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談及三國曆史,蜀相諸葛亮無疑是繞不開的一道坎。在小說演義中,諸葛亮乃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神人,通曉各類學科;在正史記載中,諸葛亮的評價也很高,還被後人選入武廟十哲之中。可見諸葛的才能,並非小說家有意誇大。暫且不論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單從外交層面上來看,他也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傑出外交家。因此演義中的舌戰群儒並不誇張。在真實的歷史當中,諸葛亮一開口便借來了三萬精兵。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三國鼎立初期,有一個孫劉聯盟,亦被後人稱之為“葛魯之謀”。因為在赤壁之戰到來之際,諸葛亮和魯肅在各自陣營中都竭力奔走,最終促成了孫劉聯盟。但一個明顯的問題是,以劉備的集團的實力,不過區區半個江夏郡和一萬兵馬,是不足以和擁有十多萬精兵和六郡之地的孫權集團結盟的。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魯肅的意願,是要說服劉備歸順孫權。劉備迫於形勢壓力,只好將諸葛亮派出,令其前往東吳為自己爭取一些權利。可以看到,諸葛亮與魯肅兩人的職能,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但到了後世學者眼中,便成了共同促進聯盟的發展。究其原因,還是裴松之在《三國志 魯肅傳》中的一番評價。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若二國史官,各記所聞,競欲稱揚本國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書,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載述之體也。”這其實是裴松之的一番“吐槽”,因為在《魯肅傳》(劉備與權併力,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和《諸葛亮傳》(亮以連橫之略說權,權乃大喜)中,兩人都將孫劉聯盟的建立當成了是自己的首功。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魯肅之謀只是勸降了劉備,而諸葛亮之謀其實是幫助劉備討要好處,並拔高了劉備集團的地位。但裴松之在這裡卻將諸葛亮與魯肅二人相提並論,因而後人在讀到這段時,難免會認為是諸葛亮和魯肅共同促進了孫劉聯盟的誕生。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如此一來,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便被削弱了。倘若拋開聯盟這個誤導,此時的劉備集團已是山窮水盡,劉備不得不向孫權投誠,以換取後者的庇護。不難發現,諸葛亮出使東吳,肩負著艱難使命。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若孫、劉兩家是聯盟關係,那諸葛亮的功績算不得多大。但實際上,劉備是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向孫權投誠。在此情形之下,諸葛亮還能有如此成績,便足以證明他傑出的外交才能。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不妨先看一下諸葛亮出使東吳的艱鉅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代表劉備的意志,向孫權表明自己的投誠。魯肅說降劉備,其實是他隨機應變而為之,事先並沒有與孫權交代。因此,諸葛亮前往東吳,也是冒著一定危險,來試探孫權的態度。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事實證明,劉備雖然弱小,但的確受到各地諸侯的重視,因為他不僅是漢室後裔,是抗曹軍隊中領頭羊,而且因為劉備有極大的號召力。劉備投奔孫權,可以加強江東的實力,也可以拔高孫權的威望,更能給江東集團一個染指荊州的契機。諸葛亮深知孫權所想,便在見到他的剛開始,便直接道出己方的優勢,從而有了和孫權談判的砝碼。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關於談判的內容,也是劉備交給諸葛亮的任務。往近些說,曹操進駐江陵後,屯兵夏口的劉備情況自然不容樂觀,此時的諸葛亮,倒也是受命於危難之際。來到江東之後,諸葛亮也顧不得風雅了,開口便道:“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孫權來了興趣,便再次反問道:“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可以看到,劉備畢竟剛剛敗北,孫權自然會質疑他的實力。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但諸葛亮卻知道,孫權早已有接納之意,但還有些顧慮,所以他毫不猶豫誇大了己方的實力:“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緊接著,諸葛亮又提到,曹操“遠來疲弊”,正如那“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此言既出,孫權心中的顧慮便放了下來,而且江東群臣也再不好多做阻攔。就這樣,諸葛亮圓滿完成了他的第二個任務,解了劉備燃眉之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到這裡,諸葛亮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大半,劉備集團得到孫權首肯,還得到了三萬援軍。但這談判內容中,還有一個遠些時候的問題,那就是曹操退兵之後,荊州將歸誰所有。在這一點上,孫劉雙方都有著極強的執念。劉備奔走半生,自然希望能有一處棲息之地;而江東集團在長江中下游發展多年,若想北上進軍中原,荊州也是必不可少之地。由此可見,荊州歸屬問題完全就是死結,諸葛亮的口才即便再逆天,也無法改變江東的意願。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孫權的意思很明顯,劉備集團倘若要求存,只能捨棄荊州主權,這也是劉備後來放棄夏口進軍樊口的原因。道理都明白,但諸葛亮卻還是憑藉自己的外交才華,讓這個無解難題有一個突破點,那就是劉備向孫權借荊州。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諸葛亮的理由很充分,畢竟劉備在荊州呆了一段時間,擁有不俗的威望和號召力。曹操敗退後,劉備出面,自然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許是這點打動了孫權,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如願借到了南郡,並以此為基礎,迅速拿下了長沙四郡。

諸葛亮的外交才能:一開口借來三萬精兵,解開了一道難題

不過,在赤壁之戰後的一兩年內,劉備名義上還是江東的附屬,可見荊州主權的問題,諸葛亮並沒有解決。不過以江東對荊州的執念來看,諸葛亮能做到這一步,也實屬難能可貴,這也是他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了。至少,劉備暫時有了一處棲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