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財政支出為什麼會膨脹到財政收入的400多倍?

忽必烈在詔書裡承認金銀的地位,之所以要加上“不得不”三個字,是因為在法律上,元朝禁用銅錢、金銀。比如至元十九年(1282)中書省頒發的《整治鈔法條劃》、至元二十四年(1287)尚書省頒行的《至元寶鈔通行條劃》裡均有明文規定:禁止民間私自買賣金銀;也禁止民間使用銅錢。金銀必須集中於政府,由政府買賣金銀。當然,元朝疆域遼闊,關於白銀的禁令也不見得隨時隨地都得到認真的貫徹。但從邏輯上說,朝廷既然不準金屬貨幣使用,難不成倒退到以物易物的時代?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繼宋、金之後,紙幣在元朝的普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之前宋代發行的紙幣不過是銅錢等的代用物(類似兌換券),而元代紙幣在許多時間裡是唯一的法定貨幣。當時來到東方的外國人,莫不以驚異的眼光看待這一事實。大名鼎鼎的馬可·波羅就專門提到元朝的紙幣:“這種紙幣大批製造後,便流行在大汗所屬的國土各處……所有老百姓都毫不遲疑地認可了這種紙幣,他們可以用它購買他們所需的商品……總之,用這種紙幣可以買到任何物品。”他甚至把發行紙幣一事,看作大元皇帝的“點金術”。

元朝末年,財政支出為什麼會膨脹到財政收入的400多倍?

明“金花銀”銀錠

不幸的是,元朝過於“超前”的貨幣政策卻造成了災難性的結果。紙鈔的低廉成本和它“被規定”的相當數額白銀的價值之間存在巨大利益空間,引發了統治者的貪慾:一方面,元政府將各地鈔庫的白銀運往大都(今北京),使得“銀鈔可以互易兌換”成為一句空話;另一方面,由於長期戰爭和統治者的揮霍,元朝的財政始終入不敷出,忽必烈時代的至元年間(1264—1294),財政收入尚且是支出的一半,到了末代皇帝元順帝時期(1333—1368年在位),財政支出居然膨脹到財政收入的400多倍。換句話說,99% 以上的支出要靠發行紙鈔來彌補!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天文數字般的惡性通貨膨脹,財政破產導致的民怨沸騰,亦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一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