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張 ‖ 文武兼資——涿地盧植世家

盧植,東漢末年人,家住涿郡涿地,字子幹。他自幼好學,家裡人將他送到當時經學大師馬融的門下學習。馬融因得到鄧太后之弟鄧騭的賞識,官高位顯,且才華出眾,史稱“才高博洽,為世通儒”(《後漢書》卷五十上)。盧植在他門下,受益匪淺。

程張 ‖ 文武兼資——涿地盧植世家

馬融學問好,也喜歡將自己的學識傳授給後輩。他一生教育的學生,有好幾千,但最出名的,要數涿郡盧植和北海(今山東境內)鄭玄。盧植尤為其所喜愛。據說,馬融為人風流灑脫,喜好音樂,尤其擅長鼓琴、吹笛,為當時的風流名士。馬融在生活上比較奢華,“居宇器服,多存侈飾”(同上),甚至在教授學生時也不避諱,“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帳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人其室者”(同上)。在這種靡靡之音的襯托下,馬融達生任性、不拘小節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然而學生深受其苦,難免因音樂舞蹈的誘惑而心不在焉,成績普遍較差。但盧植卻對此視而不見,在上課時能夠專心聽講,認真學習,在女樂面前,“侍講積年,未嘗轉眄”(《後漢書》卷九十四)。馬融看在眼裡,很是敬佩盧植的定力與氣度,於是傾囊傳授其藝。盧植學習更加刻苦,到畢業時,已經能精通當時流傳甚廣的“古文經學”。對於在兩漢盛行、到東漢時已衰落的“今文經學”,盧植也比較精通。他與同學鄭  玄一起,成為馬融升堂人室的優秀弟子。這時盧植已長大成人,儀表堂堂,身高達八尺二寸(漢尺,折今五尺六寸多),體健身強,聲音洪亮,而且天生的好酒量,可飲酒一石,著實了得。

盧氏家族是涿郡的望族,盧植學業結束後,原可很快做官,但他卻在辭別老師後,回家講學授徒,不與當時的所謂名流來往。“性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態”的他,實際上時刻關注著國家大事,並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

程張 ‖ 文武兼資——涿地盧植世家

不久,竇皇后(桓帝后)的父親竇武扶立靈帝,因功高而主持國政,百官們都要為竇武加封爵。盧植雖在鄉間,聽說這件事後,因一向敬重竇武的人品,就寫信去勸止他受封。信中以周公、伊尹等人精心扶佐幼主為例,勸竇武勿貪圖虛名,應該“宜依古禮,置諸子之官,徵王侯愛子、宗室賢才,外崇訓道之義,內息貪利之心,簡其良能,隨用爵之,強幹弱枝之道也”(同上)。結果竇武不聽,獨掌權柄,最終全家被誅,身死族滅。

盧植一直不願出仕為官,“州郡數命,植皆不就”(同上)。但盧植的名氣越來越大,終於連朝廷也知道了。建寧(168-172)年間、漢朝政府起用盧植為博士,專掌經學。熹平四年(175),九江地區的百姓造反,朝廷以盧植“才兼文武”而任命他為九江太守。盧植到任後,殫精竭慮,採用各種辦法將九江撫平,但自己也積勞成疾,在平叛後辭官休養。過了幾年,他再次被任命為九江地區的地方官——廬江太守,以鎮撫百姓。盧植採取“存清靜,弘大體”的政策治郡,被時人稱為“深達政宜”。一年後遷拜議郎,在朝廷內校讎整理“五經”。不久被提拔為侍中、尚書,成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臣。

程張 ‖ 文武兼資——涿地盧植世家

盧植精於政事。在光和元年(178)就出現日食一事,上書漢靈帝,批評靈帝“君政舒緩”,提出改良政事的八條建議,即“用良”“原禁”“御癘”“備寇”“修禮”“遵堯”“御下”“散利”,希望靈帝能修政謹治。但這些針砭時弊的話,靈帝沒有采納,國內矛盾愈來愈激烈,終於在中平元年(184)爆發了黃巾大起義。起義軍人多勢眾,直逼洛陽。東漢政府慌忙命盧植為北中郎將,率軍鎮壓,雙方在河北發生激戰。不久,黃巾軍領袖張角病故,起義軍退守廣宗。盧植領軍包圍廣宗,日夜激戰。靈帝派宦官左豐來軍中視察,剛正不阿的盧植拒絕賄賂左豐,左豐遂向靈帝誣告盧植通敵,姑息養奸。東漢朝政一向為宦官把持,此時朝廷竟聽信左豐的讒言,以“固壘息軍,以待天誅”的罪名,“檻車徵植,減死罪一等”。幸虧盧植的學生皇甫嵩,在廣宗消滅了黃巾軍,回朝盛讚盧植行軍有法,足智多謀,方才使其脫難,不久官復原職。

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與袁紹等人謀劃消滅宦官集團,打算從西北調董卓的軍隊來幫忙。盧植堅決反對這樣做,稱董卓是虎狼,進京必定生亂食人。可惜何進等人不聽。不久事機不密,何進被宦官所殺;袁紹等人又舉兵殺盡宦官。當袁紹等領兵攻入皇宮時,宦官張讓等挾持何皇后與少帝劉辨,欲圖頑抗。盧植親自持戈披甲,救下何皇后,使宦官集團挾持人質的計劃落空,束手就戮。董卓是東漢幷州牧,生性貪賄殘暴。他率軍至洛陽後,廢少帝劉辨而立獻帝劉協,百官都不敢說話,只有盧植仗義執言,結果觸怒了董卓,意欲加害,盧植只好辭官歸隱。不久袁紹請他做軍師,盧植幫助袁紹平定北方四州。初平三年(192),盧植因病逝于軍中。臨死,告訴兒孫們要儉葬,“葬於土穴,不用棺槨,附體單帛而已”(同上)。

程張 ‖ 文武兼資——涿地盧植世家

盧植一生雖然長期從事政治活動,但於學問絲毫不肯放鬆。盧植研究學問與為“三禮”作注而名噪天下的同學鄭玄不同,講究“好研精而不好章句”,對六經大義的掌握更為全面,而且還精通“今文經學”,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二書,從一種新的角度來註解先秦典籍,頗有新意。

西漢盛行今文經學,東漢盛行古文經學,到了東漢末年,學術上的分歧已經很大了。東漢政府為了平息這種紛爭,在熹平年間( 172-178),議立“五經”石經於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門前,“以正《五經》文字”(同上)。在摹石之前,特請蔡邕等人校定。盧植聽說後,上書朝廷,要求校訂《禮記》,提出“合《尚書》章句,考《禮記》失得,庶裁正聖典,刊定碑文”(同上)。並要求立《毛詩》《左氏》《周禮》博士於學官。這個建議得到朝廷許可,但就在盧植準備校經之時,朝廷又改派他去任九江太守,此事遂罷。

但不久以後,東漢又在東觀(東漢政府圖書館)召集學者校書,這次盧植被排在校訂者名單中,以“議郎”的身份與諫議大夫馬日單、議郎蔡邕、楊彪、韓說等當代著名學者合作,“並在東觀,校中書《五經》記傳,補續《漢紀》”(同上)。對東漢典籍整理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盧植被時人稱為”海內大儒”,尊重異常。曹操在建安(196-220)間討伐柳城,路過盧植的墓前,作了一篇祭文,對盧植多有推崇。其文曰:“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世之楷模,國之楨榦也。昔武王入殷,封商榮之閭;鄭喪子產,仲尼隕涕。孤到此州,嘉其餘風,《春秋》之義,賢者之後,宜有殊禮。亟遣丞掾,除其墳墓,存其子孫,並致薄醊,以彰厥德。”

程張 ‖ 文武兼資——涿地盧植世家

盧植有一子,名盧毓,幼受學於盧植,家學深厚,成人後也是一位知名學者。以後的盧氏子弟亦以儒學傳家,為一方詩禮世家。

主要參考文獻

《後漢書》,中華書局標點本。

《三國志》,中華書局標點本。

閱讀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