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擠破頭進去,今卻成底層職業無人願做

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擠破頭進去,今卻成底層職業無人願做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展速度飛速上升,就像是我國的高鐵一樣,以世界第一的速度提升了綜合國力和經濟水平。而隨著國家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日新月異,在網際網路技術興起的現在,多出了許多職業。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人人嚮往的五個職業,現在卻變成了底層工作者。說起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的記憶都回到了那個騎著腳踏車,坐在校門口吃冰棒的時候。1980年不僅是高曉松最嚮往的年代,也是很多人充滿回憶的年代。而在八十年代有這樣五個職業被成為“金飯碗”,比鐵飯碗還珍貴。

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擠破頭進去,今卻成底層職業無人願做

第一個職業就是司機,如今社會18歲就可以考駕照,而且拿證速度極快,普通人四個月左右就可以拿到駕照開車上路。但是在八十年代,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學開車,那個年代的駕照價值遠超現在。畢竟在當時,小汽車也是稀有物品,基本都是單位和富豪才有,因此司機的地位水漲船高。

如今基本家家戶戶有經濟基礎的都會配上一臺轎車,一家三口也都有駕照,而司機更是成為了普遍的職業。從最開始的計程車司機到如今的網約車司機,其廣泛性大大提升,再也不是當年的金飯碗了。

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擠破頭進去,今卻成底層職業無人願做

第二個職業是超市銷售員,1980年前後我國基本沒有超市,而是“供銷社”,起作用和超市差不多。供銷社的銷售員不禁待遇和福利都不錯,工作也不累,在當時是非常體面的工作。只不過隨著經濟進步,我國的消費水平不斷上升,同時大小超市也開滿了全國,銷售員慢慢變成了最基礎的職業。而現在銷售員的工資普遍較低,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

第三個職業是播音員,直到1993年我國都沒有普及電視機,人們收聽新聞廣播都是使用收音機,因此播音員就成了非常炙手可熱的職業。播音員在當時就可以拿到60元的月薪,比平均工資高了一倍。而且播音員的地位也很高不但有著不菲的收入,還有國家編制。

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擠破頭進去,今卻成底層職業無人願做

因此播音員的選擇也很嚴格,不僅要聲音長相甜美,還要有非常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學素養,堪稱金飯碗中的金飯碗。但是隨著資訊多元化的發展,電視電腦手機滿滿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如今很多年輕人連電視都淘汰了,更別說收音機,所以播音員這一職業也慢慢消失。

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擠破頭進去,今卻成底層職業無人願做

剩下的兩個職業風別是郵遞員和糧站檢查員,這兩個都是國家編制,屬於鐵飯碗。當時人們遠距離聯絡方式主要以書信為主,所以郵遞員負責寄送信件,但是如今社會手機已經普及,所以郵遞員基本失業,但是隨著網路購物的火爆,取而代之的是快遞員的崛起。

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擠破頭進去,今卻成底層職業無人願做

糧站檢查員相當於現在的食品安檢人員,負責檢查糧站的食品零食是否過關,他和郵遞員一樣都屬於高薪有編制的國家單位,在當時也是很多人爭破腦袋的職業。然而隨著時間發展,早已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

這些職業的衰落卻也恰恰說明我國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僅僅四十年就趕超了其他大國,成為與美國一較高下的超級強國。我國的崛起速度西方人看懂,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我們上一輩人流血流汗的奮鬥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