲綢之路

這個計策的絕妙之處,就是在於諸侯國明知道皇帝在削弱他們,但是他們無力反抗,完全沒有對策。

如果同意,那麼幾代人下來,他們的封地很可能小到只有幾個村子;如果不同意,那麼諸侯王的庶子們,很可能會直接造反。

而且,推恩令對於現任諸侯王,並沒有實質性上的損失。所以也不會像被褫奪封地那樣,而奮起反擊。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漢皇宮

在執行推恩令之後,漢朝再也沒發生過類似於“七王之亂”的情況。

因為等到東漢末年時,這些諸侯王已經和平民無異,甚至活的還不如平民。比如劉備,他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卻只能以賣鞋為生。

但是,諸侯王實力的削弱,助長了外戚和宦官的氣焰。東漢末年,外戚當道,最終走向了滅亡。

可以說,漢武帝雄才大略,解決了他自己時代的問題。但是他的子孫,卻沒有解決他們時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