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一座名山的由來!曾經的奉新八景之一,你可爬過?

越王山得名緣由考

奉新全縣千米以上的山峰有50座,越王山其一也。

雖不算太高,

海拔僅1260米,範圍4平方公里,然論其歷史悠久,奇峭屏列,當無出其右者。

越王山何以得名?與春秋時的越王勾踐有何因緣?宋元祐辛未(1091)進士胡晉侯在《越王山寶蓮院重興記》中稱:

我縣一座名山的由來!曾經的奉新八景之一,你可爬過?

“此越王山,為新吳之鎮裡。父老相傳,有無量神通。是以使人信曏者,其是之謂歟?嘗考《豫章職方乘》及新吳舊志,皆有名,見於裴硎《傳奇》是矣。然誤以《傳奇》之“越”為“藥”,反指越王山之稱為語傳聲訛,遂以藥王名之,而使此山失實。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故不容不辨而正之。予按,宋元祐間洪玉父題《越王山》詩云:‘越王昔何時?稅駕宅此山。’舊志故載之矣,玉父豈無所據而言耶?至乾道中,縣令陳寅記真常觀道士鄒大旼語,以為春秋時越王伐楚,屯師此山,城堞尚存。考《史記》,則謂越兵橫行江淮間,豈不信然?今觀山巔平曠,地勢遼廓,真若區衛。至今人呼為越王城,名其出入之途曰城門口。山中又有點軍坪、走馬侖,皆非俚俗創說,是為越王車轍馬跡之所經行也明矣。此山綿亙數十里,特立群峰中。始焉,榛莽蒙翳,蹬路險塞,樵牧所不到焉。雲氣舒捲,人候為晴雨之佔,真若有司其造者。”

這是現存最早直接寫到越王山的文字,胡晉侯首先指出洪芻在《豫章職方乘》中將越王山稱為藥王山而導致“此山失實”的錯誤,用其弟洪炎所題《越王山》詩作論據,引用宋乾道(1165-1173)間奉新縣令陳寅在《真常觀記》中“真常觀道士鄒大旼語,以為春秋時越王伐楚,屯師此山,城堞尚存”的說法來闡明越王山得名的來由,再考《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中有“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的史實,從而得出了鄒大旼語“豈不信然”的結論。最後用作者自己在越王山親眼所見的 “越王城”、“點軍坪”、“走馬侖”等實景,進一步得出結論:“是為越王車轍馬跡之所經行也明矣。”

我縣一座名山的由來!曾經的奉新八景之一,你可爬過?

考春秋時史實可知,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帶兵打敗越國,越王勾踐被迫求和稱臣。此後,勾踐委曲求全,在吳國當了4年夫差的馬伕。公元前491年,勾踐回到越國,臥薪嚐膽,勵精圖治,並派西施到吳國消磨夫差志氣。經過10多年的精心謀劃和打拼,越國很快強大起來。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親率大軍進攻吳國,並取得了徹底勝利,吳王夫差被迫自殺,吳國滅亡。《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載:“勾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命為伯。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這時候的勾踐趾高氣揚,號稱“霸王”,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霸王。一段時間後,勾踐統率大軍乘勝向西攻打楚國。在攻打楚國前,聽說越國境內有一座高山,很適宜屯兵練兵,於是帶兵來到這裡。勾踐上到山頂,舉目眺望,見此山數峰並列,山勢險峻,山頂平坦開闊,山中泉水清澈,匯流成湖,正是操練兵馬、養精蓄銳的好地方,於是傳令大軍在此築城。越國兵士在山頂用土石築起了一座城池,並平整了兩塊土地,一塊用於休憩蹴鞠,一塊用於演練兵馬。勾踐帶領大軍在這裡一邊休整、一邊操練,並積極做好攻打楚國的準備。過了一段時間,勾踐見士兵精神飽滿、士氣高漲,於是率領大軍離開藥王山,並在後來攻打楚國的戰鬥中取得了勝利,成為繼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吳王闔閭之後又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春秋霸主。但萬物盛極必衰,國家亦然。公元前306年,越王無疆北上伐齊時,因聽信田姓說客的話,率領大軍調頭攻楚,結果兵敗身亡,越國也因各族子弟爭權奪利而分崩離析。

越王屯兵之事已越二千餘年,但越王山仍巍然矗立。明末劉履祥《越山寶蓮禪院募化覆蓋正殿序》載:

“越山峙新吳之西,距縣治五十餘里,翠屏千仞,橫亙一方,域中之巨觀也。往餘步履其勝,每誦太白入蜀詩‘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幾恍惚其景雲。鳥道崎嶇,虯峰錯出,而忽於崔巍萬疊之中,橫鋪數里平坦如茵,碧湖清映,方圓數十丈,即堯水湯旱不受盈縮。……又山名越王山,或以為春秋間吳越治兵豫章,長頸公曾駐營於此。只今有虎跡石、雲履石、試劍石、戰場坪、雲旗峰、走馬堎,總之,百年之近陵谷易位,矧數千載之寥廓,奇蹤幽跡而不論可也。是山半插青天,雲生腳下,春夏多在雨蒙間。迨秋聲度雁,天朗氣清,東望則鄱湖浩淼,煙光迷漫;南望則華林表瑞,雲樹依稀;北望則分寧諸邑宛然几席,惟西為牛角山所障,不能遠眺。虎豹來田,馴而不擾,雞犬之音,寂而罕聞。雖暑月流金,而寒巖幽谷,漱竹飲泉,慄然有冬裘之想。”

文章先寫遠觀之景:“翠屏千仞,橫亙一方”;繼寫登山之景:“鳥道崎嶇,虯峰錯出”;再寫山巔之景:“平坦如茵,碧湖清映”。作者也寫到了山名之由來:“春秋間吳越治兵豫章,長頸公曾駐營於此。” 劉履祥所稱“長頸公”指勾踐,范蠡出走之後曾在齊國給文仲寫過一封信,其中有云:“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勾踐因此有了“長頸公”這個不雅的外號。最後同樣寫到在越王山親眼所見之近景和縱目遠眺之遠景,多含想像意味,未必實見之景。

以上是從文人記序中看越王山,再看地方誌中是如何記載的。明萬曆《新修南昌府志》卷三·山川·第五十九頁載:“越王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宋乾道中,縣令陳寅真常觀記雲:‘越王勾踐伐楚,屯兵於此,城堞猶存。’今觀山巔平曠,地勢遼邈,人呼為越王城,名其出入之門為城門口,又有趯毬場、點軍坪、走馬侖具在,蓋春秋時,豫章之境屬吳,越滅吳又當屬越,即此而知越王之名,亦自有也。謝艮齋記雲:‘維興《經界》誤以越為藥,然洪玉父已有題《越王山》,玉父通儒,必有所據。’”這是地方誌中最早的記載,《新修南昌府志》是近年從日本發現後重新影印出版的。

清代道光版《奉新縣誌》古蹟載:“越王山在縣西五十里,相傳越王勾踐西進伐楚,曾屯兵於此。”又據該書“山川”條載:“越王山奇峭屏列,顛甚平曠,可三里許,上有寶蓮院,院內濫泉湧出,匯而成湖,山之東有石佛墓,其西南則有鄒公洞、琵琶峰、虎跡石、點軍坪、走馬侖、鳳凰池、龍鬚洞、雷公巖、遊仙臺諸勝。”清同治版《奉新縣誌》卷一·古蹟載:“越王城在縣西五十里越王山巔。相傳越王勾踐伐楚屯兵於此,有齊雲峰、踢毬場、青草塘、點軍坪、走馬侖、雷公塘諸勝。按:春秋時豫章屬吳,後越滅吳並其地,則越王至此事或有之。”其他諸版本記錄內容大同小異。

我縣一座名山的由來!曾經的奉新八景之一,你可爬過?

越王山早在明代就被列入了當時的奉新八景之一,

明清兩朝,許多詩人登山賞景,憑弔遺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題詠,其中以“越王山”或“越嶺雲旗”為題的詩歌達十數首之多,徐啟運的《越王山》詩“越王山上月輪收,翠黛青螺近欲浮。霸業盡隨蓮院水,雲旗猶帶土城秋。點軍坪上松杉老,走馬侖前鹿逐遊。我欲登臨問興廢,晴嵐如許遠峰頭”和李鐸的《越嶺雲旗》詩“山高曾有越兵棲,尚似雲旗日夕飛。絕壁卷舒開錦繡,層霄閃爍拂璇璣。雨晴霓蝀流朱旆,日暖龍蛇繞翠微。拄笏幾回看不足,乘風欲卷下林霏”,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我縣一座名山的由來!曾經的奉新八景之一,你可爬過?

欲獲取樊先生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