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自古以來,南方一直被稱之為南蠻之地,南方人被稱為“南蠻子”。南蠻既是一種地域稱呼,也是一種地域標識,其中不乏中原王朝蔑視南方偏遠邊民的心態。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之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何種意思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從頭說起: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黃帝軒轅氏

一、南蠻詞源:未開化的野蠻人

南蠻一詞最早被記錄在西周時期的《禮記》一書上,《禮記·王制》篇記載:上古時期,除了華夏族群之外,周圍還有東胡、西戎、南蠻、北狄四大部族,四大部族分居四方,與華夏族時常發生戰爭,上古時期的部落戰爭,便是華夏族與四大部族之間的反覆征戰為主。

古文獻《孟子·滕文公上》最早把南蠻定義為南方人,這裡的南方人主要指楚國人,對楚國人的形象描述,文中記載道:“南蠻鴃舌之人”,也就是說楚國人是說話像鳥叫一樣的人。《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說:“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從中原王朝正統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說話像鳥叫一樣的人還是“以服南蠻”,南蠻就是不開化、落後的代名詞,戰國時期的一些文獻甚至直接將南方人記載為“野人”。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西周各部族地理

二、南蠻地域:整個南方几乎都是南蠻

南蠻地域廣大,從伏牛山脈以南的漢水流域,到淮河中上游,再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都屬於南蠻地域,佔據中國半壁江山。在不同的地域,南蠻地域有不同的族群代表:

(一) 長江中游蠻族部落:三苗、楚、群蠻

古籍《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釐姓”。三苗部落為上古“四大凶族”之一,在與炎黃部落的鬥爭中,雙方繼續了曠日持久的激戰,大大促進了南北民族融合。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

長江中游的蚩尤部落,在與炎黃部落聯盟的最後一戰中大敗,蚩尤部落南遷到洞庭湖一帶休養生息,蚩尤後裔九黎部落成為南方苗蠻集團的先祖。春秋戰國時代,三苗後裔楚國建立,楚國公族祝融八姓之中的羋姓崛起,成為南方蠻國首領。羋姓楚國逐漸征服了庸、盧、濮、巴等群蠻,成為了最大的苗蠻集團。楚蠻、荊蠻、蠻子便是以楚為代表的南方苗蠻部落的簡稱。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蚩尤

(二) 長江中上游的蠻族部落:濮、巴、蜀三國

濮人是古籍《牧誓》中記載的“西土”八族之一,濮又分為很多小支,因此世人皆稱其為“百濮”。百濮同樣是古老的蠻族部落,其地理位置在蜀以東、楚以南。地域範圍包括了今天的重慶東部、湖北的南部、貴州的東部等地區。

巴也是一個古老的蠻族,又稱之為巴人。巴人有一個成語非常出名,就是巴蛇吞象。所說的是“巴”這個地方的蛇非常貪心,又自不量力,竟然想吞掉大象。《山海經·海內經》記載:“西南有巴國。大皋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生始為巴人。”巴人的活動核心在今天的湖北恩施一帶,春秋戰國時代,巴國被秦、楚吞併。

蜀是一個古老的蠻族部落,蜀的實力一度是群蠻之中最強的。在春秋戰國時代,蜀無論從文明程度還是軍力程度而言,都比其他部落強大得多。現在人們多常把巴和蜀連在一起,稱為巴蜀之地。實際上,巴是巴,蜀是蜀,巴人出自百濮,而蜀人的祖先是皇帝孫子顓頊,屬於華夏族。蜀的開國者是蠶叢和魚鳧,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蠶叢和魚鳧,開國何茫然。”說的便是這個情況。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長江流域

(三)長江中下游的嶺南、北越族群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百越是最早的苗蠻部族,《呂氏春秋·恃君志》:“揚漢之南,百越之際”。百越是南方土著最多的族群之一,其地域範圍包括了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海南等地區,在其稱呼上先後有甌、越、裳、閩等。百越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古越人曾東渡日本,成為日本先民的部分祖源,古越人也曾南下越南、東南亞等地,成為今天東南亞一帶先民的祖源,至今越南不少學者依然承認,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古越人。

秦朝時期,趙佗率領大軍征服百越。秦朝末年,趙佗自封為南越王,建立南越國。百越之中,還有一個很著名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千百年來流傳於世。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逐鹿之戰

三、千百年來,南蠻為何成了一句罵人的話?

自從有南蠻、蠻子的記載以來,似乎南蠻都是一個罵人的詞語。其實在古代南蠻並非是一句罵人的話,而是一種族謂代稱。但由於華夏族自古以正統自居,因此除了中原地帶屬於正統外,其餘都屬於“四大凶族”,蠻夷部落更是如此。

自古南北交伐征戰,連綿不休,仇恨也一直未解。從炎黃時代開始,一直到秦滅楚實現大一統,幾千年來南北之戰似乎一直未停。古籍《書·呂刑》記載:“黃帝報虐以威,以絕苗民”黃帝大軍一路掃蕩東南和南方各部,幾乎將東夷集團殘部、三苗各部剿滅殆盡。到了黃帝之孫顓頊帝時,承上啟下保持了較為長久的和平,這段時間段的和平為巴人和三苗部落休養生息提供了條件。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巴人後裔

到唐堯之時,有苗氏不服華夏舉兵復仇,堯帝率兵親自征討大敗有苗部落於丹水之浦;舜帝之時,東夷部落與三苗再次聯合討伐華夏,舜帝將包括東夷殘部在內的三苗部族稱之為“四凶”之一,並親自率兵南下征討。舜帝在御駕親征時,不幸“崩於鳴條”,葬於蒼梧之野。

東周時期,周昭王率部南征楚國,最後被楚人殺死在漢水之中。楚人一直不服華夏族正統後裔周的管制,因此直到今天湖北一帶還流傳著“不服周”的說法,即不服氣、就是要反抗。由此可見,千百年來中原正統與南方苗蠻集團的殺伐一直沒有停止,舜帝、周昭王都死在南方蠻族手中,可見當時戰鬥的激烈程度。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軍

四、清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蠻夷之爭無法消除

如果說上古部族征戰導致的對峙與屠殺隨著時間流逝遠去,慢慢淡化之外。清初時期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則將蠻夷之爭推向了頂點,更是讓後世無法消弭這種心理歧視。

《明季北略》卷11記載:清軍入關各地頒發剃髮令;“去秋新令,漢蠻子不剃髮者以違制論斬。令發後,吏詢不剃髮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明季南略》記載:“二十五日丁丑,可法(史可法)開門出戰,清兵破城入,屠殺甚慘”。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剃髮令

清軍入關後,將南方人視為南蠻肆意屠殺,並且頒佈了剃頭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史書記載:漢人無論多寡,皆引頸受戮,無一人敢逃者。據傳,一清兵在揚州遇見50多名青壯年男子,於是橫刀一喊:“蠻子來!蠻子來!”這些人皆戰戰兢兢,無一人敢動。這名清軍將這些漢人押往刑場,大喊一聲“跪”,50餘人盡皆跪下任其屠殺。

正是如此,清軍喊南方人為南蠻、南方人喊清軍為金蠻,蠻子一詞罵人的含義被賦予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當然,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敵我雙方呼喊蠻子,互相仇視鬥爭已經成為一種歷史現象,蠻子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性的罵人語句,無論站在哪個立場都能用。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唐朝詩人司空圖有一首《河湟有感》寫成了南北民族融合互相爭鬥、互相融合的現狀,生動地將這種融合寫在了詩中: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爭向城頭罵漢人。

五千年來,南方為何被稱為南蠻?南蠻究竟是什麼意思?

五千年來,華夏大一統是主流,分分合合是過程,雖然曲折但最終走向一統。一句南蠻子,包含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滄桑,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包容與開放。

參考文獻:

《山海經》、《牧誓》、《明季北略》、《明季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