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全文共計

3435

預計閱讀時間

11

分鐘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作為西漢名將,李廣戎馬一生,卻一直沒能建立功業,也沒能被皇帝封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悲劇?在《資治通鑑》第17卷中,司馬光將李廣與同時代的另一位名將程不識進行了比較,並在此基礎上,對李廣做出了一番評價。

李廣與程不識:

兩位截然不同的將領

《資治通鑑》裡說,“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

雲中

;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

雁門

”,雲中和雁門是當時漢朝政府和匈奴交界非常重要的兩個邊郡,雲中郡已經深入到今天的內蒙古境內,而雁門郡主要的地區是在山西省的北部。

在行軍的過程中,“

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舍止

”,就是說,李廣並沒有特別注重約束自己的隊伍,其軍隊顯得散漫、自由。一般來說,在一支人數眾多軍隊中,五人為一小組,由小組長負責,多個小組之上,又有一個軍官負責。軍隊內部層層管理,士兵們會相互督察、支援,這就組成了一個有效的管理體系。然而,李廣懶得做這樣的管理工作,所以他率隊行軍的時候,往往是選擇水草肥美的地方停下來,將士們人人自便,甚至在安營紮寨的時候,都不注重警衛工作。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銅鐎鬥

年代 | 六朝時期

館藏 |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資治通鑑》的原文是“

不擊刁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

”。這段話中的“刁斗”,也寫作“鐎鬥”,是一種三腳器皿。它本來叫做“鐎”,之所以後面又加上一個“鬥”字,是因為其容量大約可以盛放一斗米。

關於這種器皿的用途,文物界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認為,“鐎鬥”有兩個功能。

第一,蒸煮食物。

一般情況下,漢朝將士需要自己做飯。到了吃飯時間,他們就拿出鐎鬥,在三個支撐腳中間放入柴火,再把米倒進鐎鬥裡進行蒸煮。

第二,巡邏警報。

除了三個支撐腳之外,鐎斗的側面還有一個把手,這是幹嘛用的呢?軍隊在夜晚需要有人巡邏,巡邏的將士會一手握住鐎斗的把手,一手用木棒或鐵棒緩慢敲擊,一旦發現緊急情況,就加大敲擊的力度,把其他士兵吵醒。所以鐎鬥是一物兩用,既可以煮飯,又可以用於巡邏。

李廣的軍隊不僅不注重透過擊打鐎鬥來自衛,也不重視公文和文書,但李廣特別注重偵查,他總是讓偵察兵分佈到很遠的地方,有任何訊息都會及時稟報。由此可見,偵察兵在保障軍隊安全方面發揮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與李廣不同,程不識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每一次安營紮寨,他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將士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監督,每天晚上必須要有人巡邏,總體而言,軍隊中有非常嚴格的管理系統。

用今天的話講,程不識就是一個“工作狂”,在他的領導下,軍隊中計程車兵都十分辛苦,但也正因為程不識的嚴肅認真,匈奴很難找到偷襲其部隊的機會。作為同時代的將領,程不識曾對李廣有過這樣的評價:

“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

“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意思就是說,李廣率領軍隊的風格是“

極簡主義

”,軍隊的管理系統是極其簡單的。在這樣的體系下,倘若運氣不好,遭遇到了敵人的大部隊,光靠偵察兵來傳遞訊息是無法保護軍隊的。好在李廣運氣足夠好,一直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而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意思就是說,李廣麾下計程車卒都願意跟著他,也願意把命交給他。退一步講,假如真的遇到了這種情況,士兵們一定會以死相拼。緊接著,程不識說,

“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

,我所管理的軍隊體系嚴明,士兵們都十分煩惱,我當然也知道,屬下對我很有意見,但是我們現在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一旦遭遇敵人的大部隊,我們可以及時應對。

司馬光是如何評價李廣的?

針對李廣的管理風格,司馬遷特意寫了一條評論。要知道,整部《資治通鑑》一共有294卷,而司馬光給出的評論只有119條,也就是說,平均兩卷多才能夠看到司馬光的一條評論,可見其評論是非常珍貴的,那麼,司馬光是如何評價李廣的?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第一點,司馬光引用了《易經》當中的一句話,“

師出以律,否臧兇

”,率領一支軍隊,依靠的是什麼?是軍紀。如果沒有完善而合理的軍隊紀律,怎麼可能把士兵們管理好?怎麼可能做到戰無不勝?像李廣這樣不注重紀律的將軍,由於運氣好,一直沒有遇到勁敵,甚至還有可能收穫了些許勝利。但一個人怎麼可能一直擁有好運氣呢?假若真的有一天遭遇勁敵,這樣一支輕視紀律的軍隊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緊接著,司馬光說,“

治眾而不用法,無不兇也

”,治理群眾,如果沒有法度規則,那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國家層面上的法律;軍隊層面的軍紀;家庭層面的家規,每一項都十分重要。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司馬光畫像

第二點,司馬光說,“

李廣之將,使人人自便。以廣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為法。何則?其繼者難也,況與之並時而為將乎!

”李廣的個人能力很強,所以一般情況下,他所率領的這支軍隊能夠應付得過去,但誰能保證所有將軍都能像李廣這樣有才能呢?假如有一天,李廣去世了,這支隊伍交給一位像程不識一樣嚴明的將軍,這些將士會受得了嗎?答案是很明顯的,將士們在李廣的領導下,習慣了自由的行動,肯定會對新來的將軍有意見,這支軍隊就更加難帶了。也就是說,李廣這樣的做法,就像是家長嬌慣孩子,把他麾下計程車兵們寵壞了。

另一個層面,司馬光說,“

小人之情,樂於安肆而昧於近禍,彼既以程不識為煩擾而樂於從廣,且將仇其上而不服

”,普通人都非常喜歡待在安逸的環境中,習慣躲避艱苦的環境,那麼和李廣同時代的其他將軍,工作就很難做下去。因為士兵之間也會比較,程不識手下計程車兵一定會非常羨慕李廣手下計程車兵,他們也想有那麼輕鬆的軍隊環境,自然就會對自己的將軍有意見。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總而言之,在司馬光看來,像李廣這樣,只靠個人能力來管理軍隊的做法是非常不妥的。第一,李廣並不能確保始終有不遇到勁敵的運氣;第二,李廣樹立了一個非常壞的榜樣,讓其他試圖用嚴格軍規來管束軍隊的將軍們處於尷尬的境地。

所以司馬光說,“效程不識,雖無功,猶不敗”,以後的將軍,如果模仿程不識,即便建不了功業,也不至於倉促之間被別人打敗。但是,“效李廣,鮮不覆亡哉!”如果學習李廣,結果很可能是非常糟糕的,因為一般人沒有李廣的能力。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強調的是一種更加普遍性的現象,他把將軍和士兵作為普通的人來看待,而不是立足於李廣身上的特殊性來看待整個事件。這樣,

紀律的重要性

就凸顯了出來。

李廣為什麼“難封”?

從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史記》與《資治通鑑》中李廣形象的不同。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為人長猿臂”,個子很高,臂膀向猿猴一樣,身體構造十分協調。書中特意講了一個故事,說李廣有一次打獵,發現草叢當中有動靜,以為是老虎,就一箭就射了過去。結果跑過去一看,發現那並不是老虎,是一塊石頭,而射出的箭已經深深地扎進石頭裡去了,可見其臂力之強。後來唐代詩人盧綸寫了一首《塞下曲》,其中“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用的就是這個李廣的典故。

《史記》當中的李廣形象是非常生動的,因為他被塑造成了一個悲劇英雄。在對匈作戰的過程中,很多遠不如李廣優秀,十分平庸又沒有能力的人能夠建功立業,封侯受祿。反觀李廣,自從成年以後,就一直和匈奴人打仗,一生當中與匈奴人作戰不下六七十次,卻一直沒能在戰場上建立功業,所以一輩子也就沒有封侯,最後落下一個成語——“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司馬遷畫像

為什麼會這樣?司馬遷認為,李廣是從基層一級一級做上來,是正統的軍人,是一個有才能、努力奮鬥的良家子弟的代表形象。他之所以無法建功立業,是因為他不像衛青和霍去病一樣跟漢武帝有特殊的關係,因此得不到太多的機會,也得不到重用。

但是,《資治通鑑》中有不同的結論。司馬光和司馬遷同樣都是偉大的史學家,但兩人書寫歷史的根本立場是不一樣的,魯迅說《史記》不僅是“史家之絕唱”,還是“

無韻之離騷

”,也就是肯定了《史記》的文學成就,而司馬遷的氣質也的確更接近於文學家,他情感細膩豐富,描寫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敘述跌宕起伏。

司馬光不一樣,他是一個

政治家

。政治家怎麼看待團隊問題?當然是紀律和制度更重要。從這個角度講,司馬光認為,李廣過於注重個人能力,過於強調個人英雄主義,這不值得學習,也不值得效仿。制度和紀律比個人能力更重要,更具有普適性,當然也就更值得被尊重,這就是司馬光與司馬遷的不同之處。

李廣的悲歌: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與失敗

李廣畫像

所以當今社會中,身處於管理層的人,讀《資治通鑑》往往能夠得到很多啟發。透過李廣的案例,我們就能看到,李廣的個人能力是頂級的,但他仍然無法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這就給我們一個提醒——

即便能力再強,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個人表現,主張個人英雄主義的人,恐怕也不是構建團隊過程中的良好選擇。

撰文 | 姜鵬

編輯 | 姜鵬歷史沙龍

戳下方“在看”支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