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兵權在握,為什麼最終沒有造反?

讀過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曾國藩是靠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而起家的。太平天國爆發後,一路從廣西打到了南京,清廷的軍隊根本無力抵抗,所以朝廷不得不將兵權下放,讓各地的官員起團練抵抗,而曾國藩就是在這個時機下崛起的。

太平軍最初從廣西進軍湖南,攻長沙,克武昌,輕裝簡從襲取沿江州縣,使江南地區大部分落於敵手,而曾國藩自咸豐二年奉命在湖南起團練,此時已經成為抵抗太平軍的中堅力量,也成了滿清朝廷最有戰鬥力的一支部隊。

在太平天國失敗以後,曾國藩已經是權勢濤天,曾氏家族幾乎成為了‘’天下第一家族‘’,弟弟曾國荃做到總督的職位,而哥哥是大學士兼兩江總督,天下半數的督撫大員都是出自曾氏門下,至於軍事力量更是強悍,僅直轄的兵力就有十幾萬人。

曾國藩兵權在握,為什麼最終沒有造反?

當時的滿洲八旗兵早已是不堪一擊,毫無戰鬥力可言。曾國藩的湘軍在消滅太平天國之後,其個人聲望和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了頂峰,如果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帶兵反清,清兵拿什麼來抵擋呢?

事實上曾國藩並不是沒有起過造反的念頭,也有很多人勸曾國藩自立,其中包括曾國荃、彭玉麟等湘軍中的主要成員,曾國藩一生患有牛皮癬,很多人都阿諛附會說這是龍鱗,代表著帝王之相,而曾國藩自己卻寫過一副對聯來表示自己無意造反: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如果說曾國藩沒有想過造反是不現實的,而他畢竟不是像曾國荃一樣的粗人,他一生謹慎小心,沒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他不會輕易去做,尤其是對於背反朝廷這種性命攸關的大事。那麼,曾國藩到底有哪些顧慮呢?如果他真的起兵反清有多大把握能成功?

曾國藩的顧慮其實還是有很多的,首先,湘軍雖然在鼎盛的時期有十幾萬人,但是有很多人在攻破天京以後,經過大肆搶掠大都已經變成了富家翁,誰還願意跟著曾國藩去幹這種抄家滅門的事?

曾國藩兵權在握,為什麼最終沒有造反?

另外曾國藩雖然是湘軍裡最有權勢的人,但是並不是他一家獨大、隻手遮天,湘軍中還有另外兩大勢力李鴻章和左宗棠。李鴻章的淮軍早已在太平天國還沒滅亡的時候就獨立出來了,而左宗棠也自立楚軍門戶,這兩個人肯定也不會心甘情願的居於人下。

所以曾國藩一旦起兵造反,李鴻章和曾國藩就很有可能變成下一個討伐叛亂的曾國藩,正好給了他們位極人臣取代曾國藩的機會,有這麼好的機會他們怎麼可能屈居曾國藩之下而為其賣命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曾國藩一旦起事,這兩股勢力必然會成為湘軍的勁敵,而曾國藩也必然會處於孤立狀態。

而且除去左李的勢力,曾國藩的嫡系也確實沒有過硬的人才,曾國荃、鮑超之流,要麼就是能力有限,要麼就是一介莽夫,在清廷的支援下打打太平軍還可以,可根本不是能打天下的人。

曾國藩兵權在握,為什麼最終沒有造反?

更何況除了清末的國家形勢比較複雜,曾國藩一旦造反,除了要對付清廷以外,還要對付全國各地的民間武裝,如捻軍、天地會等,還有一些與清廷有利益關係的外國勢力,也不會坐視曾國藩一個人做大。

而且一直以來,清政府對於曾國藩其實早有防範。曾國藩在攻佔武昌的時候,皇帝很高興要封賞曾氏,結果就有人密報皇帝說,曾國藩憑一己之力就能招募數萬之眾的兵力,這恐怕不是朝廷的福氣。

所以對於有著‘’崇滿抑漢‘’傳統的滿清朝廷,就一直在提防著曾國藩的勢力。在攻陷天京以後,清政府不允許曾國荃的八百里獻捷,而且對於咸豐帝早年許諾的‘’取江寧者封王‘’的旨意也賴掉了,只給了曾國藩一個一等侯的爵位,同時追究了逃脫洪天貴福的責任。並且在天京的周圍佈下了重兵,對曾國藩的警惕絲毫不加掩飾。

在這些前提之下,曾國藩並不是不想造反,而是即便是真的造反,他也絲毫沒有成功的機會。所以向來謹慎且有著傳統忠君思想的曾國藩,對於朝廷對他的防備清清對於楚楚,而他自己卻始終是小心翼翼的不給別人落下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