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之前我們講過,南北朝中的南朝,分別有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共計24位君主,其中得以善終的只有10位。

這非自然死亡的機率,實在是有點兒高。

其實同時期的北朝,也就是北魏王朝,雖說國號沒有變更,可皇帝非自然死亡的數量,也絕對不比南朝少多少。

北魏統一的局面下,一共有16位皇帝,分別是: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燾、南安王拓跋餘、

文成帝拓跋濬

、獻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詡、元姑娘、元釗、孝莊帝元子攸、長廣王元曄、前廢帝元恭、後廢帝元朗、孝武帝元修。

這裡面得以善終的,實在是少之又少,算下來只有4位皇帝是善終的,他們分別是:明元帝拓跋嗣、文成帝拓跋濬、孝文帝元宏以及宣武帝元恪。

好傢伙,16位皇帝有12位都不得善終,這機率遠遠超過了南朝。

雖說南朝朝代更迭比較頻繁,可北朝的皇帝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一、道武帝拓跋珪,被兒子拓跋紹弒殺。

拓跋珪實在是太猛了,他本是代國遺孤,代國被前秦滅了以後,前秦天王苻堅十分仁慈,不僅沒有誅殺拓跋珪,反而將其留在了代國故地。

因此淝水之戰後,前秦土崩瓦解之際,慕容垂建立了後燕政權,而拓跋珪也依靠慕容垂的強大力量,完成了部落的統一,恢復了代國的基業。

此後拓跋珪的野心膨脹,擊敗了後燕集團,拿下了河北地區大片土地,正式進軍中原。只可惜,拓跋珪到了晚年,整天躲在後宮“嗑藥”,導致腦袋有點兒不正常。

除了一言不合就要誅殺大臣外,拓跋珪對自己的女人也不手軟。

當時皇次子拓跋紹的老媽賀夫人犯了點錯,拓跋珪勃然大怒,打算宰了她。

這事兒一不小心就傳到了拓跋紹耳中,本來拓跋紹也沒繼承權,他索性把心一橫,帶著殺手就翻牆入院宰了拓跋珪,救了自己的老媽。可憐一代雄主拓跋珪被殺時,年僅39歲。

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二、太武帝拓跋燾,被手下的宦官宗愛給宰了。

拓跋珪去世後,他的長子拓跋嗣為其報仇,誅殺了拓跋紹一幫人,順利繼位。拓跋嗣還算不錯,勉強穩住了局面。真正厲害的是拓跋嗣的兒子拓跋燾。

太武帝拓跋燾16歲繼位,一生南征北戰,相繼滅亡大夏、北燕、北涼等國,又拿下了西域諸國,打服了吐谷渾、柔然,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工作,南北朝時代,也就是這個時候正式到來。

尤其是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北方時期,拓跋燾把對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劉義隆倉皇北顧,北魏大軍飲馬長江,差點兒就把南朝給吞併了。

只可惜,拓跋氏的老毛病又犯了,拓跋燾到了晚年脾氣也變得異常暴躁,一言不合就殺人,

這路數和他爺爺拓跋珪幾乎一樣,不過每次殺完人他都很後悔,可第二天又這麼幹。

這誰受得了呢?他手下有個宦官宗愛,曾經鼓動拓跋燾殺了自己的太子拓跋晃,所以宗愛很擔心被神志不清的拓跋燾給宰了。因此他先下手為強,將拓跋燾給宰了。拓跋燾去世時,年僅45歲。

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三、南安王拓跋餘,也死在宗愛手裡。

拓跋餘是拓跋燾的兒子,宗愛殺了拓跋燾以後,順便將朝中主要大臣召集起來一起宰了。趁著朝臣群龍無首,宗愛便將拓跋餘扶植為了皇帝。

拓跋餘是個吃喝玩樂的主,把國庫裡的錢揮霍一空,面對邊境問題,他卻置之不理。結果導致天下人全都對他嗤之以鼻。

朝中大事全都交給了宗愛處理,結果有一天拓跋餘回過味兒來,發現自己才是皇帝啊?咋能被架空呢?所以拓跋餘便打算奪權。

宗愛再一次先下手為強,在祭祀的時候,讓小黃門賈周帶人將拓跋餘給宰了。拓跋餘在位不到1年時間。

後來拓跋燾的孫子、拓跋晃的兒子拓跋濬繼位,將宗愛誅殺,為自己的爺爺和父親報仇雪恨,這才恢復了北魏的穩定。

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四、獻文帝拓跋弘,被自己的“母后”毒殺。

拓跋濬去世太早,年僅26歲。所以他兒子拓跋弘繼位的時候,才不過12歲。由於年紀小,所以朝中大權,都落在了他的母后馮太后手裡。

馮太后是拓跋濬的原配皇后,按照北魏子貴母死的規矩,拓跋弘被立為太子後,他的生母李夫人就被賜死了。所以馮太后肩負著撫養拓跋弘的重任。

可拓跋弘並不想一味地做個傀儡皇帝,有時候他鬧脾氣,打算把皇位禪讓給拓跋子推,自己出去做個閒散王爺,好在被群臣給攔住了。

後來拓跋弘為了表明態度,18歲的時候,便將大位禪讓給了自己年僅5歲的兒子拓跋宏(也就是後來的元宏)。此後權力一直在馮太后和拓跋弘之間徘徊。

23歲那年,拓跋弘剛剛御駕親征柔然,凱旋而歸,結果就突然去世了!由於拓跋弘過分了不起,引起了馮太后的強烈不滿。

因此馮太后宣佈京師戒嚴,太上皇拓跋弘來拜見馮太后的時候,直接被馮太后安排好的伏兵給抓獲軟禁了起來,沒多久拓跋弘就去世了,大機率是被馮太后給毒殺了。

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五、孝明帝元詡被母親毒殺,元姑娘、元釗都被爾朱榮給宰了。

拓跋弘死後,馮太后自然是很得意,她終於可以徹底掌權,將年幼的皇帝拓跋宏玩弄於股掌之中。不過馮太后非常喜歡漢文化,在位期間極力推崇鮮卑漢化的改革。

拓跋宏長大以後,也深受祖母的影響,開啟了漢化改革之風。他在位期間做了很多漢化工作,其中標誌性的有兩件事:

第一,將國姓拓跋氏改為元氏。

所以此後北魏的皇帝都是以元為姓,他本人也改名為元宏。

第二,將都城遷徙到更南邊的洛陽。

這事兒本來很難辦,他假借南征的名義,帶領大軍一路走到洛陽,隨後就不走了,這才搞定了這件事。

元宏去世後,他兒子元恪繼位。元恪能力不強,卻找了個很會來事兒的女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太后,當時還是胡氏。

由於北魏實行子貴母死的制度,所以到了元恪這一代,後宮女子紛紛不敢給皇帝生兒子了!這可急壞了元恪,這個時候胡氏勇敢地站了出來表示:

天子怎能沒有後代呢?她們不敢,我敢!

於是胡氏就這麼給元恪生了個兒子元詡。元恪很高興,再加上群臣表奏,所以胡氏居然免除一死,可謂是因禍得福了。

等到元恪死後,胡氏的兒子元詡繼位為帝,胡氏順利升級為胡太后。

胡太后有馮太后的野心,卻沒有馮太后的本事,她掌權後,北魏大亂接踵而至。

由於胡太后胡作非為,導致北魏人心大亂。繼而引發了北魏六鎮起義,天下大亂就在眼前。而胡太后還繼續和自己的兒子元詡爭奪大權,明爭暗鬥。

元詡有點兒受不了了,就把自己的老丈人爾朱榮偷偷喊到洛陽來,打算讓爾朱榮收拾胡太后。

結果胡太后得知這一訊息,直接把元詡給毒殺了。

這還得了?胡太后為了掩人耳目,將剛出生不久的小公主假裝當成皇子,讓她繼承了皇位,也就是元姑娘。

可惜這事兒沒瞞多久,就瞞不住了。

胡太后無奈,只好又改立年幼的元釗為帝,打算繼續執政,並且命令爾朱榮快點回老家,別來洛陽搞事情。

爾朱榮又不是傻子,開弓豈有回頭箭?直接帶著大軍殺入了洛陽,將胡太后、元姑娘、元釗等人一鍋端了,此外還有2000多宗室和大臣,全都被爾朱榮扔進了黃河,史稱河陰之變。

六、孝莊帝元子攸被爾朱兆所殺。

爾朱榮把北魏朝廷給一鍋端了,總該考慮一下善後的事情吧?因此這個時候爾朱榮將元子攸冊立為皇帝,同時將自己的女兒爾朱英娥轉嫁給了元子攸做皇后(此前是元詡的妃嬪)。

爾朱榮在外南征北戰,而元子攸逐漸進入狀態,認為自己是正兒八經的皇帝,他的腦子裡絕對沒有傀儡這兩個字。

這麼一來雙方矛盾再次爆發,這回元子攸倒是果斷,假借爾朱英娥生下太子的名義,將爾朱榮騙入宮中給宰了。

元子攸本打算籠絡其他爾朱家的人,可人家壓根就不買賬,非要為爾朱榮報仇。尤其是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兆,直接帶兵攻入洛陽,將元子攸俘虜到晉陽,隨即給宰了,元子攸被殺時年僅24歲。

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七、長廣王元曄、前廢帝元恭、後廢帝元朗都被高歡所殺。

傀儡逐漸登場,自打爾朱榮進入洛陽以後,北魏皇帝們的權威性基本就不存在了。一個個都不甘心做傀儡,可都不得不成為傀儡。

爾朱兆起兵反對元子攸,好歹也要師出有名吧?所以他索性將長廣王元曄扶上了皇位。

因此元曄和元子攸同時在位了一段時間,直到元子攸被爾朱兆所殺。

這個時候爾朱家族內部出現了矛盾,爾朱世隆、爾朱度律鎮守洛陽後,手握大權。

他們覺得元曄是爾朱兆立的,不利於自己,所以索性廢了元曄,改立元恭為帝。

爾朱家族內部出現分歧,這個時候一代梟雄高歡就登場了。

高歡從爾朱兆這兒得到了六鎮降卒的兵力後,果斷起兵反叛爾朱家族,此時他又改立安定王元朗為帝。

這麼一來元朗和元恭又同時做了一段時間的皇帝,最終高歡取得勝利,元恭被趕下了臺。但此時高歡卻覺得元恭的血統太遠了,得國不正,所以就改立孝文帝元宏的孫子元修為帝。

因此,元曄、元恭、元朗全都落在了高歡手裡,高歡可沒好心腸,二話不說就把這三位齊聚一堂的北魏傀儡皇帝給宰了。

16位皇帝有12位不得善終,北魏皇帝的安全係數,未免也太低了吧?

終結:孝武帝元修,被宇文泰所殺。

元修絕對是高歡手裡的傀儡,但是他拿到劇本以後,也不按照套路出牌。和元子攸一樣,他不想做傀儡。

因此元修偷偷聯絡上了關隴集團,當時賀拔嶽、宇文泰領導的關隴集團,是高歡無法染指的,元修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了他們身上。

賀拔嶽被高歡設計殺掉以後,宇文泰成為了關隴集團的老大。

此時元修腦子一抽,居然帶著親信、宗室集體開溜,跑到了關中去過日子了。

高歡差點沒被氣死,認為天子跑路,這是他做臣子的奇恥大辱。而元修到了長安以後,才知道自己上當了!宇文泰和高歡沒兩樣,都是要自己創業的。

所以元修很不聽話,宇文泰以為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卻發現找了個不聽話的來。最終宇文泰以元修在宗室裡亂搞為由,將元修誅殺。自此北魏滅亡,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

參考資料:《魏書》、《周書》、《北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