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據史書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也就是1722年12月20日,69歲的康熙皇帝在暢春園駕崩。從康熙偶感風寒算起,到他一命嗚呼,前後不過一個星期時間,其中還有幾天,康熙皇帝明確表示自己的身體有所好轉。而康熙皇帝的身體一向比較硬朗,這是公認事實,短短7天時間由生到死,這確實很不符合常理。

那麼問題來了,康熙皇帝去世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雍正到底做了哪些事,以至於招致非議數百年?

1.傳教士馬國賢的記載

這天晚上,馬國賢和傳教士安哥拉也在暢春園,他們住在康熙皇帝一個“叔父”的家中。首先說明下,中國封建王朝的皇室關係十分複雜,外國人不一定能夠完全理解。有專家認為,馬國賢可能對叔父的含義理解錯誤,這裡指的極有可能是隆科多。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而且,隆科多時任步軍統領,控制著京城兵力,由他負責康熙皇帝的護衛工作,也在情理之中。最關鍵的是,從康熙五十年開始,隆科多就被委以重任,同時暗中監視諸皇子和王公大臣,其實充當著康熙皇帝的眼線,這也能解釋他為什麼會出現在如此關鍵的歷史時刻。

馬國賢和安哥拉吃過晚飯後,突然聽到暢春園裡傳來嘈雜的聲音,長期在中國居住的經驗告訴他,一定發生了大亂子。於是,馬國賢和同伴們關好門窗,然後爬到高處,向院子外面張望。讓他驚訝的是,大量騎兵、步兵在四處走動,馬國賢聽到有人在私下交流:“康熙皇帝駕崩了”。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不久之後,馬國賢從太醫口中得知,康熙皇帝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很快就得到了重任的擁戴。不過,馬國賢等傳教士自始至終沒有見到康熙皇帝,所有訊息似乎都是隆科多代為宣佈,至於太醫說的是否屬實,他們也拿不準。

第二天,馬國賢等傳教士返回京城,原本想祭拜康熙皇帝,但仍然沒有得到允准。馬國賢感到奇怪,在京的皇子大臣中,也有很多人感到詫異。這些人的共同反應可以匯成一句話:“為什麼是雍正即位,康熙皇帝為什麼傳位給他?”

2.朝鮮文獻的記載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再從朝鮮人的角度,來看看康熙去世當晚發生了什麼。據《李朝實錄》記載,康熙臨終前,曾經向身邊的大臣馬齊交代了後事,除了提到皇四子胤禛最適合繼承大統外,還說他的兒子弘曆英武賢明,可以作為未來的儲君培養。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康熙皇帝還強調了皇長子胤禔和廢太子胤礽的事情,要求雍正嚴格執行圈禁老大和廢太子的命令,但是對廢太子的兒子弘皙,他非常疼愛,明確表示要封他為親王。雍正即位後,確實遵照康熙的質疑,繼續圈禁胤禔和胤礽,也將弘皙加封為預備親王。

朝鮮人記載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大學士馬齊。瞭解九子奪嫡歷史的朋友一定知道,馬齊出自富察氏,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好朋友、好夥伴。馬齊是胤禩的鐵桿粉絲,曾經領導鄂倫岱、阿靈阿、揆敘等人推舉胤禩繼任太子之位。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如果馬齊出現在康熙皇帝去世前,並且得到了老皇帝的遺命,要求他擁戴雍正。那麼,雍正文有馬齊支援,武有隆科多協助,繼承大統也就會變得名正言順。但問題是,對於這樣一位擁立功臣,雍正卻十分冷漠。雍正登基後,馬齊就逐漸淡出核心權力層,取而代之的是張廷玉。

雖然馬齊擁有很高的爵位和大學士職銜,但並沒有實權,他看起來也不太想為雍正皇帝效力。後來,馬齊只是在辦理康熙皇帝喪事和編修《聖祖實錄》的時候比較認真,其他時間都在磨洋工,雍正對此睜隻眼閉隻眼。不過對於富察氏,雍正還是非常看重,特意為兒子弘曆選擇了一位妻子,也就是日後的孝賢皇后,富察家族也得以在乾隆朝光大門庭。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有學者認為,朝鮮人記載這段歷史的時候出現了錯誤,把隆科多誤認為馬齊,結果造成了雍正即位是名正言順的假象。但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我們只能確認,馬齊不是雍正的支持者,至於在雍正即位的過程中,他有沒有被迫出力,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3.雍正的表現

作為這件事的另一位主角,雍正這段時間在幹什麼也非常重要。康熙生病後,曾經讓雍正代表他前往天壇祭祀,並且頒佈聖旨,說自己要靜心修養一段時間,任何大臣不得呈遞奏摺,也不準前往暢春園覲見。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但很奇怪的是,康熙去世那天,雍正在沒有奉旨的情況下,3次擅自返回暢春園,並且向康熙皇帝請安,這等於是公然抗旨。但康熙皇帝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表示自己身體感覺不錯,讓雍正不要擔心。這顯然存在前後矛盾的情況,要麼是康熙皇帝出爾反爾,要麼是雍正居心叵測。

而按照雍正即位後的說法,康熙皇帝去世前,把傳位給雍正的命令告訴隆科多。然後,隆科多先偷偷告訴雍正,再召集7位皇子當眾宣佈。不過,隆科多宣佈訊息的時候,雍正卻沒有趕回暢春園,老皇帝駕崩了,公佈遺詔的時候,新君卻不在場,這在中國封建王朝皇位傳承的歷史上,確實十分罕見。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而根據清宮檔案記載,當雍正即位的訊息傳出後,胤禩、胤禟等人紛紛表示不敢相信。留守京城的皇十七子胤禮聽隆科多說起此事後,嚇得轉頭就跑,但是在官方史書中,胤禮卻是在暢春園接受遺命的7位皇子之一。種種既反常又相互矛盾的說法,讓後人不得不對雍正即位的正當性產生懷疑。

雍正登上皇位後,立即下令護送康熙的遺體回京,並要求隆科多關閉京城九門,禁止任何人隨意出入,胤禩等人則全都被要求待在自己家裡等候命令。正因如此,從暢春園到京城,一路上兵馬疾行、塵土飛揚,場面看起來十分混亂。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穩住京城的局勢後,雍正還有一個心病,就是遠在西北的皇十四子胤禵,他控制著10多萬清軍。於是,雍正立即以奔喪的名義,要求胤禵交出兵權返回京城。與此同時,雍正暗中命令年羹堯監視胤禵,防止他興兵作亂,並派人蒐集胤禵和京城往來的信件和奏摺,看起來很像是在銷燬證據。

原因就是,康熙皇帝曾經對胤禵寄予厚望,還冊封他為大將軍王,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些都是傳位給難題的訊號。雍正急切的表現,雖然有擔心胤禵造反,穩定局勢的考慮,但多少還是有銷燬證據、掩蓋事實的嫌疑,至今仍無法解釋清楚。

但不管怎麼說,雍正已經坐在皇位上,至於外界盛傳的毒殺康熙一說,現在看來站不住腳。康熙給親信曹寅的信件中,曾經明確表示北方人不應該吃人參,他本人也從不食用人參。但有人卻認為,雍正給康熙送去一碗參湯,還在裡面下了毒。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如果雍正真這樣做了,那才叫自尋死路,先不說康熙病重時的飲食檢測有多嚴格,在眾目睽睽下進獻參湯,豈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的視野中,沒嫌疑也變成了有嫌疑。雍正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絕不可能這麼做。

總的來說,雍正在康熙去世當晚,為了順利登上儲君之位,肯定做了一些事情,但只是侷限在調動兵馬、控制局勢方面,說他為了登基殺掉康熙,甚至篡改遺詔,可能性不大,也沒有切實的證據,只能算是陰謀論者的臆測。

結語

個人認為,康熙去世那天晚上,大清王朝之所以陷入一片混亂,是因為康熙皇帝過於自信。康熙身體一直很好,要知道他這次前往暢春園之前,就是為了到南苑打獵,一個69歲的老人還有如此興致,可見他的身體狀況和精神頭都不錯。

但康熙皇帝也沒想到,這次出行讓他偶感風寒,不得不轉移到暢春園休養。而經過幾天將息後,康熙皇帝的身體有了明顯好轉,他本人也曾多次親口承認。因此,康熙皇帝直到死前十來個鐘頭,都不認為自己會交代在荒郊野外,甚至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七十大壽。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結果,康熙皇帝的病情急轉直下,用現代醫學觀點來看,極有可能是傷寒導致肺部病變,或者誘發了心腦血管疾病。對於年僅七旬的老人來說,這種現象很常見,很小的病都有可能釀成大禍,康熙皇帝就是如此。

因為病情惡化得太快,康熙皇帝還沒來得及交代後事,就一命嗚呼了。而且,康熙皇帝生前經歷過“九子奪嫡”,對於立儲問題一直避而不談。結果,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根本沒有指定繼承人,只有兩個最有希望的接班者,一個是在京的雍正,另一個是在外的胤禵。

到了這個時候,事情的關鍵就變成了掌握京城兵權的隆科多,他倒向哪位皇子,誰就能繼承大統。對隆科多來說,最要緊的事情是穩住局勢,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利,無論擁戴哪位皇子,對他來說區別都不大。

大規模調動兵馬+3次抗旨!康熙去世那晚,雍正到底在幹什麼?

如此一來,只要是一個頭腦正常,同時沒有明確政治立場的人,都會採取“就近原則”,選擇扶持難度較低的皇子。胤禵確實年輕有為、深受恩寵,而且眾望所歸、手握兵權,但他遠在西北,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與其冒著引發內亂的風險,去擁立一位遠離政治中心的皇子,不如選擇身在北京的雍正。

更何況,雍正的辦事能力很強,平時不拉幫結夥,也很受康熙皇帝寵信,這次代替老爺子祭天就是最好的證明。還有最容易忽視的一點,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是康熙皇帝的孝懿仁皇后,也是雍正的養母。如果換成是你,恐怕也會選擇雍正,而不會擁立沒有任何交集的胤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