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國】明朝建都北京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醉中國】明朝建都北京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一:看似不可能的“明朝速度”

明朝永樂四年,46歲的明成祖朱棣,正式公佈了一個深遠影響中國歷史的決定:遷都北京。

在後人眼裡,對於當時立國不到四十年的明王朝來說,“遷都北京”是關係明朝未來國運的重要一步。如果明朝依然將都城放在南京,那麼他們對北方邊疆的控制,將越發鞭長莫及,唯有遷都戰略位置重要的北京,才能鞏固邊防,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但是放在永樂四年,“遷都”的決定,卻招來了許多文臣武將的反對聲。在他們看來,

不管北京的戰略地位有多重要,想在那時完成遷都,幾乎不可能。

【醉中國】明朝建都北京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因為此時名為“北平”的北京,經濟、人口還是一片凋敝,與“國都”的身份,看上去絲毫沒有關係。

由於長期的戰亂破壞,曾貴為元大都的“北京”,在明朝開國時卻是殘破無比。明初的北京地區,耕地僅七百八十多頃,城區人口只有一萬四千多人。而後雖然經過了三十多年苦心建設,但直到明成祖做出“遷都”決定時,北京地區的人口才增長到十九萬戶,田畝六萬多頃。而且由於黃河決口等災害,東南各省通往華北的運河,幾乎全部被阻斷。想在這樣一塊經濟落後交通阻塞的土地上,建起一座“新都”,在很多人眼裡,這當然不可能。

但奇蹟,卻在接下來的十三年裡上演了。

從明成祖宣佈遷都起,此後歷經十年辛苦準備,

明王朝先以舉國之力,打通了自元末明初起斷流的大運河,成功恢復了南北漕運,奠定了北京四通八達的水路運輸。

而後明王朝調集全國數十萬工匠和上百萬民夫,更從全國各地籌辦物料。僅營建宮城時所需要的金絲楠木,大都來自西南地區,要歷經多條水路艱難運到北京。1416年,永樂十四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宣佈將遷都北京,並決定修建北京皇宮;

1420年,永樂十八年底,紫禁城建成。這座拔地而起的新都,從此成為中國的心臟。

放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這樣的“明朝速度”,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奇蹟。

【醉中國】明朝建都北京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隨著這場奇蹟的完成,以新都北京為核心,大明王朝找到了正確的發展模式,國家機器高速轉動起來,從此“用南京之財富,會西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進入了王朝的黃金時代。古老的中華文明,也從此煥發了新的活力,在承受了一場場考驗後,為我們留下了無數輝煌的記憶。

一場“明朝速度”,是古都北京的新曆程,也是中國歷史的一段新起點。

那麼,這看似不可能的“明朝速度”,到底又是怎樣完成的?

二:偉業背後的“匠心傳承”

如果我們仔細覆盤明朝“快速建都”的全過程,就會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詞:

匠心

。匪夷所思的“明朝速度”背後,是每一個環節都精雕細刻,鍥而不捨的匠人精神。

就以北京城營建之前,那艱苦的疏通運河工程來說,明王朝不止排程了數十萬民夫,更以精細的測算,攻克“汶上分水”難題:明朝建國前,由於地理和水文條件的變化,當京杭大運河流經山東汶上河段時,常常會遭到“枯水”的威脅,斷流更成了常見現象。但是永樂年間時,經過水利學家宋禮、白英等人的精確計算,明王朝以新的“分水工程”思路,解決了這個困擾幾代人的難題。

從此以後,大運河不但徹底解決了“枯水”問題,獨特的工程設計,更讓幾百年後造訪大運河的歐洲學者們驚歎——僅這一處工程,就堪稱世界水利史的奇蹟。

【醉中國】明朝建都北京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運河河段

北京宮城的設計,更處處可見精妙匠心:

它以南京明皇宮為藍本,更吸取了汴梁宋代宮城以及元大都的建造理念,博採眾家之長。

明代的紫禁城,整體規劃講究對稱結構,前後有“外朝三大殿”與“內廷三大殿”的對稱,而且這“對稱”的三大殿,更建在一條中軸線上,中軸線兩旁的東西路建築群,比如東華殿和武英殿、東六宮與西六宮,也講求完全對稱。這樣的設計,整體結構整肅,構成了壯美且井然有序的建築畫卷。這個畫卷裡的每一個環節,都來自建造者精細的計算與規劃。

這樣設計精密的建築群,建造過程自然無比艱辛。為了提高效率,明代的建造者們,更對每一個流程進度做了精確編排:

在整體工程開工前,就先完成了紫禁城的排水系統建設,許多的排水暗溝,一直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時還能使用,足見工程質量之高。

在宮殿的營建工程上,

更採用了“場外加工”的模式:所有的配料在北京周圍進行加工,然後在營建中進行組合。

現代許多學者認定,這種營造模式,也是現代建築施工工廠化的前身。

【醉中國】明朝建都北京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而在具體的施工程序裡,紫禁城每個細節的營造,也都精益求精。

比如建造時需要的條磚,主要在今天北京陶然亭一代燒製。條磚的磚坯,卻是來自運河兩岸的河北、山東等地。這種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造就了明代高品質的“細泥城漿新樣城磚”。而同樣需求量極大的琉璃瓦,則主要來自正陽門與宣武門之間的南郊,每一塊琉璃瓦燒製前,都要先按照建造規格開出詳單,細化到建築規格、屋頂樣式等各個標準,確保每一塊瓦都嚴絲合縫後,再由琉璃廠進行燒製,一磚一瓦,都如此考究。

正是這樣的匠心,確保了紫禁城營建,成為一場高速高效的奇蹟。但對於明清北京的發展史來說,這樣的匠心,更成為超越歷史的傳承:

成祖遷都北京後,北京城的建造並沒有停止,相反經歷了多次翻修和擴建,比如環抱南郊的外城,就是在明代嘉靖年間時才完成。

明清易代的戰亂裡,北京也曾遭遇浩劫,許多重要宮殿建築,也都在清代時重新翻修。應運而生的“樣式雷”等新型建築創舉,也令歷經考驗的北京城,一次次煥發起全新的生命。終於成為中國古代史上,一座儲存完好的古都,更是中國古代史重要的文明見證。

正是這一代代傳承的匠心,即寶貴的“匠心傳承”,成就了紫禁城六百年的輝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