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給劉禪留下錦囊妙計可保蜀漢不亡 可惜劉禪記反了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各勢力為了爭奪自己的政權地位而大開殺戒,最終有三股勢力殺出重圍,分別是吳、魏、蜀。那易守難攻的蜀國為何僅僅42年後就亡國了呢?

諸葛亮給劉禪留下錦囊妙計可保蜀漢不亡 可惜劉禪記反了

很多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諸葛亮過於謹慎,未能培育出人才,以至於後期無人可用;也有人說是劉備在夷陵之戰元氣大傷,埋下了無盡的隱患;還有人說是姜維連年北伐以至動搖了國之根本。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是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亮給劉禪留下錦囊妙計可保蜀漢不亡 可惜劉禪記反了

當年諸葛亮是給劉禪留下了一句六字真言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給劉禪留下六字真言“親賢臣,遠小人”。

並對劉禪解釋道,他曾與劉備討論國事,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諸葛亮告訴劉禪,記住這句話便可保蜀漢不亡,但是劉禪卻記反了,以至於加速了蜀漢的消亡。

諸葛亮給劉禪留下錦囊妙計可保蜀漢不亡 可惜劉禪記反了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將蔣琬、費禕、董允等人推薦給他,這些人都是可信任的賢臣。起初劉禪一直重用蔣琬、費禕等人,可見劉禪最初一直謹記著諸葛亮給他的六字真言。那時候的蜀漢雖說不上有多興盛,但也可以說是休養生息了,那時候的劉禪也絕不會被後人嘲諷為扶不起的阿斗。

但是到了後期,劉禪從之前的“親賢臣,遠小人”,變成了“親小人,遠賢臣”。先是陳祗得志,取締了董允,而後與宦官黃皓狼狽為奸,使得黃皓插手國政。

諸葛亮給劉禪留下錦囊妙計可保蜀漢不亡 可惜劉禪記反了

後來開始重用姜維,自己卻被嚇得躲了起來。當有敵軍攻打過來時,此時的朝政已經無人可用,都想著如何逃亡,投降保全。

諸葛亮的六字真言,因為順序的變化,其意義也是一個反轉。後期的劉禪“親小人,遠賢臣”,使得蜀漢的朝政日益衰落,驍勇善戰的姜維,被迫遠離政治中心;劉禪輕信了黃皓,認為魏軍不會攻打過來,以至於沒有任何防備,到了關鍵時候也無人可用。

諸葛亮給劉禪留下錦囊妙計可保蜀漢不亡 可惜劉禪記反了

雖然真實歷史上的劉禪是一個明君,治國有方,並不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般昏庸,但是他“親小人,遠賢臣”與蜀漢的快速消亡是有著必然聯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