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關鍵詞

:武則天任用來俊臣、陳子昂冤死獄中

前因:

武則天任用來俊臣

684年,陳子昂進士及第後任麟臺正字,時逢武則天當政,任用酷吏,濫殺無辜。他不畏迫害,屢次上書諫諍。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

後果:

陳子昂冤死獄中

702年,陳子昂因父親病逝在家居喪,權貴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陳子昂在獄中冤死,年僅四十一歲。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武三思

過程始末

一、陳子昂以詩人身份知名

公元694年,唐臣陳子昂上書針砭時政,不為武則天所採納,最終辭官迴歸故里。陳子昂以詩人身份知名,可除了作詩,他更是位具有政治見識的正直官員。面對朝廷的弊政,他常常直言進諫,也因此遭到當權人物的冷落和排擠。他的進諫故事,從做官初就開始了。

陳子昂生於四川,滿懷著幹一番大事業的抱負,他離開老家來到了京城趕考。憑藉自己的才華,陳子昂很快進士及第,可不巧的是,他還沒等國家安排職務,皇帝唐高宗就病逝了。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陳子昂(658/659/661年—699/700/702年)

二、唐中宗被廢

舉國哀悼之際,皇后武則天準備將高宗的靈柩運回長安。陳子昂聽說後,立刻給朝廷上書說,天子以四海為家,洛陽又是大唐的東都,皇帝可以安葬於此,不必扶柩西歸以致勞民傷財。

陳子昂的上書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力,武則天對陳子昂的觀點大為讚賞,雖然最終阻力太大,沒能採納陳子昂的建議,但卻授予了陳子昂秘書省麟臺正字的職務,陳子昂走上了仕途。

不久之後,唐中宗被廢,大權握於太后武則天一人之手。為了打擊政敵,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武則天暗中培養酷吏、鼓勵告密,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陳子昂認為恐怖統治有害於國家和百姓,於是上書武則天說,臣見各地告密者不計其數,被關押在監獄的人的更是成百上千,可如果仔細追究,真正犯罪的人卻很少。

陛下宅心仁厚,對告密的人包庇容忍,就容易讓奸惡之徒趁機作亂,反而是害了天下的百姓。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唐中宗劇照

三、武則天冷落

武則天看陳子昂的上書,有些不高興。告密之風是武則天提倡和鼓勵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的打擊政治上反對自己的人。但陳子昂沒有注意到武則天皺起的眉頭,卻說得更起勁兒了。

陳子昂還引用隋朝舊事論證自己的觀點,他說隋末楊玄感作亂,不到一個月便平定,可隋煬帝太昏庸,讓大臣樊子蓋追查楊玄感黨羽,很多無辜的人遇害,天下因此大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希望陛下能夠仔細考慮告密成風一事,不要步隋朝的後塵。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隋煬帝

陳子昂的這一番諫言,雖說是切中時弊,但武則天卻不願意聽他的勸說。武則天認為告密制度是自己控制政局重要舉措,她對陳子昂的上書報以冷漠的迴應。

但女皇的冷落,並沒有打擊陳子昂敢於直言上諫的熱情。此時陳子昂的職務是右拾遺,行政級別雖然不高,但專門負責監督皇帝在工作上的失誤和疏漏,是專門給皇帝提意見的人。

告密成風、酷吏遍地,陳子昂決定透過上書勸止政治上的亂相。不過這一次,為了能讓武則天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見,他決定在措辭上委婉一些。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武則天劇照

四、陳子昂回鄉

陳子昂就酷吏問題上書武則天說,陛下的治理已經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但按理來說,太平年代不該每天有亂臣賊子,可近些日子逆黨越來越廣。

直到上個月陛下發現李珍等人實際上是無辜的,臣也才醒悟過來,原來牢獄中也有無罪被誣陷的人在內。陛下一直都希望刑法寬鬆,而酷吏卻一味施用酷刑,傷害陛下的仁慈,有損太平景象,希望陛下能夠明察!

陳子昂本來以為自己委婉的上書,能夠獲得女皇的回心轉意,但他沒想到的是,女皇武則天此時最重要的事情是穩定政局和打擊潛在的政治對手,是絕對不肯放棄任用酷吏的。

上書招致了女皇的不滿和進一步冷落,受到冷落的陳子昂才終於想明白,酷吏遍地和告密之風盛行,不僅僅是奸險小人太多,還因為女皇武則天是幕後的真正操控和支持者。

不久之後,陳子昂的父親生病臥床,心灰意冷的陳子昂以父親有病在身、自己需要回鄉照看父親為名,從京城辭官回到了老家四川。

話聊唐朝:詩人的進諫,陳子昂2次上疏

▲來俊臣雕像

結論

陳子昂兩次上疏反對酷吏和恐怖統治,迎和了民心和忠正朝臣的共同期望,對於糾偏武則天執政初期的朝政,和武則天后來結束酷吏政治,客觀上起到了積極的輿論作用。

【參考資料】《新唐書》《資治通鑑·唐紀十六》《資治通鑑考異·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