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寫《吶喊》,本想喚醒麻木不仁的國民,可為何效果不明顯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魯迅寫的《吶喊》,目的很明確,就是想喚醒沉睡的國民。但是雖然魯迅這部書的影響力很大,而魯迅也因此奠定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老大的地位。但是很明顯,魯迅並沒怎麼實現他的目標,國民依然麻木不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魯迅寫《吶喊》,本想喚醒麻木不仁的國民,可為何效果不明顯

(魯迅畫像)

一、魯迅的聲音雖然響亮,但是傳播範圍有限。

魯迅的《吶喊》寫得非常深刻,聲音如洪鐘,震耳發聵。但是這種震耳發聵,只是在知識界產生的影響。知識分子對《吶喊》有深刻的理解,知道魯迅在大聲疾呼,對魯迅的文章推崇備至,對魯迅的聲音深刻認同。

但是,整個民國時期的普通老百姓,卻並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或者說,這個聲音雖然響亮,但是這種聲音和老百姓能聽到的聲音不同頻,就如同超聲波之於人類,超聲波的聲音似乎很高亢,但是人類無法聽到。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主要就是當時民國的現實狀況。

由於民國時期,老百姓飢寒交迫、流離失所,同時戰亂頻仍,因此老百姓基本上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老百姓連讀書識字的機會都沒有,他們又怎麼能夠有機會看到魯迅的書呢,怎麼有機會聽到魯迅發出的聲音呢?

同時,魯迅的文章,其文學性是非常強的,意義是非常深刻的。就算到了現在,我們進入了全民閱讀時代,魯迅的書,幾乎成為我們的必讀書。可是,我們依然很多人讀不懂魯迅的書。就算是學校裡的老師,他們似乎也有很多讀不懂魯迅的文章。在給孩子們講魯迅的文章的時候,也覺得很困難。所以,現在還會有那麼多的聲音,要求把魯迅的文章從課本中移出來。不是魯迅的文章不好,而是魯迅的文章讀不懂。

既然到了現在,魯迅的文章依然還有很多人讀不懂,因此,要讓民國時期,沒有知識文化的大眾讀懂,怎麼可能呢?

介於這兩個原因,因此,魯迅的書在民國時期,傳播力是很有限的。因此,當然魯迅想要實現的社會改革的目的,就沒有達到。

魯迅寫《吶喊》,本想喚醒麻木不仁的國民,可為何效果不明顯

(五四運動)

二、魯迅用力的方向,和社會整體需求不一致。

魯迅寫小說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改造社會,救貧苦百姓於苦難之中。

所以魯迅認為,首先必須要解剖國民的靈魂,只有把國民的靈魂解剖出來,老百姓才會醒悟。才不會去追求那種沒靈魂的生活,才會積極進步,實現社會的改革。

魯迅的這種願望的產生,源於五四時期新思想的啟蒙。而且當時的絕大多數知識分子,也都是這樣做的。只不過他們沒有魯迅表現得深刻而已。

不過,魯迅想透過這個,實現社會的改革,在當時顯然是無法實現的。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最重要的主題,是尋求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獨立。

而要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當時最重要的做法,就是用槍桿子。槍桿子裡出政權,只有出了政權以後,才會達到統一和獨立的目標。

魯迅的文章,顯然是達不到這個目標的,所以在當時似乎是顯得無用的。

當然了,文學的意義,並不是實用主義的。或者說,就算魯迅的文章對社會改造有用,也是未來主義的。他對中國人靈魂的塑造和改造,是永恆的。

魯迅寫《吶喊》,本想喚醒麻木不仁的國民,可為何效果不明顯

(民國時期的軍閥)

三、魯迅雖然用力,但是他喊不醒裝睡的人。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當時可能有很多人是懂得魯迅《吶喊》的意義的,知道魯迅想說什麼,想要改造什麼。但是,卻有非常多人的,故意不懂。因為懂了對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比如一些軍閥,他在帶軍隊的時候,如果軍隊裡的每個人都是清醒的人,那麼,可能每個人都會反抗,都不服從領導,他還怎麼打仗呢?反而,他的軍隊裡需要愚忠的,需要不怕死的,需要奴性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這個軍閥才能打勝仗。

由此可見,這樣的軍閥,就必須裝睡,自己絕不醒過來,也不讓別人醒過來。

魯迅或許就是看出了《吶喊》的影響有限,所以最後,他都不寫這樣的小說,而是專寫雜文了。這樣的雜文,顯然對於改造社會,最直接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