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沉冤奇男子,真實人物比諸葛亮還厲害!

一 英雄出身

歷史長河浩浩蕩蕩,勇往直前東流去,泥沙俱下之間,不知淹沒了多少動人心魄的故事與悲情英雄。

而頗為慶幸的是,總有一些文學探索者不會沉湎於固有流傳之作,帶著疑問、帶著尋覓、帶著對歷史一顆敬重的心,舉著火把,走進歷史千年的時光隧道,一路照來照去,僅憑一點些微的沙礫、貝殼繼續探尋真實史事,還原出一個個讓人更加敬畏的英雄和他們悲愴的人生!

《三國》沉冤奇男子,真實人物比諸葛亮還厲害!

在這其中,一個沉冤千年的三國名將——周瑜也被重新翻案!

《三國演義》!一部洋洋灑灑的文學名著,寫盡那個時代的戰爭場面,同時也描繪出讓人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比如:智慧如妖的諸葛亮,忠義千秋的關羽,狡詐的一代梟雄曹操等等何止百十號人,皆是栩栩如生。

而描寫周瑜時,卻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反面人物,說他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用盡伎倆害人總成空。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留下了孔明三氣周公瑾,最終箭瘡崩裂,墜於馬下,臨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名著不代表史事,事實果真如此麼?

周瑜,字公瑾,安徽廬江舒縣人。從小長得雄壯俊美,善通音律,志向宏偉。他的父親周異當時官拜大漢洛陽令,舒縣首富。用今天的話來說周瑜絕對是個讓女孩子欣羨至極的官二代外加高富帥。

二 英雄之約

話說初平元年,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帶著兒子孫策響應袁紹的矯詔,發兵征討董卓,入京勤王。途經舒縣時,天色將晚,人困馬乏之際便借宿到了周家,周瑜父子當時是熱情款待。而孫策和周瑜恰是同齡,都是13歲少年,彼此論起家學武藝來那是相悅甚歡,兩個娃娃惺惺相惜,竟是一夜無眠,越聊越起勁,結拜為兄弟。後來雙雙牽出戰馬,飛出莊外。

此時晨曦微露,微風徐徐,一彎月牙朗照西山,面對如此大好河山,孫策揚鞭側問周瑜:“日後我若馳騁天下,兄弟你當如何?”周瑜笑笑道:“我願終生緊隨哥哥身後,輔助哥哥完成胸中大業。”

這話說完,二人不禁相視而笑!真可謂是少年志大!

當天,孫家父子急於趕路,繼續帶兵北上。不料兩年後,孫堅戰死沙場,由孫策統率部卒繼續轉戰江東。此時周瑜正跟隨著叔叔周尚鎮守著丹陽。

不想反賊袁術趁天下大亂而稱帝,罷免了周尚,任用表弟袁胤為太守。但袁術聽聞過周瑜的大名,派人封他為大將,入朝聽命。周瑜暗思袁術沒什麼才能,不會有太大的成就,就委婉的推辭說:我年齡還小,想先在居巢做個縣長,歷練一番。袁術無奈,只好同意。

居巢距離江東很近,周瑜如此說正是為了承諾當初與孫策的約定,伺機投奔江東,共創大業。

可以想見,周瑜當時的心情是如何的興奮,他恍若離籠的小鳥,片刻沒有停留,頂盔貫甲,手執鐵槍,一騎白馬,風馳電掣般行至長江岸邊,抬手四望:江風徐來,衣袂飄飄!他就要見到他的孫策兄長啦!

江蘇蘇州,孫策正坐大帳調兵遣將,聽聞門外周瑜的求見,不禁大喜過望,以手加額言道:公瑾此來,大事必成!於是飛身而出,兩個總角兄弟,數年沒見,此時四目相對,不禁抱在一處,仰天大笑。

孫策厚待周瑜,且不必說。自此周瑜配合孫策統兵打仗,自然是雄姿英發,無堅不摧。吳郡一帶人欣羨的稱他為“美周郎”。

《三國》沉冤奇男子,真實人物比諸葛亮還厲害!

三 才子佳人

建安四年,孫策要攻打荊州,令周瑜為中護將,分兵合擊,不久二人合力打破皖城。入城之時,只見街道旁有一莊院,四面有些閒漢和士兵們正爬牆觀望。孫策一時奇怪,便向下人詢問。下人回道:這個莊院的主人是本地一個名士,喚作喬公,聽聞他有兩個天姿國色的女兒,常常引人圍觀。

哦!孫策馬上沉思了一下,那喬公女兒的美,天下知名。他又何嘗沒有聽說過?自古英雄愛美人,只是無緣一見。想到這裡,孫策笑對周瑜說:你我親如兄弟,志向又是相同,不妨關係再進一步,一同娶了喬公的兩個女兒如何?周瑜回道:小弟都依兄長便是!

第二天,兄弟二人帶著聘禮,步入喬府,喬公見這兩個小夥子,才貌雙全,當世一等一的人才,自然是滿口的應承。

沒多久,皖城內鼓樂喧天,孫策周瑜分別迎娶了大喬小喬。婚宴當晚,周瑜送別賓客,藉著酒勁一步步來至洞房門外,正要推門而入,不料門卻在裡面栓上了。只聽得小喬在門裡鶯聲燕語的言道:周郎俊美,天下皆知。只是不知才學如何?奴家非尋常女子,也不想嫁個繡花枕頭。我今日出一對聯,你若對得上來,奴家便開這門,否則,請周郎自便吧!

周瑜聽了這話就是一愣,心裡明白,這是新娘子要給他出個難題了,便一躬到地,笑道:“任憑娘子出題。”門裡小喬便道:你聽好了,這上聯是‘一個大喬二小喬,三春容貌四季嬌,五顏六色調七彩,難畫八九十分描。聽了這個藏有數字的對聯,周瑜不禁有些傻了,這並非是他才學不高,只是今日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酒,此時頭腦尚在暈乎狀態,然而話已出口,又怎能反悔。於是乎只好倒背雙手,便在這洞房之外反覆思忖。

不覺間,雄雞鳴叫,天色漸漸破曉,周瑜急得頭上是陣陣發汗,一邊仰天看那輪圓月,一邊苦思下聯,恰巧轉身時,看見手下的七個護衛因困的不行,竟然倒頭睡了六個,剛要動怒,不禁轉怒為喜,原來就在這一瞬間,那下聯已然讓他想了出來。

只見他抱腕拱手再次來到門口笑道:“娘子聽好了,小生想了一個晚上,終於想了出來,道是:十九望月八成圓,七人已有六人眠,五更四點雞三遍,二喬出題一夜難。”話音未落,房門開啟,小喬那沉魚落雁的面容帶著羞澀,正美目盼兮的看著公瑾!

自此周瑜小喬才子佳人一段佳話流傳千古!

四 赤壁雄聲

不久,孫策、周瑜憑一時盛氣,帶大兵敗潯陽、討江夏、平廬陵,基本肅清江東地界,奠定了基業。怎料就在建安五年時,孫策在一次打獵途中,竟遇刺身亡。

孫策臨終時將國事託付給弟弟孫權,並且讓他記住: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待周瑜從外地趕回時,孫策已然氣絕。

周瑜痛哭失聲,幾度昏厥。孫權此時年齡尚小,長江一帶邊防便委任周瑜全權管理,駐紮鄱陽。

周郎不負眾望,此後數年繼續帶兵征討江夏,多有戰績。

話說建安十三年,曹操打敗袁紹後,一路領兵南下,攻克荊州,兵駐赤壁,威脅孫權投降。在此之前,曹操仰慕周瑜名聲,派其同窗蔣幹先行去往鄱陽遊說,蔣幹歸來後言道:周郎雅量高致,難以說降!

江東初定之際,忽聞這樣訊息,頓時人心大亂。朝廷上下一時分為戰和兩派,各自陳說厲害關係。虧得周瑜曾經舉薦為官的魯肅,強烈建議孫權舉國抗曹。

孫權一時拿不定主意,只是猶豫不決。魯肅無奈只好建議召回周瑜商量。

待周瑜回到京城建康,連夜面見了孫權,講述一番當初如何與孫策歷經磨難,才有今日這般成績,何況若是投降曹操,日後必將受制於他,接下來又分析了一番曹操的兵力不習水戰及曹軍京都的後患,最終說服孫權,斬案抗曹。

周瑜和老將程普受命之後,率領三萬兵馬,聯合劉備軍在南岸設營,不久採納了部將黃蓋建議,假投降火燒曹軍戰船。曹操中計,船艦全被燒燬,北撤南郡。

凱旋之日,江東舉國歡慶。孫權隆重設宴為周郎慶功,歌舞數日不絕,因周瑜長相俊美、善通音律,坐下彈奏歌女為博周郎一顧,多有故意將曲譜彈錯。後來唐人李端有《聽箏》詩讚道:“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想見周瑜舉杯環顧之間,風流倜儻,快哉人生,與人交談如飲美酒,不覺間已陶然微醺。

《三國》沉冤奇男子,真實人物比諸葛亮還厲害!

五 英雄悲歌

為擴大戰果,再創輝煌,停歇數日後,周瑜與程普繼續進軍南郡。雙方犬牙交戰,互有勝負,周瑜怒急,在與南郡守將曹仁約好決戰時,竟親自騎馬在陣前督戰,不料竟被一隻飛箭射中右肋,倒墜馬下,傷勢嚴重,退兵回營。曹軍聽說了訊息,派兵主動攻擊吳兵,周瑜不顧箭傷,奮身而起,激勵士兵殺敵,曹軍終被打退。

還朝之日,孫權任命他為偏將軍、南郡太守,厚厚賞賜,暫時屯兵江陵。此時周瑜縱覽全域性,思出一個計策,他不顧傷痛未愈,向孫權建言道:找個機會軟禁劉備,脅迫他手下大將關羽、張飛帶兵佔領荊州為根本,再取巴蜀益州,與曹操劃江而治,伺機一統中原!

讀者朋友們,這條建議是不是很熟悉呢?對,正是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範本,事實證明,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是抄襲了周瑜的主張。

在周瑜赤壁全勝之時,孔明先生實際尚在隆中耕田讀書,他比周瑜小六歲,此二人平生從未交集,但從諸葛亮後來的一系列行為來看,他確實仰慕周瑜,無論是羽扇綸巾的穿戴,還是軍事上部署,多有效仿之嫌。

可孫權聽了周瑜的建言,當時並未同意。首先說他是個守成之主,沒有他哥哥孫策般的雄心壯志,其次他認為若是周瑜遠征巴蜀,難免曹操趁機偷襲江東,因此這個完美的建言暫時擱淺。

建安十五年,在周瑜一再要求下,孫權最終同意他征伐益州方案,不料英雄壯志未酬身先死,就在周瑜趕回江陵駐地,點兵出征時,忽得重病,卒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訊息傳出,舉國震驚!孫權聞訊,哭泣道:公瑾王佐之才,奈何天不與壽,我還能依賴誰呢!並親自穿喪服為周瑜舉哀。一代名將,就此隕落。駐兵江夏的劉備聽聞訊息也不禁仰天嘆道:悲哉周郎,文籌武略,萬人之英,可惜!

蜀地後人常言:向使周瑜不死,征討巴蜀成功的話,先主劉備哪還能有容身之處呢?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