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皇帝,江陵焚書

一、歲月悠長,山河無恙。傷心莫唱,南朝舊曲

公元420年東晉滅亡,劉宋取代東晉,在中國南方地區相繼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漢人政權,史稱“南朝”。

南朝梁(公元502年——-557年)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建立者是蕭衍即梁武帝,定都建康,因皇室姓蕭,故又稱蕭梁。蕭梁的幾個皇帝都文采了得,歷史上著名的“四蕭”即指梁武帝蕭衍和他的三個兒子:蕭統、蕭綱、蕭繹,而蕭繹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才子皇帝,江陵焚書

二、既長好學,博綜群書,下筆成章,出言為論

蕭繹(公元508年——-555年),字世誠,早年封湘東王,在位時間是公元552年——554年,是梁武帝蕭衍第七子,梁簡文帝蕭綱之弟。

蕭繹小時候因病瞎了一隻眼,但這並不防礙他勤奮學習。據說五歲就能背誦《曲禮》上半部,他文采斐然、才思敏捷,書法、繪畫、文章稱三絕,其繪畫對隋唐影響也很大。主要作品有《金樓子》、《周易講疏》、《老子講疏》、《採蓮賦》、《職貢圖》等。他極愛文學,博學多才,是中國歷史上帝王之中留下著作最為豐富的皇帝。從《隋書·經籍傳》留下的資料來看,他所學可謂包羅永珍、五花八門,遠比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博學多才,他除精通書法、文章、繪畫外,還熟知音律,對中醫的研究放到今天是博士頭銜,圍棋水平至少是九段高手,寫了好幾本棋譜。還是姓氏學家,周易、玄學高手,甚至不辭辛苦花費大量時間研究養馬,寫了部專著《相馬經》,裡面的研究成果據說超出了相馬專家伯樂的水準。生在重文輕武的南朝,竟然還寫了一本兵書《玉韜》,能自己給自己算命,能夠透過觀察星相知道天下大勢,他的才華之廣簡直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蕭繹還非常喜歡收藏書籍,“四十六歲,自聚書來四十年,得書八萬卷”,再加上他本人著作幾百卷,所以後來蕭繹的藏書竟達到十四萬卷之多。

故《梁書·元帝本紀》中說他:“既長好學,博綜群書,下筆成章,出言為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

才子皇帝,江陵焚書

三、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梁元帝蕭繹是個才子,由於在位時間不長,他在中國曆朝歷代皇帝中並不出名,反倒是他的妃子徐昭佩因為”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這句話而被世人知曉。

徐昭佩是梁朝侍中信武將軍的女兒,在蕭繹還是湘東王時就嫁給了他。蕭繹早年有一句詩:”山似蓮花豔,流如明月光。“似乎暗示了徐妃年輕時的美麗。徐妃性格剛烈不羈。雖然蕭繹繼位時已育有一兒一女,但夫妻間關係並不和睦。她容不得丈夫寵幸別人,常和宮內失寵的嬪妃一起喝酒,發現懷孕的宮女,便狠毒殺之,以致後宮宮女都害怕她,對她遠而避之。因為她的強勢,蕭繹當皇帝后,寧願皇后之位空著,也不立她為皇后。

為發洩不滿,徐妃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酗酒,喝醉後就吐在蕭繹的衣服上,每次見面她都只畫半邊臉的妝,曰“半面妝”,以此譏笑獨眼的蕭繹。蕭繹內心敏感,最恨有人提及他的獨眼,見此情形大怒而去。狂放的徐妃為報復蕭繹,先後找了三個情夫,分別是和尚智遠、美男子暨季江、詩人賀徽。這時的徐妃已人近中年,所以暨季江說:“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這就是“徐娘半老”典故的出處。徐昭佩這種飛蛾撲火的做法,徹底激怒了蕭繹,藉著愛姬王氏生子去世,給她安了個投毒的罪名,逼她投井自盡。餘恨未消,又把她的屍體撈起來還給她孃家,聲言“休妻”。

才子皇帝,江陵焚書

四、才子皇帝、表裡不一;韜於文士、愧於武夫

因為獨眼,蕭繹從小就很自卑,導致他雙重人格。一方面他躬行孝道,在書中闡明自己的孝道觀念,寫有《孝德傳》和《忠臣傳》;一方面自己行為卻不忠又不孝,對親人薄情寡義,故意放縱侯景作亂,造成老父親梁武帝活活被侯景逼死,對威脅他登基為帝的兄弟子侄逐個消滅。

公元552年蕭繹登基為帝后,其弟武陵王蕭紀稱帝於益州,於是蕭繹派兵前往四川消滅蕭紀,請求虎視眈眈的西魏出兵,導致西魏宇文泰趁機而入,益州因此落入西魏手中。益州失守,江陵的滅亡就不可避免了。從四川發兵到江陵,只要順流而下即可。就像李白詩中所寫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公元554年,五萬西魏軍包圍了江陵城,兵臨城下的九月,南梁的群臣卻絲毫未覺察到亡國的危險,正在龍光殿舉行一場規模空前的講座,主講人正是梁元帝,講課的內容是《老子》。

城外,烽火連天、風雨飄搖;城內,書聲琅琅、天花亂墜。一個脆弱的王朝正在向敵人展示自己的文化力量,書本在對抗刀鋒,而這一群人中,就有當時才23歲的顏之推(《顏氏家訓》的作者)。在讀著:“道可道,非常道”的同時,不知道這位書生的心中,是怎樣的惶恐和不安。

後來清朝初年王船山雲:國家安危之際,卻天天讀《老子》,焉能不亡?

才子皇帝,江陵焚書

五、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

公元555年1月27日,蕭繹戰敗投降。元帝入東閣竹殿,命人放火焚燒自己苦心收藏的14萬卷圖書,稱:“文武之道,今夜盡矣!”

“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元帝認為自己飽讀萬卷書,仍免不了亡國的下場,讀書無用,其實他不明白書本和實踐本就不是一樣的,你熟讀兵法又怎樣,實戰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啊!就這樣中國從古代到公元6世紀文化的結晶和瑰寶,被梁元帝這位千古罪人一把火給燒掉了。“江陵焚書“被視為中國文化的浩劫之一,損失無法估量。如果當時江陵的十四萬卷書,能夠保留下來,很多歷史上的謎團或許就有了答案。

縱觀蕭繹一生,前四十年作為皇子,不貪慕醉生夢死的奢華生活,十分勤奮辛苦地讀書、著書、寫詩作畫,才華絕倫,卻在人生的末期做盡骨肉相殘、六親不認、大逆不道之事,以致眾叛親離,被敵人趁虛而入,導致梁朝屢失疆土,自己身死國滅,江陵數十萬百姓卻成了蕭繹的陪葬品,多被掠入關中一生為奴,曾經繁盛一時的南梁王朝也被陳所取代。

才子皇帝,江陵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