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元旦”?很多人未必知道!

元旦馬上到了,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新年,總會給人帶來一種希望和寄託,帶來一份喜悅和快樂。所以在此節日期間,也祝大家元旦快樂!萬事如意!闔家安康!新年吉祥!

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元旦這個節日,但什麼是“元旦”?有什麼含義?還有元旦的歷史演變,

很多人未必知道。下面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

什麼是“元旦”?很多人未必知道!

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比如“元氣”、“元年”;“旦”表示太陽剛剛出地平線之際,也可以解釋為“日子”,比如“旦夕禍福”。元旦合稱就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之始,新年的第一天。梁代蕭子云作詩云:“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不過,我國古人指的的元旦,不是現在的元旦。在1911年之前,我國尚未實行公曆,“元旦”指的是農曆新年,也就是現在的春節。

元旦最早的傳說,源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元旦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別稱,比如“元正”、“元春”、“元朔”、“元辰”等等,但無論哪種稱呼,其中表示“新年第一天”的意思從未改變。

什麼是“元旦”?很多人未必知道!

古代元旦的具體日期,也經歷過好幾次的改變。在夏朝的時候,把夏曆正月初一定為元旦;在商朝的時候,把夏曆十二月初一定為元旦;到了周朝,又把夏曆十一月初一,定為元旦;後來到了秦朝,元旦又變成夏曆十月初一。但無論怎麼變化,無論在哪個月,都是初一。

古代元旦的日期,一直到漢朝漢武帝太初元年,鄧平等人創立了“太初曆”,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從此以後,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所以古代元旦的日期,也挺有意思,轉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夏朝規定的正月初一。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改稱夏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把公曆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

什麼是“元旦”?很多人未必知道!

公元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改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列入法定節假日,規定全國人民放假一天,往往將當日前後一週的雙休日進行調整,合併休息三天。

因為夏曆正月初一作為“元旦”的時間已久,所以現在的元旦慶祝比起春節慶祝的隆重程度,還是要差得很多,也只有一些機關、團體、企業舉行一些集體活動,而在我國民間,正式慶祝元旦的活動就很少,甚至很多農村的老人,只知道春節,根本就不知道元旦是什麼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