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劉備第一次入主徐州之時,別駕糜竺和典農校尉陳登同樣積極協助劉備,之後糜竺死心塌地跟隨劉備,然而陳登選擇歸附曹操,為何兩人採取截然不同的選擇?

糜竺為世代經商,僕人、食客萬人,家產萬貫的徐州大富豪;陳登的曾祖父為廣漢太守陳亹,從祖父為太尉陳球,父親為沛相陳珪,吳軍太守陳瑀、汝陰太守陳琮的從侄,官宦世家子弟。從而可以認為糜竺是徐州商人代表,陳登是世家豪族的代表人物。

糜竺跟隨劉備是形勢所逼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糜竺

古代富甲一方的商人雖然腰纏萬貫、金玉滿堂,但政治地位出奇地低,在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社會中,“士農工商”地位排序未曾改變。在政治上處於最末端地位,毫無發言權和存在感,“重農抑商”的封建社會統治政策所產的果實。

當時,糜氏家族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加之盜賊亂起,社會動盪不安,朝不保夕,掄拳頭講道理的動亂年代,金銀財寶固然重要,但比起生命不值一提,延續家族香火是頭等大事。背靠大樹好乘涼,投靠當地拳頭嘴硬的人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佳保險,於是投靠徐州牧陶謙。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陶謙

中平五年(188),為鎮壓復起的青、徐兩州黃巾軍,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初平四年(193),升遷為徐州牧、安東將軍,同時別駕趙昱被任命為廣陵太守,由此可知糜竺也是同年被陶謙闢為別駕。

不光是糜竺其弟糜芳也跟隨大佬陶謙,棄商出仕是形勢所逼,不得已的選擇,然而陶謙身不由己得罪梟雄曹操,擔心過度,積憂成疾,興平二年(195)年病逝,劉備代領徐州。

建安元年(196),仁慈的劉備被忘恩負義的呂布偷取徐州,人生跌入萬丈深淵之時,糜竺慷慨資助,加上另送大禮包“嫁妹於劉備”,讓心灰意冷的劉備重新振作起來,繼續投入未完成的革命事業中。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糜芳

從商業角度來講,傾盡家產投資劉備其風險巨大,按當時的行情,曹氏集團比劉氏集團更具有吸引力,然而“商業”眼光毒辣的糜竺兄弟,丟棄曹操送來的橄欖枝“曹公表竺領嬴郡太守,竺弟芳為彭城相。”毅然而然跟隨劉備。

當時曹氏集團是已經形成規模,資金相對充足的中堅企業;劉氏集團是屬於剛剛起步,資金嚴重不足的初創企業,同樣的資金對於劉氏集團是“雪中送炭”,對曹氏集團是“錦上添花”,其投資效果天差地遠,精明的商人糜竺,絕對心知肚明。

按結果來說,糜竺的投資相當成功,劉備入主益州之後,拜糜竺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眾臣之首。劉備一直以上賓之禮對待,雖從未統帥過軍隊,但賞賜最豐厚,無人與糜竺相比。其兒子麋威,官至虎賁中郎將;孫子麋照,任職虎騎監,也保證了後代的安居樂業。

徐州兩股勢力集團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陶謙

徐州牧陶謙是揚州丹陽人,對於徐州人來說是個地地道道“外來戶”,本地有以陳珪、陳登父子代表的陳氏家族、以廣陵太守趙昱為代表的趙氏家族、以別駕糜竺代表的糜氏家族等世家豪族。

陳、趙、糜氏等“地頭蛇”和陶謙為首的“外來戶”們,肯定為了自己集團利益,相互既合作又牽制,表面上很融洽、很平靜,但私底下你爭我奪、暗流湧動。

東漢末年,朝廷有名無實,無法控制地方,其實每個地方政權都是朝廷委派的官員、或者地方推舉的官員和地方世家豪族,相互勾結、相互妥協形成的獨立王國。

經過數代經營,世家豪族在本地根深葉茂、關係盤根錯節,逐步形成強大的共同利益聯盟,身為“外來戶”的陶謙用什麼方式控制這些“地頭蛇”呢?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曹豹

當時,“丹陽山險,民多果勁”、“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而被當時人稱之為“精兵之地”,近水樓臺先得月,身為丹陽人陶謙手裡就有一張王牌-強悍的丹陽兵。他是以丹陽兵來壓制這幫地頭蛇,由親信下邳相曹豹、中郎將丹楊人許耽、司馬章誑等人統領。

劉備是在糜竺、陳登等徐州豪族們擁戴下代領徐州,曹豹、許耽、章誑為首的對立派丹陽系未必舉雙手贊同,果真後來就是丹陽派系人們聯合呂布奪取徐州。

布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里。備中郎將丹楊許耽夜遣司馬章誑來詣布,言“張益德與下邳相曹豹共爭,益德殺豹,城中大亂,不相信。丹楊兵有千人屯西白門城內,聞將軍來東,大小踴躍,如復更生。將軍兵向城西門,丹楊軍便開門內將軍矣。”布遂夜進,晨到城下。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內布兵。佈於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獲備妻子軍資及部曲將吏士家口。 >>> 《英雄記》

互相相惜,卻兩人距離越走越遠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呂布

呂布在丹陽派系人的支援下迅速控制徐州,無奈陳登父子,違心表面上歸附呂布,但他們處處防範呂布,尋機除掉。陳登不同於糜竺,他本身是官宦世家子弟,政治地位高,沒有必要拿自己家族興旺進行賭博,拋棄一切跟隨劉備。

當初,積極勸導劉備代領徐州是權宜之計,本來徐州系和丹陽系存在派系紛爭,若陶謙去世之後,兩方中一人代領徐州將激化矛盾,立馬發生內訌,需要一位兩方都認可的人當徐州大佬主持大局,共同抵抗外部“奸雄”們的入侵。

劉備不僅被陳登、糜竺等本地豪族們擁戴,還被丹陽系大佬陶謙認為“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故此,劉備是代領徐州的最佳人選,在內能形成內部派系力量平衡,在外還可以抵抗“奸雄”們入侵,故此,選擇劉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陳珪

至少為了維護家族利益,陳登父子不會坐等呂布變強,建安二年(197),陳珪遊說呂布破壞與袁術的聯婚,從而阻止呂布勢力進一步擴大。

同年,陳登出使許都,向曹操建議儘早斬除呂布勢力,曹操表陳登為廣陵太守,密令陳登聯合部眾作內應。建安三年(198),曹操親自東征討伐呂布,陳登率軍先到達下邳充當先鋒,與曹軍一起圍攻呂布,最終在白門樓絞死呂布。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劉備

此時,劉備投奔曹操,表面上人家熱情款待,還提拔為豫州牧,但畢竟寄人籬下,在人家地盤,自身難保,只能閉門種菜矇蔽。建安四年(199),劉備乘被派遣去堵截北上袁術機會,出其不意斬殺徐州刺史車胄,第二次入主徐州,與曹操正式決裂。

此次是劉備自領徐州,沒有任何朝廷頒發的任命狀之類檔案,故此,陳登雖然是徐州管轄內廣陵太守,但不被劉備所統領,算是獨立自治,因已歸附曹操,名義上與劉備是敵對關係,兩人的距離越走越遠。

建安五年(200),衣帶詔事件暴露,曹操親自東征徐州,劉備又戰敗而北逃投奔冀州袁紹。文武兼備的陳登擔任廣陵太守期間,政績累累,深受百姓擁戴,打敗二次素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轉任東郡太守之時,無數廣陵郡官吏和老百姓扶老攜幼,要隨陳登一起北遷,其感情如同魚水之情。

總結

陳登為何不像糜竺一樣死心塌地跟隨劉備,而是歸附於曹操?

陳登

北上東郡之後,建安六年(201),陳登病逝,享年三十九歲,此時的劉備又被曹操打敗,逃亡荊州投奔同宗劉表,陳登至死與劉備再沒有過合作。

劉備說陳登為“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陳登說劉備為“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兩人互相相惜、敬重,雖有過短暫的人生交集,之後再無共謀圖天下,只因所處立場不同,絕對不可能再有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