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馬騰不死,大漢不滅”,三國馬騰算得上是一個強人嗎

“馬騰不死,大漢不滅”,不知這句話源出何處?馬騰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強人,但也只能算是在亂世中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梟雄人物,不論文治還是武功,抑或是胸襟抱負,都還沒強大到能安邦定國、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地步。所以感覺題幹對馬騰的能力、作為、抱負有拔高之意,對他的形容有誇張之嫌。

有句話說“馬騰不死,大漢不滅”,三國馬騰算得上是一個強人嗎

馬騰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身高八尺有餘,身材雄壯,性格寬厚賢明,受到別人的愛戴和尊敬。如此看來,身為名將之後的馬騰很有幾分英雄氣概。漢靈帝末期,羌、氏等遊牧民族舉兵造反,馬騰自幼勇猛過人,便應招從軍。在平定羌、氐等遊牧民族叛亂的戰爭中,馬騰屢建戰功,逐漸發跡,先官拜軍司馬,後積功升遷為偏將軍,又晉封徵西將軍,駐軍西涼。漢獻帝初平年間,拜徵東將軍。

漢末宦官專權,黃巾暴動,軍閥割據,天下大亂。馬騰和鎮西將軍韓遂在西涼扯旗造反,後來兩人意見不和鬧掰,相互攻擊,反目成仇。

有句話說“馬騰不死,大漢不滅”,三國馬騰算得上是一個強人嗎

馬騰、韓遂你來我往,混戰不休。以後馬騰、韓遂先後接受朝廷招安,從叛軍頭目搖身一變為京畿內衛部隊的首領。後來馬騰、韓遂旋而復叛,率部返回西涼。

再後來,漢廷派司隸校尉鍾繇(大書法家、楷書的創造者,鍾會之父)統軍鎮守關中,他極力籠絡馬騰、韓遂,做了許多安撫工作。馬騰倒是很配合鍾繇,命自己的兒子馬超跟著鍾繇加入征討袁尚將領高幹、郭援的戰役。馬超勇猛善戰,殺敵無數,其部將龐德更是勇猛異常,激戰中親手將郭援斬落馬下。 可以說,鍾繇的招撫工作做得很到位,馬騰基本上又重新歸順了朝廷。只不過他仍然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名義上接受朝廷的轄制,實際上仍然保持相當大的獨立性。

有句話說“馬騰不死,大漢不滅”,三國馬騰算得上是一個強人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靜了沒多久,馬騰、韓遂這對結拜兄弟又發生了矛盾。彼時馬騰覺得自己已經年老,血氣已衰,不想再折騰了,想過幾天安定日子,於是要求重回京畿,朝廷(彼時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冊封馬騰為衛尉,允許他攜家帶口遷回鄴都,封馬超為偏將軍,都亭侯。朝廷恩准馬超仍留駐西涼,統領馬騰舊部。

從當時的情況看,馬騰和韓遂這對老冤家起了內訌,相互攻伐,馬騰似乎兵敗吃了虧,狡黠的鐘繇趁機遊說馬騰遷往內地,目的應該是瓦解西涼各派的力量,使之分崩離析,不再對朝廷(彼時實際已是曹魏當權)構成實際威脅。馬騰畢竟是一方霸主,他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的尷尬處境:賴在西涼不走,則很有可能被鍾繇、韓遂兩線夾擊,如此必敗;如果率軍內遷,又極有可能被曹操解除武裝,身為一個擁兵自重的軍閥,他很清楚若失去了軍隊自己就只能任人宰割。

有句話說“馬騰不死,大漢不滅”,三國馬騰算得上是一個強人嗎

左思右想,無奈之際,他做了一個折中的決定:自己帶家小內遷鄴城,把軍隊交給兒子馬超統管。

老謀深算的鐘繇希望把馬騰遷往內地,再用馬騰做人質來牽制馬超,馬騰則想用馬超及其軍隊作籌碼以確保全家人的安全,兩人雖各自打著小算盤,但也算一拍即合,買賣成交。

不久,就發生了馬超舉兵造反事件。

馬超此人,性情乖張,不願服從於他人。但眼下的形勢,曹操統一北方已成大勢,但馬超又不甘心自己日後被曹操消滅。

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等人懷疑鍾繇想揮軍進攻自己,所以舉兵造反。

馬超是不是瘋了?其父馬騰和一家老小還在鄴都,相當於在曹操那兒做人質,他竟起兵反叛,豈不是要斷送老父及所有親族的性命嗎?

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疑心鍾繇欲進兵剿殺自己,於是鋌而走險,秘密聯絡關中諸將,聚合了大小十個軍閥集團、十萬人造反,起兵後很快佔領了黃河上游至潼關一線。同年曹操率軍親征,與馬超激戰。馬超先勝後敗,潰逃至安定,韓遂被擊敗後逃至涼州金城。曹操下令誅殺在鄴城的馬氏家族。

有句話說“馬騰不死,大漢不滅”,三國馬騰算得上是一個強人嗎

馬超、韓遂舉兵造反後,曹操率軍討伐,大破西涼軍,韓遂逃往涼州金城後,被部下所殺,馬超敗逃,後輾轉佔據漢陽,其父馬騰因為受兒子造反牽累,被曹操誅滅三族(馬氏200餘口男女老幼只剩馬超和從弟馬岱)。

後來,武藝高強、驍勇善戰的馬超被人唾罵成“背父叛君”的忤逆惡賊,終身難以釋懷,投奔劉備不久即抑鬱而終。

結語:

馬騰能夠在東漢末年一步步從無名小卒混跡到擁兵自重的一方軍閥,不能不說他是有一定本領的。但“馬騰不死,大漢不滅”,這話就未免誇大其詞。在足智多謀的梟雄曹操面前,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