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詞“典”:捨本逐末和秣馬厲兵

18.3 詞“典”:捨本逐末和秣馬厲兵

詞“典”:捨本逐末和秣馬厲兵

★ 捨本逐末

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呂氏春秋·上農》)

戰國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有使節往來。有一天,齊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後。

齊王的這位使者沒到過趙國,更沒見過趙威後。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後是一位很賢德的王后,所以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差事。他想,我作為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後問安,趙威後一定會很高興。她一高興,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禮品。因此,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

這個使者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終於到了趙國國都邯鄲。到了邯鄲,他直奔趙王城,去問候趙威後。趙威後果然不負賢名。當齊王的使者被一位美麗的宮娥引進後宮時,趙威後早已端坐在一個繡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嚴正氣,滿臉的慈祥。以禮拜見之後,齊王使者把隨身帶來的齊王的親筆信呈給了趙威後。但不知怎麼回事,趙威後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卻躬身問齊王使者道:“你們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好。”齊王使者答。

趙威後又問:“黎民百姓好嗎?”“好。”使者答。趙威後再問:“齊王也很好嗎?”“也很好。”齊王使者答。使者回答完問話,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麼,便直接問出來:“尊貴的威後,我奉我國大王的旨意,專程向您來問安。照說,您若回問的話,也該先問候我們的大王。可您先問的卻是年景和百姓,您怎麼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而把尊貴的放在了後面呢?”趙威後微笑著說:“話可不能這麼說。我之所以這麼問,自有我的道理。”

使者納悶地問:“什麼道理?”

趙威後說道:“你想想看,假如沒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麼活下去呢?假如沒有黎民百姓,又哪裡有大王呢?所以說,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不這樣問,便是捨本逐末。你說是不是這樣呢?”

“這……”使者啞口無言了。召見一結束,使者已經沒有心情再去瀏覽邯鄲的美景,便直接回齊國去了。在歸國的路上,使者一直覺得肩上沉甸甸的。雖說那趙威後什麼禮品也沒有賜給他,可他並不認為是空手而回。他覺得,趙威後那有關“捨本逐末”的幾句問候,比什麼禮品都貴重。

18.3 詞“典”:捨本逐末和秣馬厲兵

先生曰:

趙威後的思想實在是太先進了!她特別強調“民為本,君屬末”,不可本末倒置!

直至今天,“以民為本”,尚在宣傳、提倡之中,說明真正實行起來是多麼之難。那麼,已被倒置了幾千年的“本末”,能不能重新再倒置過來呢?這的確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無歲則無民,無民則無君,輕視人民就是捨棄根本——這就是趙威後的治國思想。

由此觀之,歲比民重,君比民輕,治國就要有“以民為本”的思想。

為什麼“無歲”就會“無民”呢?倘若一國一年收成不好,糧食就會缺乏,人民就會處在飢餓之中,處在死亡邊緣,那麼一國有再多的民,有再多的珍藏,也會無所用處。最終民只會是野上餓莩,珍藏只會是他國之物,因此無歲則無民。

既然一國之“歲”如此重要,那些“歲”又從何而來呢?歲在於天時,在於地利,但更在於人和,人和則心聚,心聚則歲成。有天時有地利而無人和,發亦無成!可見人和的重要,民心團聚的重要。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國好比汪洋之中的一葉扁舟,而人民大眾則是運船推舟的浩浩汪洋。沒有汪洋,就沒有扁舟的存在,沒有汪洋的承載與推動,就沒有扁舟的順利前行。因此,無民則無君,治國須以民為本。

這一“民本”思想,不僅在古代有其深遠的影響,在當今國際社會,亦有其積極的意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渠中之水為什麼如此清澈,因為源頭不斷有活水注入。源頭是水保持長流長清的根本。無論江河湖海都有自己的發源地,只有保持源頭之水的充沛和清潔,才能確保整條水流的通暢。“本”是樹木之根,是樹木養分的來源。樹木一旦根基被毀,切斷了營養源,那麼再茁壯的樹木也只能走向枯萎死亡。所以,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都是失去根本的事物,是難以長久的。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首先都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只有從根本入手,解決最本源、最基礎的問題,才可能去解決之後的其他問題。就好比蓋房子,只有先把地基打牢固,才可能在上面蓋千層高樓。否則,地基不牢,地動山搖,高樓大廈瞬間都可能傾覆。

★ 秣馬厲兵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春秋時期,晉國和秦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的大夫燭之武在危急之中,隻身一人冒死來到秦營,勸秦國國君不要上晉國的當,因為鄭國滅亡了,也就削弱了秦國的勢力。秦國國君覺得有理,便下令撤軍回國,又派三員將領杞子、逢孫、楊孫帶領一部分軍隊幫助鄭國守城。秦軍撤退後,晉國大夫子犯要攻打秦軍,被晉文公阻止了。於是晉軍也跟著收兵回國。這樣,杞子等三位將領就留在了鄭國。

兩年後,杞子派人暗中送給秦國國君一封密信,說他們已經掌握了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請秦軍速來偷襲鄭國國都,他們積極做好內應。秦國國君非常高興,不顧老臣蹇叔的反對,當即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將領率領大軍去偷襲。蹇叔的兒子也在這支遠征軍中,送別時,蹇叔抱住兒子失聲痛哭,還說“你們一定會在殽這個地方遭到晉軍抵禦,到時,我來收你的屍骨。”秦穆公知道後,大罵蹇叔該死。

秦國離鄭國有千里之遙,秦軍毫無顧忌地透過周天子的京城洛陽,長途行軍,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滑國境內。這時鄭國的商人弦高正趕著一群牛到洛陽去做生意,在滑國遇上了東進的秦軍,立刻明白秦軍是要去偷襲自己的祖國。他急中生智,假扮鄭國的使者迎向秦軍,獻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牛,對秦軍說:“我國國君聽說你們遠道而來,十分辛苦,特命我前來迎接,搞勞貴軍。”孟明視以為鄭國早有防備,只好停止進軍。弦高一面應付秦軍,一面派人火速向鄭國報信。鄭穆公得到弦高的緊急情報,立即下令作好戰鬥準備,同時派人去北門察看秦國駐軍的活動。這時杞子等人已經帶領部下作好了作戰的準備,他們磨好了武器,餵飽了馬匹,正準備動手。鄭穆公立刻派大夫皇武子去見杞子,對他說:“我們很抱歉,沒有好好款待你們,現在你們的孟明視來了,你們可以跟他去了。”杞子等人見陰謀敗露,就分別倉皇地逃往齊國、宋國。鄭穆公作好迎戰準備,嚴陣以待。孟明視得到訊息,知道偷襲鄭國的計劃不能成功,只好把小小的滑國搶掠一空,下令班師回國。

還師途中,他們經過險地殽,果然,晉軍早已在那裡埋伏多時,秦軍措手不及,被打得潰不成軍,孟明視等三名將領全部被晉軍活捉。

18.3 詞“典”:捨本逐末和秣馬厲兵

〇 日就月將先生問:(2015年高考歷史題)《呂氏春秋·上農》有言:“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家產簡單),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材料中的觀點主要立足於( )

A、統治利益

B、商業生產能力

C、社會制度

D、爭霸需求

18.3 詞“典”:捨本逐末和秣馬厲兵

〇上期問題

先生問:秣陵是南京的古稱,據說和秦始皇有關。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迴歸,至金陵時,幾個陪同的望氣術士見金陵四周山勢峻秀,地形險要,就對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秦始皇一聽大為不悅,命人開鑿方山,使淮水流貫金陵,把王氣洩散,並將金陵改為秣陵。據你掌握的“秣”的本義,秦始皇改“金陵”為“秣陵”的心意是什麼?

A、這裡沒什麼王氣,只配當牧馬場。

B、這裡水多草肥,適合當牧馬場。

〇上期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