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孫權一生以武昌稱帝為界分為兩個時期。稱帝之前精明強幹,奮發有為,稱帝之後,特別是晚年,剛愎疑忌,政失較多。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孫權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

孫權,在武昌八年表現得非常英勇睿智,是他一生最有作為的時期。在武昌他先向曹丕稱藩,和魏御蜀,打敗劉備的東征,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後又重新建立吳蜀聯盟,抗擊了曹丕的多次軍事進攻。曹丕死後,孫權主動發起石陽之戰、襄陽之戰、石亭之戰,並取得了石亭之戰的勝利。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孫權在武昌成功地解除了呂蒙奪取荊州之後的孫吳生存危機,改變了孫吳被打防禦的局面,進而聯合蜀國,轉入了對魏的戰略進攻態勢,使孫吳成為三足鼎立的一方。

早年的孫權雄才大略,帶領東吳勵精圖治,位列三國之一。他早年之所以有英明的表現,其功要歸於張昭、顧雍二人,也倚仗了周瑜、魯肅、諸葛瑾。沒有周瑜、魯肅,便不會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的赤壁之戰,沒有諸葛瑾,也不會有猇亭之役以後的吳、蜀言歸於好。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諸葛亮和孫權

孫權,晚年廢太子,賜死兒子,殺掉重臣,導致東吳走向衰敗。

《三國志》評曰: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豈止替位不終而已? 孫亮即位,大權旁落,政變迭起,政局動盪,孫吳政權開始走向衰亡。而童孺當政、無賢輔佐、政局不穩正是孫權立嗣之誤所致。

吳書曰:權寢疾,議所付託。時朝臣鹹皆注意於恪……權嫌恪剛愎自用,孫峻以當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徵恪。諸葛恪與騰胤一起接受詔命輔佐太子。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孫權臨終託孤卻難找賢輔,讓人扼腕而嘆。孫亮即位後,因年幼尚未親政,諸葛恪獨攬大權。此人果然剛愎自用,不聽眾議,多次北伐,無功而還,勞民傷財,怨聲載道。

“建興二年(公元253年)冬十月,孫峻(孫權侄孫)伏兵殺恪於殿堂。”於是,朝政大權歸入孫峻之手。皇族爭權隨即開始上演,相互殘殺,波及朝臣,數年間朝野腥風慘雨。後孫亮廢,孫休立。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不久,孫休暗中與張布謀劃誅殺了權臣孫,重新收回皇權。然而孫休銳意於典籍,以舊日恩信交情將朝政事務委託於濮陽興、張布,任憑興、布專權。

故《三國志》評曰:“不能拔進良才,改弦易張,雖志善好學,何益救亂乎? ”孫休在位七年去世。“是時蜀初亡,而交攜叛,國內震懼,貪得長君。”群臣害怕幼主無法把持朝政,重蹈覆轍,內外交困,將遭國難。於是違背孫休遺願立年長的孫皓為君。孫皓就是孫和長子,孫吳的末代君主。

《三國志》裴注本卷四十七《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臣松之以為孫權橫廢無罪之子,雖為兆亂,然國之傾覆,自由暴皓。若權不廢和,皓為世, 終至滅亡,有何異哉? 此則喪國由於昏虐,不在於廢黜也。設使亮保國祚,休不早死,則皓不得立。皓不得立,則吳不亡矣。”此論多謬。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謬之根源在於沒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變化的事物:

其一, 若不廢孫和, 皓為世,繼位的可能性極大,但不是絕對的。

其二,若孫和不廢,皓之人生際遇則完全不同, 個人素質也可能不同。眾所周知,孫亮即位不久就賜孫和死,張妃自殺,而皓年幼,其生母何姬撫育兄弟幾人長大。若孫和不廢,孫皓所接受的教育將完全不同。

其三,孫皓對於孫吳之亡當然負有直接責任,但一國之亡有各方面的原因。

孫權,早年帶領東吳勵精圖治,為何到了晚年變化如此之大?

事物的發展自有他的客觀規律。因此,“皓不得立,則吳不亡”的論斷也是不能成立的。

廢黜雖不是導致喪國的根本原因,但廢黜之誤不僅直接造成了孫權統治晚期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孫吳統治開始走下坡路而沒有能夠得到挽救。

因此,可以說,孫權晚年立嗣之誤直接導致孫吳政權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