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禮,古人見面的基本禮儀

拱手禮是極具中國特色的見面問候禮儀,中國古代的禮儀絕大多數都源自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周禮”,距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論語 微子》有載“子路拱而立”,子路對孔子所行的即是拱手禮。拱手禮的正式稱呼其實應該叫揖禮,據《周禮》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當時作揖就已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拱手禮的核心動作是“拱手”,東晉郭璞在《爾雅 釋詁》中注曰:“兩手合持為拱。”清代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 手部》有曰:“謂沓其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兇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拱手禮,古人見面的基本禮儀

由古人記載可以得知,行拱手禮時,通常右手在內,左手在外;中國古人以左為敬,故而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重,謂之“吉拜”,若遇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是謂“兇拜”,多用於弔喪。

而女子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內,右手在外,若遇喪事行禮,則反之。歷史上女子行此禮並不多見,從後來發展看,古代女子更多行的是“萬福禮”。現代社會,偶爾也會見到女子行“拱手禮”。

至於兩手相握應該置於身體何處位置也有講究:兩手相握,雙臂前伸如環抱,舉手過額,此乃“帝揖”,在中國傳統社會用於祭祀,後被用來向皇室行禮;拱手置前胸則是雙手正對胸口,不高於顎不低於胸,平臂行禮。翻閱《現代漢語詞典》,可見“拱,兩手相合,臂的前部上舉”,雖並未對具體拱手位作出統一的約定,但日常行拱手禮者置胸前居多。

拱手禮,古人見面的基本禮儀

千百年來,拱手禮已被約定俗成適用於民間見面或約會朋友,雙方告別等,以拱手錶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祝賀、感謝之意。在過年過節、拜年祝壽、典禮慶賀時,人們通常會拱手作揖。

拱手禮古今變化不大,動作均保留了下來。具體而言,行拱手禮時,兩手掌略為彎曲,相疊於胸前或偏上,與小臂一起形成一個“拱形”,曰之“拱手”。其動作也可以理解為一手虛握,用另外一隻手抱住。

百年前,一向行拱手禮的中國人開始興起握手禮。關於握手禮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稱英國(以及受英國影響的英聯邦國家)等國有見面握手的民俗習慣,而當時因英國的“日不落帝國”尊貴地位,握手也就逐漸成為世界通行的外交禮節。

拱手禮,古人見面的基本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