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卻被後世唾罵至今?你看荔枝怎麼運的

古代有四大美女,然而說起名聲最差的那個,楊貴妃卻成為了毫無爭議的存在,不少人將其當成“紅顏禍水”的存在,就連白居易也寫道:“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麼說楊貴妃,其實多少有些冤枉,在古代歷史上,很少有寵妃不參加政事,然而楊玉環作為唐玄宗之最愛,卻自願遵守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參與權力之爭,實屬罕見。

如果說她的人生有什麼汙點,一個就是導致唐玄宗重用了兄弟楊國忠作為宰相,而另外一件,莫過於在吃荔枝這件事上。

楊貴妃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卻被後世唾罵至今?你看荔枝怎麼運的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長期以來,楊貴妃的奢華生活,也就和荔枝掛上了鉤,這難免讓人感到好奇,荔枝算是季節水果的代表,但皇宮應該還是承受得起的,為何貴妃卻要被後世唾罵至今呢?其實看看荔枝是如何轉運的,大家心中也自然就明白了。

荔枝本來是南方水果,最早引入中原,應該是西漢年間的事情,秦末漢初時期,秦將趙佗征服百越之後留守當地,趁著中原大亂自封為南越國主,荔枝隨後成為了朝廷的貢品,憑藉味甘鮮美而受到了貴族的追捧。

楊貴妃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卻被後世唾罵至今?你看荔枝怎麼運的

司馬相如最先在《上林賦》中寫道:“隱夫薁棣,答沓離支”,然而荔枝的難以儲存,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它最早的名字“離支”,本意就是割去枝條,古人明白,只有連同枝葉一起採摘,才能儘量多儲存一些時日。

但是根據白居易的《荔枝圖序》所記載,運輸中途,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運送必須爭分奪秒,才能儘可能地保障原味。

楊貴妃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卻被後世唾罵至今?你看荔枝怎麼運的

漢武帝就是荔枝的狂熱愛好者,公元前112年,隨著南越被漢軍平定,荔枝連同鯊魚肉等不少新鮮的東西被送到了宮廷,漢武帝立刻下令在長安都城開設種植園,嘗試在本土種植這種美味的水果,然而因為水土等眾多因素,卻並沒有成功,漢朝統治者喜歡吃荔枝的習慣,卻延續下來,一條專門運送荔枝的通道也因此開闢了。

《後漢書·和帝紀》載:“舊南海獻龍眼、荔枝,十里一置(驛站),五里一堠(瞭望堡),奔騰阻險,死者繼路。

楊貴妃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卻被後世唾罵至今?你看荔枝怎麼運的

為了運送這些珍貴的水果,一路上累死了不少人,南方縣令實在看不下去了,對著皇帝奏了一本:“南州土地炎熱,惡蟲猛獸,不絕於路,至於觸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復生,來者猶可救也。”漢天子這才下令:“遠國珍羞,本以薦奉宗廟。苟有傷害,豈愛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復受獻。”取消掉了荔枝的運輸。

楊貴妃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卻被後世唾罵至今?你看荔枝怎麼運的

而到了唐朝時期,楊貴妃出生在四川瀘州,這裡也是以荔枝聞名,到了宮廷,她依然喜歡吃童年的水果,因此距離長安兩千裡的嶺南,也有荔枝源源不斷的送到。“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這自然又消耗了一番龐大的物力。因此蘇軾《荔枝嘆》的詩文描述了當時的場景:“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

楊貴妃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卻被後世唾罵至今?你看荔枝怎麼運的

到了北宋,宰相蔡京另闢蹊徑,想到了另外一種運送荔枝的方法:“宣和間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用小盆種植荔枝,透過海路送到東京,對此宋徽宗趙佶十分得意,“何必紅塵飛一騎,芬芳數本座中看。”在他的眼中,根本不需要唐玄宗那麼大費周章,然而浪費的財力也不少,趙佶荔枝吃著吃著,就吃到了亡國,因此荔枝成為貴妃的黑歷史,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