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為何妃嬪的衣服上都有“白領巾”?是做啥用的?

看過很多古裝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看上去有點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歷朝歷代的古裝劇中,只有清宮戲裡面的妃嬪們,衣服上都有著一條“白領巾”,而在其他朝代的劇中就很難見到,這到底是為何呢?這些白色領巾叫什麼,具體是做啥用的呢?

清朝時,為何妃嬪的衣服上都有“白領巾”?是做啥用的?

一些清宮劇與文學作品中,將這些白領巾稱為“龍華”,看上去確實也是具有著滿滿的貴族氣息,與皇宮這個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地方倒也是很匹配,但其實這只是現代人的杜撰,在歷史上並沒有見到真實的史料記載。惟有宣統皇帝溥儀的親叔叔載濤,曾經與宗族親人一起寫了一本《清末貴族生活》,在其中有提到這一些白色的領巾。

清朝時,為何妃嬪的衣服上都有“白領巾”?是做啥用的?

“(氅衣、襯衣)不用卷領,以圍脖手絹代之”,也就是說在當年這純粹就是日常所用的手絹圍脖,由於滿族服飾中原來的衣服沒有衣領,所以就用這些領巾來進行代替,以起到衣領的作用,能夠讓衣服更加立體,同時也讓人的形象顯得更加端莊素雅。

清朝時,為何妃嬪的衣服上都有“白領巾”?是做啥用的?

至於為何滿族的服飾中沒有衣領呢?這就與他們一開始作為遊牧民族的特性有關了,滿族一開始是在東北地區進行遊獵放牧,經常需要騎馬作戰,日常的勞動強度很大,對於服飾的要求首先便是需要足夠的敏捷,有了衣領的話,轉頭低頭抬頭之類的動作就顯得不夠靈活,所以他們的服飾中是並沒有衣領的。

但是在入關以後,滿族受到了漢文化的深厚影響,他們的服飾自然也受到了漢族服飾的影響,滿族人們發現有個衣領確實看上去會好很多,但同時又不願意違背祖制,於是就想出了這麼一個“折中”的方法,用領巾來取代衣領,在出席重要場合的時候,便會戴上。

清朝時,為何妃嬪的衣服上都有“白領巾”?是做啥用的?

這一些領巾通常是寬二寸左右,由上好的絲綢製作而成,圍在脖子上的時候,一邊塞進衣襟之中,另一邊就自然垂下,看上去顯得非常自然大方,當然有的時候不塞進衣襟之中也沒有太多的影響,若是不塞進衣襟的話,就能夠更加便於取下於放置了。

清朝時,為何妃嬪的衣服上都有“白領巾”?是做啥用的?

這些領巾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由於白色更加顯得素雅莊重,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基本都是“白領巾”,並且這些領巾上面還繡有各種各樣的花樣圖案,不同身份的人所能夠裝飾搭配的花樣也不相同,也有皇帝以此去分辨妃嬪的身份等級。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