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熱分子》丨羊村書單推薦

《狂熱分子》丨羊村書單推薦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理由

《狂熱分子》主要

討論了群眾運動的共同特徵,分析了一場群眾運動的形成與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和群眾運動潛在追隨者的性格特性。

作者聚焦於群眾運動的特定階段——積極階段,探討這一階段中的主導者,即“忠實信徒”的性格特質與形成原因。向讀者闡明瞭群眾運動的吸引力根源。作者在提出觀點時並非長篇大論,而是透過小標題的形式一一展開,讓讀者能夠更簡明、直接的瞭解觀點。

霍弗曾言:“本書並不是一部權威性的教科書。它是一部思考之書,並不避諱提出一些片面的真理,因為有時片面的真理也可以開闢新的思路,幫助架構一些新的問題。”雖然《狂熱分子》出版於1951年,但它卻

具有深刻洞見與長遠意義,能夠指導我們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至今這70年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群眾運動及其背後的群眾心理,以總結性的眼光去提煉群眾運動的共性特徵。

作者簡介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

埃裡克·霍弗(Eric Hoffer),1982年獲得里根總統頒贈的總統自由獎章。其著作還包括《激情心靈狀態》、《變遷的磨難》、《我們時代的脾性》等,曾多次獲美國國家圖書獎。霍弗被譽為“碼頭工人哲學家”,因為他長時間從事碼頭搬運的工作,即使在1964年成為加州伯克利大學的高階研究員後也為離開過碼頭。其許多觀念都是在碼頭工作中形成。

譯者:

梁永安,臺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

內容簡介

霍弗把研究

群眾運動的共有特徵

作為出發點,擷取群眾運動中的

“積極階段”,

分析了在

納粹主義、法國大革命和共產主義等種種群眾運動及其共性

,追溯了

“忠實信徒”的起源

,勾勒了他們的人格特質。透過“群眾運動的吸引力”、“潛在的皈依者”、“團結行動與自我犧牲”、“始與終”四部內容向讀者展示了

群眾運動的吸引力來源,以及潛在群體、運動精神的產生原因和運動的開始與結束。

在第一部中,作者主要說明了群眾運動的吸引力來自於這些參與者對改變的渴望和對替代品的渴望,並闡述了群眾運動之間的可替代性。

作者認為革命運動就是追求改變的工具,宗教運動和民族主義運動一樣可以是改變的手段。那些失意者渴望透過改變現狀來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而那些認為自己擁有無敵力量的人也會積極參與群眾運動去創造一個世界來證實自己的力量。

群眾運動的吸引力來自於它可以滿足個人利益,它吸引到的並不是珍愛“自我”、想要把“自我”變強大的人,而是那些渴望擺脫可厭的“自我”的人。

群眾運動滿足了他們否定自我的願望。他們將群眾運動視作一種替代品,它可以替代整個“自我”或是生活中勉強忍受的元素——群眾運動替代了個人已經失去的自信,替代了無可誇耀的事業,讓人逃離不值得的事物。

作者認為

群眾運動之間的可替代性在於不同的群眾運動吸引的是同一類人,而這些運動之間是相互競爭的,也是可以相互取代的

,就好像一個宗教運動有可能會發展為一場社會革命或民族主義革命。

在第二部中,作者就群眾運動的潛在參與者作了詳細的闡述,他認為那些不受歡迎或重視的人都是所說的潛在人群。

窮人、畸零人、極端自私的人、面對無窮機會的野心者、煩悶者、罪犯等構成了這一類人。而一個群體的性格和命運,往往由其最底層的成員決定。這些社會底層成員能對社會發生重大影響的原因在於他們對“現在”的不尊重。他們渴望透過某種驚心動魄的集體事業去掩蓋他們已經敗壞和無意義的自我。這些被遺棄和被排斥的人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原材料,他們是開拓未來的種子。

注:畸零人分為暫時性的畸零人和永久性的畸零人。暫時性的畸零人指他們尚未達成志向,但還沒有放棄希望。像:青春期少年、失業的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新移民等;永久性畸零人指因為缺乏才幹,或身心上有不可救藥的缺陷,故而無法達成生平願望的那些人。

第三部主要講述的是群體運動中的團結行動與自我犧牲。作者認為無論是團結精神還是自我犧牲精神,都需要以“自輕”為前提。

為了成為一個緊密團體的一份子,個人需要拋棄許多東西——他必須放棄隱私,不能有個人意見,也往往不能有個人財物。促成成員自我犧牲的方法在於把個人從他的血肉之中分離出出來。這需要透過同化、透過戲劇元素賦予一個假想的自我,需要貶低現在、透過教義將他於真實世界隔開、誘發狂熱的激情來實現。

第四部主要講述的是群眾運動積極階段的始與終。一場群眾運動一般都是由“言辭人”為前驅,由“狂熱者”實現,再

行動人

加以鞏固。“言辭人”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動搖既有的體制,消弱當權者的威信。

作者對“言辭人”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就是等一個“言辭人”完成自己的一套哲學或主義之後,他就不會容易動搖,不容易受到奉承和引誘的影響。作者還提出假設:普魯士政府鑰匙授予年輕的馬克思一個頭銜和重要政府職位,說不定就可以把他爭取過來。所以,作者認為言辭人的特性十有八九都是個人化的。他們悲天憫人的態度通常都出於對當權者的憎惡。

“狂熱者”使一個群眾運動孵化成型

,沒有他,“言辭人”所激起的不滿情緒將不會有方向感,只能漫無目的的宣洩。

“行動人”則可以把群眾運動從自取滅亡的分裂和“狂熱者”魯莽的行動中挽救回來。

真正的“行動人”意不在更新世界,而在擁有它。群眾運動活力階段的生命力來自對抵抗和徹底改革的渴望,但最後階段關心的主要是制度化以及維繫業已贏得的權力。

本書主要討論的是群眾運動中的積極階段,但一個群眾運動,只要它的積極階段為時過久,就絕不會是良性的群眾運動。領袖的人格特質也是左右群眾運動性質於長短的一個關鍵因素,他們努力遏制群眾運動固有的邪惡面,也願意於群眾運動的目標或多或少實現後把它終結。

本書目錄

向- 向上滑動預覽

碼頭工人哲學家/001

序言 狂人分子的心靈/019

第一部

群眾運動的吸引力/

023

第一章 對改變的渴望/025

第二章 對替代品的渴望/038

第三章 群眾運動間的可替代性/045

第二部

潛在的皈依者/

053

第一章 不受歡迎者在人類食物中扮演的角色/055

第二章 窮人/058

第三章 畸零人/086

第四章 極端自私的人/089

第五章 面對無窮機會的野心者/090

第六章 少數民族/092

第七章 煩悶者/094

第八章 罪犯/097

第三部 團結行動與自我犧牲/

101

第一章 前言/103

第二章 促進自我犧牲精神的方法/108

第三章 團結催化劑/149

第四部 始與終/

205

第一章 言辭人/207

第二章 狂熱者/226

第三章 務實的行動人/232

第四章 良性與惡性的群眾運動/240

閱讀感悟

在研究群眾運動的書中,《狂熱分子》顯得較為小眾。1951年該書出版,2008年才在內地流通。本書指導讀者以省思的心態去看待已有的群眾運動,在閱讀此書時,每一章都會讓人聯想到我們所經歷過的或學習過的種種群眾事件。

“一個人愈是沒有值得自誇之處,就愈容易誇耀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或他所參與的神聖事業。”我們是否會因為個人的失敗想要去投入到某個集體當中?“透過閱讀我們能夠看到,

參與遊行的人群中很少會有“成功人士”

——

只有那些“失敗者”渴望透過推翻現實去找到內心的滿足感,他們渴望擺脫現實的失敗,建立一個新“世界”。

反觀現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群眾運動的潛在人群,因為

我們

都有可能

成為短暫的失意者。我們渴望加入一個群體去獲得“不自由的自由”,去找尋對未來的希望感。

我們都會將集體榮譽或國家榮譽放在嘴邊,去寬慰自己的失敗和無能,因為

當個人捨棄自我去融入集體,就能夠以集體為信仰去獲得精神上的永存。

“事業之所以會帶來絕望感,不但是失業者有貧窮之憂,更是由於他們突然發現人生一片虛空。”

自由也是需要思考的,當我們熟悉了被規則所引領,

再次回到

需要

自主

自覺

決定

前行

方向

時刻

我們就會渴望加入某個團體去消解自己的無目的。

我們都會經歷這種暫時性的“畸零人”狀態,也就無意識地成為了群眾運動的潛在人群,也就是產生無意識地加入某個群眾運動去滿足內心需求的傾向。

反觀現實,大多數人都扮演者追求安穩的人,渴望擁有較為安定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會讓我們對逼近的鉅變視若無睹,執著於所謂的常識和所謂務實的觀點。

安定的生活會讓其他的哪怕近在眉睫的“真實”

看起來模糊遙遠

在發生社會的鉅變時,那些

追求安穩

的人也就會變成最手忙腳亂的人。

內容摘錄

我們都有一種傾向,那就是到自身以外尋找解釋自身命運的理由。成功和失敗無可避免會左右我們對周遭世界的看法。正因為這樣,有成就感的人會把世界看成一個友好的世界,並樂於看到它照原樣保持下去,但失意者卻會樂於看到世界急遽改變。哪怕我們自身的處境是由能力、個性、外貌或健康等個人因素造成,我們還是會堅持向外尋找理由。

——引自 第一部第一章

當我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無力控制我們的生存環境時,就會執著於熟悉的生活方式。我們透過吧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對抗深深的不安全感。藉此我們給自己製造了一種幻象:不可預測性已為我們馴服。

——引自 第一部第一章

失業之所以會帶來絕望,不但是失業者有貧窮之憂,更是由於他們突然發現人生一片虛空。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而不遠追隨施予救濟的人。

——引自 第一部第二章

一個國家最不活躍的人群,為佔大多數的中間層次。他們是在城市工作和鄉間務農的正派老百姓,然而,他們的命運卻受分據社會光譜兩頭的少數人——最優秀的人和最低劣的人——所左右。

——引自 第二部第一章

一個有力的群眾運動會培養其追隨者的罪惡感,它不但會把人的自主“自我”形容為貧乏和無助的,還會把它說成是罪孽深重。悔罪的方法是拋棄個人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得救的方法是把自我掩埋在團體的神聖一體性中。

——引自 第二部第七章

碰到苦難和死亡的威脅,個人是無法依賴自己的勇氣的。他僅有的力量來源不再他自身而在於他隸屬於某個違法的、光榮的、不可摧毀的集體。這種信仰主要來自認同;透過認同,個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種永恆之物的一部分。不管我們是準備好為人類、後代子孫、某個宗教、國家、種族、政黨或家族而死,他們都不過是我們行將被消滅的自我所衣服的永恆之物的具象化罷了。

——引自 第三部第二章

制服、旗幟、軍徽、閱兵、軍樂以及繁縟的儀式禮節,目的都是為了讓士兵忘了他的血肉之軀,以及把生死問題的絕大真實性掩蓋起來。

——引自 第三部第二章

每當我們看到一個體制明明無能已極卻能苟延殘喘時,就可以斷言,這個體制要不是完全沒有讀書人階級,就是當權者已經與言辭人結成緊密同盟。

——引自 第四部第一章

主編:曾潤喜

執行主編:郭思婷

《狂熱分子》丨羊村書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