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美揭秘“高速殺手”團霧

團霧是秋冬季多發於高速公路附近的小型天氣系統,是水平尺度僅有數百米乃至數十米的霧氣團,氣象學歸類為“輻射霧”(這裡的輻射是指熱輻射,跟危險的核輻射完全無關)。其往往形成於夜間或清晨的無風環境,形成時間很短而且範圍太小,往往難以精細預報。團霧外部通常天氣晴朗,而內部能見度卻突然下降到非常低,只有十幾米甚至幾米,因此會給高速公路行車帶來極大威脅,近年來已經造成多起連環交通事故。

湖南吉美揭秘“高速殺手”團霧

銅川事故現場

2020年11月24日早7時許,陝西省銅川市境內包茂高速關莊溝大橋路段發生了慘烈的連環交通事故,43車連環相撞,其中十餘輛車起火,導致4人死亡、6人受傷;僅僅過去兩天,延安市又發生類似交通事故,16車相撞,2人墜橋,所幸無人遇難。事故發生時,都出現了一種叫“團霧”的天氣現象,導致道路能見度突然變低,司機因處置不當緊急剎車導致連環追尾。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的不斷鋪開,高速路上的車也越來越多,相關交通事事故發生頻率也有逐年上升趨勢。

那麼“團霧”是怎麼突然形成的呢?本文將簡單介紹霧的不同類別與形成原因。

FOG

是秋冬季常見的天氣現象。此前我們分析過“霧霾”這種天氣形成的原因(詳見霧霾專題系列:

成分篇

成因篇

預報篇

),也涉及了“霧”。兩者形成的環境條件其實是類似的,都是晴朗無風、大氣出現逆溫層的情形。只是

霧裡的汙染物濃度一般比較低

,水汽含量則要高一些,因此通常呈現出如牛奶稀釋後的白色,而不是霧霾那樣泛黃、泛灰的顏色。

霧的符號和語境

為什麼霧在秋冬季多發呢?

因為秋冬季氣溫更低,空氣中的水汽更容易凝結,並且由於夜晚時間更長,地表向外發出熱輻射的時間也更長,更容易出現“逆溫”現象。所謂逆溫,就是指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情形。對流層氣溫通常是隨高度增加而遞減的,因此稱這種反常情況為

逆溫

湖南吉美揭秘“高速殺手”團霧

逆溫示意圖

由於夜間地面會不斷地向外釋放紅外線(也就是所謂的“熱輻射”,人體也會不斷放出紅外熱輻射,本質上太陽光也是一種熱輻射)而降溫,而大氣層本身則被這些紅外線略有加熱,氣溫甚至比地面溫度還高,這就形成了逆溫。在逆溫的情形下,“對流層”的“對流”活動就無法展開,因為熱空氣密度比冷空氣低,容易向上跑,現在熱空氣本來就在上面,自然不會再上下運動了,這樣一來逆溫層就會非常穩定,幾乎沒有垂直方向上的流動。於是地表蒸發進入大氣層的水汽隨著地面不斷冷卻,又逐漸凝結為小液滴懸浮在空氣中,就形成了霧。

湖南吉美揭秘“高速殺手”團霧

霧的分類

“輻射霧”

特指因為地面輻射冷卻而出現在凌晨的霧,因為通常出現在晴朗的夜間到凌晨,其通常也預示著第二天天氣晴好。

輻射霧概念圖,來自網路

與之相對的

“平流霧”

則是由於暖溼氣流在比較緩和的水平風的帶動下,接觸到冷氣團而凝結成的霧。

此外也有

“地形霧”“蒸發霧”

等特定條件下出現的霧,其本質上也是在穩定逆溫環境中由大量水汽凝結形成的。

總結一下,“霧”形成的幾個要素:

氣溫較低(因此多發於秋末至春初的時間),近地面出現逆溫層且水平風力小,有足量的水汽

。由於霧多數形成於凌晨,待太陽昇起後地表溫度回升,逆溫層被破壞,就會逐漸消散,持續時間通常在1到6個小時不等。從廣義角度來說,“霧”可以歸類為雲的一種,只是在地表附近形成,與人類生活更近罷了。如果到了一些山峰的頂部,山上的“霧”從地面上看就是雲。

能見度

/Visibility/

為了描述霧的濃度,需要引入“能見度”這個概念。能見度是人眼分辨黑色(暗)與白色(明)物體的極限距離,晴朗天氣的能見度大於10公里。霧按照能見度分級可以分為輕霧(1到10公里)、霧、大霧(小於500米)、濃霧(小於200米)、強濃霧(小於50米)。

高速殺手:團霧

實際上這個名詞是專為高速公路打造的。它

本質上屬於輻射霧

,主要特點是形成速度快,尺度又很小,只有幾百米乃至數十米。而

它的形成也與高速公路本身有關

可以說是人類活動導致的一種特殊天氣現象。

高速公路大多穿越的是人煙稀少的地帶,路面通常是黑色的瀝青。白天,黑色的路面吸熱能力比附近的植物或者土地更強,溫度會更高;但是到了晴朗夜晚,黑色的路面因為溫度偏高,發出熱輻射的能力也因此更強,溫度下降更為劇烈,高速公路上方的大氣層也就比附近其他地方更容易出現逆溫現象。到了秋冬季節,凌晨氣溫往往是每天最低的氣溫,此時的逆溫層也最厚,只要溼度足夠大,就更容易催生出霧氣團。且因為高速公路寬度有限,這種催生出來的霧氣團也就比一般的霧氣團更小、更濃。

多數能導致交通事故的團霧都屬於強濃霧。

湖南吉美揭秘“高速殺手”團霧

團霧(來源:蚌埠論壇)

一旦出現團霧,道路上的能見度就會急劇下降。因為霧通常形成於晴朗夜晚,也就是說大部分地方其實是晴朗且能見度很高的,視野很清楚,此時突然衝入一團霧中,能見度急劇下降到只有幾十米甚至十幾米,不少司機就容易手足無措,急踩剎車,引發追尾事故。根據@中國天氣網 統計,我國湖南、四川的團霧多發路段最多,團霧最常出現的情形是低窪地帶、河湖附近和雨後山區。

據統計,年均發生10次以上團霧的高速路段中,位於湖南和四川的最多,超過百條。湖北、福建、山東、山西也比較多,總的來說,長江沿線及江南地區更需警惕團霧。(援引自中國天氣網)

請注意安全駕駛!!!

我國駕駛考試科目一中就特別強調了雨霧天行車的安全規範。除了降低車速以外,對車燈的合理運用,保持車距,避免緊急制動等常識都是每個司機需要牢記在心的。霧燈就是專門設計出來應對雨霧條件行車的車載燈光。其中前霧燈一般是白色、黃色燈,用來透射觀察行車前方路線;後霧燈則通常用紅色燈,用來提示後方車輛注意避讓。

湖南吉美揭秘“高速殺手”團霧

湖南吉美揭秘“高速殺手”團霧

汽車尾部燈示意圖

此外,也需要多多關注路況資訊如天氣等,儘量避免在危險天氣上路行駛。切記: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