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二爺之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哪了

千百年來,關羽的英雄事蹟一直為人所傳頌,其中不乏詩詞大家、帝王官胄的讚美,也有平民百姓的敬仰,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來緬懷、紀念關公。關公威風凜凜、浩然正氣形象被人們展現得淋漓盡致,大氣磅礴。

他生前最喜愛的兩件寶物-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也隨他一次次征戰沙場,功勳卓著,為後世所稱道。而在關羽死後,兩件寶物也分別落在這兩個人手中,其結局也是迥然不同,一個下場悲慘,一個“完璧歸趙”。

一、“紅色閃電”的四位主人

赤兔馬最初的主人是西涼刺史董卓的座駕。但董卓只是一介武夫,只把赤兔馬當做收買人心的籌碼,對這樣的良駒毫無興趣,所以赤兔馬就送到了第二位主人的手裡:呂布呂奉先。

關二爺之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哪了

俗話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一點也不假。赤兔似乎找到了真正的主人,追隨呂布守虎牢、戰三英、攻兗州,戰功赫赫,名揚天下。但呂布僅僅是一介匹夫,腦子裡只有戰爭,對赤兔只是當做一個戰爭機器一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對赤兔的感情可以說微乎其微。

後來呂布命喪白門樓,赤兔就輪到了曹操的手中。但曹操名下良駒眾多,對赤兔並不感冒,於是也像董卓一樣,當做收買人心的東西而已,但他也沒有輕易的就贈送給其他人。

關二爺之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哪了

至此,赤兔已事三主,但沒有一個英雄真正可以駕馭得它。後來,在許昌他遇到了一個足以讓自己終身受其驅馳的人,他就是關羽。兩者的結合既是關羽選擇了赤兔,也是赤兔選擇了關羽。關羽駕馭赤兔一騎就是20年,這20年間赤兔馬跟著關羽南征北戰,不僅留下了寶馬英雄的美麗傳說,二者也逐漸產生深厚的情誼,在此期間也從未易主。

二、英雄身死,馬亦不獨活

但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俘後命喪黃泉,赤兔寶馬也落入了東吳帳下的一位將領——馬忠的手中。赤兔當然不會受他馴服,馬忠也不配擁有它。但馬忠也是聰明之人,在俘獲赤兔後並沒有據為己有,而是順勢將赤兔獻給了孫權。

孫權也是愛馬之人,自然對赤兔疼愛有加,用最好的草料、最舒適的馬圈來供養寶馬。但赤兔並不領情,赤兔明白自己真正的主人已仙逝了,自己也絕不獨活,最終絕食而亡。赤兔馬臨終前一聲長鳴,像是在思念關羽,亦像是告訴關羽:赤兔隨君去也。

關二爺之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哪了

馬忠

三、眾叛親離,身首異處

而獻馬給孫權的馬忠也沒有好的下場。劉備在夷陵之戰初期的時候,把東吳打得落花流水的,馬忠的上司潘璋也在戰場被殺。而馬忠在收拾殘軍準備為潘璋報仇的時候,被蜀漢叛將傅士仁、糜芳在夜裡割了腦袋,獻給了劉備。當然這樣並不會讓劉備解氣,因為傅士仁、糜芳是導致關羽被殺的關鍵原因,劉備當然不會放過他們,於是兩人就被砍了腦袋。演義中馬忠高光的時刻不止有俘獲關羽、關平二人,還有一個就是在亂軍中射殺了老將黃忠。

關二爺之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哪了

赤兔馬

四、寶刀配英雄,刀壯英雄氣

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是關羽在追隨劉備從軍的時候打造的一把武器。寶刀自出世以來,就伴隨關羽一生,誅顏良戰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威脅華夏,一具具屍體的倒下,都給青龍偃月刀一種斬盡一切的恐怖的氣息。關羽在從曹操處離開找兄長劉備的時候,途中還收留了小弟周倉。而周倉對關羽也是崇拜之至,於是就當起了關羽的保鏢,平時青龍偃月刀也就交給周倉保管。

然而英雄終會遲暮,寶刀再好,也沒有力氣再次揮動。關羽被孫吳設計俘獲時,青龍偃月刀被江東十二虎臣中的潘璋獲得,從此寶刀戰場的威力大不如從前。

關二爺之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哪了

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

五、武聖顯靈,物歸原主

關羽死後,張飛被自家叛將範疆、張達殺害,失去了兩位至親兄弟的劉備大起川兵攻打東吳,誓言要為兩位弟弟報仇雪恨,打頭軍的先鋒的正是關羽、張飛的兒子—關興、張苞。

《三國演義》中描述關興獲得寶刀的一幕是有一些神話氣息存在的。關興在上陣殺敵的時候碰巧遇到了殺父仇人潘璋,於是報仇心切的關興拍馬就是要取潘璋的性命。潘璋力敵不過就逃跑了,關興去追的途中結果迷路了。後來在谷中找了一間民房住宿,房屋的老人聽聞關興是武聖關公之子,對之畢恭畢敬,並把他留宿一宿。

關二爺之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哪了

潘璋

結果好巧不巧,潘璋這傢伙也對這片地區不熟悉,半夜闖進了老人家家裡,和關興撞了個滿懷,兩人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當即兩人就扭打了起來。潘璋好歹也是江東二十四虎臣之一,武力自然不低,關興在他身上也佔不到什麼便宜。關鍵時刻武聖關公突然顯靈了,上來就威嚇一通,這下把潘璋嚇個半死,關興瞅準機會,隨即把他腦袋割了下來,奪回了青龍偃月刀。

而留在關興身邊的青龍偃月刀也繼續發揮著多彩的光芒,跟隨關興參加北伐大業,為季漢立下了不少功勞,繼續完成當年關公未完成的目標。

當然,無論是赤兔馬,還是青龍偃月刀,都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的藝術形象,真實的情況不得而知。但正像曹操所說的“虛者實之,實者虛之”一樣,曾經的真正的故事已經無從得知,而我們作為現代人,從現有的史學資料中仔細摸索,在摸索中賦予這些人、這些物一種精神的代表,來激勵我們從歷史中汲取經驗、豐富學識。所以,作為英雄的寶物,它的價值,它的故事,為人津津樂道,為人流傳百世,它的使命就已經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