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尷尬的武將,令敵人聞風喪膽,卻因功勞太大,被自己人謀害

很多人都說關羽的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個方面是因為關羽心高氣傲以至於過於輕敵而敗走麥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陸遜的才能的確遠高於他,因此其並不能夠與之抗衡。但也有另外一種聲音稱,關羽的死其實是因為劉備畏懼他功高震主才做出的決定,因此按照此等說法來看,關羽其實是被自己人的權謀之術所陷害致死的。但畢竟這種說法不被主流所接受,並且於情於理劉備也不至於做出此等沒品的事情出來,所以這個說法親們權當一看就好。

不過呢,和關羽不同,三國之中還有另外一位武將,他與關羽同樣建功無數,深受曹操的喜愛,最終,卻終究因為功勞過大,慘死在了自家人手中,也著實令人唏噓不已。而這位將領也就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

三國最尷尬的武將,令敵人聞風喪膽,卻因功勞太大,被自己人謀害

根據陳壽的評價,張郃為將精通兵法,善於利用地形與敵人進行周旋,多出奇策,善用巧計敗敵,曾經被曹操與漢代韓信等名將並稱,對其頗為賞識與稱讚。他本為韓馥部將,後來不得意歸順了袁紹,官渡之戰後,張郃為曹操所得,遂納為其麾下效力。漢中之戰時,張郃雖然只是夏侯淵的副將,但其主將在劉備眼裡卻不過如此,真正令皇叔所畏懼的則是張郃本人。即使他曾經被張飛打得棄馬而逃,卻能夠做到在主將夏侯淵被斬殺之後,依舊能夠保全曹魏的兵馬,將其安全帶了回去,以至於軍事實力得以儲存,也是一大功勳。

而等到了丞相北伐中原之時,張郃更是名聲遠揚,以至於其威名使得蜀軍上下無不畏懼,甚至就連丞相對其都不敢掉以輕心(“自諸葛亮皆憚之”)。不過,在那個時候,曹魏方面不僅有張郃,還有另外一位大將,那就是司馬懿。提及司馬懿的隱忍和權謀想必親們都不會陌生,他在魏國忍了十年,先後耗死了數位敵人,加之其鬼才難測,計謀詭化,在鬥倒了曹爽之後,其地位與權利更是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不可不令人感到欽佩甚至是恐懼。

三國最尷尬的武將,令敵人聞風喪膽,卻因功勞太大,被自己人謀害

而在當時,司馬懿雖然身居高位,但張郃的身份在軍中威望甚重,同樣也是威脅司馬懿權謀之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因此,處心積慮下的司馬懿最終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抓準了張郃喪命的時機。在一次蜀軍敗退之時,司馬懿勒令張郃帶兵前進追趕,而張郃卻以“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為由提醒司馬懿這樣的舉措不明智,但奈何軍令如山,加之司馬懿又是有意而為之,所以張郃百般無奈之下,只得帶兵前去追趕。結果,在張郃追至木門道一帶時,不幸被諸葛亮預先埋伏好的伏兵所伏殺,一代名將也就此殞命。

雖說司馬懿以軍令為擋箭牌害死了張郃,但於情於理皇帝都不能追究其是故意而為之,因此也就只好作罷,說白了曹叡最終也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裡咽而已。但但凡有心之人都不難看出,張郃的死的確是司馬懿故意謀害的結果,因此如果說是他與蜀軍聯合害死了張郃,於情於理倒也說得過去。畢竟諸葛亮雖然與司馬懿旗鼓相當,可張郃對他來說同樣也是一塊硬骨頭,因此能除掉一個也算是一個。

[圖片4]

雖說功高震主必取其咎,但所謂“敵國破”方行“謀臣亡”之事,而像張郃將軍這類國家尚處用人之際,卻最終因為功勞過大遭人妒忌,最終又被自家人所害死的例子則很是罕見。因此,不得不說,張郃將軍也不可不謂之三國諸將中最為尷尬的存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