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醒】語言的掩飾性

【每日一醒】語言的掩飾性

在溝通中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當一個人要想好久才表達出一句話時候,這個想的過程,是一個意識加工的過程,而往往具有這樣的行為的背後,可能存在身心難以統一,而導致內心的矛盾與衝突,當然不是100%如此都會有衝突。而一個語言快速或中速且流暢狀態,更容易有什麼就想說什麼,從內心到語言功能是統一的,經過意識(道德倫理)檢查也就少一些,因為身心一致,意識的檢查操作也就少了。

所以,從諮詢療愈的角度,需要去暴露來訪的潛意識,從加快語速是可以凸顯及看見對方的潛意識,讓意識功能(道德、倫理)檢閱少一些,潛意識的暴露就能變成意識化,然後進行修正。孩子在咿咿呀呀學語言、兒童青少年叛逆期就是在這個過程一樣,內心與語言的衝突時常出現詞不達意、混亂說話的、表達出錯的階段,最後在可以接納的環境中、安全的環境達到自我的統一,雖然不可能完全地100%地有什麼說什麼,至少80%是統一的。

【每日一醒】語言的掩飾性

同樣的,讓思維活躍起來,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快速地說話,用一種不太過於思考的方式去說話,在能夠迅速的表達內心的過程中,把不知道的潛意識暴露出來,從而讓內心覺察到內在的身心不統一。同時也可以創造性引發內在智慧的萌發。修身止語是在公眾,會影響他人的場合進行止語。從心理學的角度,在安全的環境的下更需要多語,更能夠覺察自己,諮詢中,鼓勵來訪者多說一些,傳統的精神分析就是讓來訪者,躺在躺椅上,半睡半醒的狀態胡言亂語,把潛意識暴露出來,從而進行修正。如果沉浸在想的過程,在理性博弈的防禦考中,很難達到療愈。

畢竟語言具有掩飾性,剝開掩飾,讓人迴歸部分的真我,才能讓身心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