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吃什麼?從清宮選單裡看出王朝興衰

今天,咱們接住清宮秘史的話題別落地,來說一本新出版的《故宮宴》。作者是故宮研究員苑洪琪老師,她從南開大學歷史系畢業以後,在故宮博物院裡工作了44年,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那些記錄阜帝、阜後用膳情況的宮廷檔案,像每頓飯都吃了什麼,在哪兒、和誰吃的,宴席是怎麼擺放、什麼規格,用的是什麼餐具,以至於哪個廚師做的等等,皇帝出宮也一樣要記錄。這些材料既繁雜又瑣碎,她卻越看越有意思。記檔案的都是宮裡的秉筆太監,文化水平不怎麼高,常常亂造字,她就看到有個怪字:左邊是個單立人,右邊是個妖怪的妖,後來發現了,那是因為記錄的太監不會寫老佛爺的佛。這下子,西佛爺慈禧就成了“西妖爺”,這要叫是當年被人發現,造字的太監可能會被打死。

這種檔案特別有價值:記錄者沒有意識和能力去造假,這才叫真正的“實錄”。它像昨天說的啟功家族回憶一樣,藏著很多正史沒有的東西。一年一年排下來之後,苑洪琪從中觀察到了一些宮廷秘密。

這本《故宮宴》是按一年裡12個月的節令物產來排的,還配了一本清宮菜譜,我們今天只有12分鐘,我就直接來說我從書裡讀到的另外一條線索,這裡麵包括了民族文化,家族政治,國家實力乃至皇帝心態的變化曲線。

皇帝吃什麼?從清宮選單裡看出王朝興衰

在皇帝吃飯的問題裡,到底能不能包括這些?確實能。

我們先說宮廷政治。歷朝留下的飲食檔案裡,記錄最全的是乾隆,他在位時間長,又比他父親雍正愛吃,他吃飯裡的資訊量也就最大。比如,他賞給后妃的飯食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對他喜歡的容妃,也就是民間傳說的香妃,在南巡的兩個月裡,就賞賜了15次飯食,除了江南的時令鮮菜,還有容妃愛吃的清真菜。

也是在這段時間裡,賞給皇后的飯食卻是“燉白菜”“炒豆豉”“雜燴”,屬於不起眼的配菜,給正宮的反而是配菜,這個暗示就很強烈。果然,就在那幾天裡,皇后和乾隆起了正面衝突,連自己的頭髮都剪掉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按照禮儀,滿族女子只能在父母死的時候剪下一縷頭髮陪葬,你當著皇帝剪頭髮,那是什麼意思,是在詛咒誰?

乾隆當時最寵幸的還不是香妃,而是給他生了六個孩子的魏佳氏,正是嘉慶的生母。啟功說魏佳氏就是姓魏的漢族人,她既受寵,又給皇帝生下了好幾個兒子,那場導致皇后實質性被廢的衝突,很可能就和這個魏佳氏有關。乾隆在那次南巡裡賞給魏佳氏的是什麼菜呢?最重要的是一道“蓮子鴨”,乾隆是極其愛吃鴨子,幾乎頓頓都有,也影響到了他之後的清宮菜譜。而蓮子自然是諧音“連生貴子”,這是清代政治裡常用語言,像皇帝賞給大臣們的纏枝蓮圖案的青花賞瓶,含義就是要大臣們清廉。苑洪琪查考,除了皇后,也只有魏佳氏曾經侍奉過乾隆吃飯。我估計,那時候打聽打聽皇帝賞賜吃食的情況,就能估算出宮廷政治的走勢來。

這些吃飯問題裡還有文化現象。這本書提到一個宮廷飲食規則叫“薦新”。不是有了新鮮東西先給皇帝吃,而是先舉行祭祀儀式,敬獻給神明和祖先,然後才能上皇帝的餐桌。這本來是從周代就流傳下來的禮儀明代宮廷也有記載,但是滿族的清皇室對薦新的態度更鄭重:規格上僅次於在太廟祭天,而且每個月都要進行,祭品裡還增加了很多來自關外的東北物產像七月的山珍飛龍、野雞,十一月的鹿肉,正月裡鑿冰捕到的大魚。我覺得可以做兩種解釋:一個是滿族習俗裡就有這種成分:另一個是清王室在有意識地爭取和加大對中原文化的掌控力,你看,你們漢人的老規矩,我們守得更好。

皇帝吃什麼?從清宮選單裡看出王朝興衰

接下來,再來說說我從本書裡看到的宮廷政治變化曲線。

在清初的順治、康熙兩朝,宮廷食材是以滿族人故鄉的“關東貨”為主的,皇帝的口味也是標準的滿族東北菜。他們對全國各地供奉的山珍海味,像南方的海鮮蔬果,態度上是聞聞味兒、嚐嚐鮮,也許只是要在餐桌上感受一下自己的疆域有多麼遼闊。當年的法國傳教記載康肥的飲食是既少又樸素 對奇異食材沒有什麼興趣,他這個結論可能是和路易十四的餐桌進行比較。清代的皇帝皇后們一直都喜歡普洱茶,也是因為以奶食、肉食為主的民族飲食習慣。在宮廷裡,

普洱和人參、鹿茸並列為三寶,至今,故宮還收藏著70多個光緒年間的“萬壽龍團”頂級普洱。

在年俗裡,清中期以前的皇帝都會嚴格地遵循祖宗遺訓,完成了除夕祭拜禮儀以後,到乾清宮左邊的小屋子裡一個人去吃年夜餃子,還挺孤獨的。在關外,這個餃子是提前包好凍起來的,從此要一連吃十幾天。

我們東北人現在也是這樣。努爾哈赤規定:這頓年夜餃子必須是素餡,目的是反思戰爭裡造成了太多的死難者。餃子餡包括東北的蘑菇木耳、豆腐乾、馬齒莧、黃花菜以及胡蘿蔔和香蔥,用花椒水、香油和醬油調餡。

早期的清宮還保持著遊牧民族的風情,舉行國宴的時候,王公大臣們自己帶羊肉和酒過來,這是關外的習俗。在漢族大臣眼裡,能明顯感覺到自己是被一群外族人統治。在政治場合上,滿族菜的地位也比漢族菜更高,康熙後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下令宮中新年的宴席改用漢族菜,大臣們也不再滿漢分開就坐了。從此,大臣們相互宴請也要滿漢同席,桌上同時擺兩個民族的菜,這種席面上的滿族菜是以餑餑點心為主,稱為“滿點漢菜”的滿漢席,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滿漢全席”,但清代沒有“全席”這個詞,它的實際起源地也不是皇宮,而是揚州的江南官場菜。

從飲食裡能清晰地看出來,清代初年的政治風氣崇尚剛猛,相對樸素,民族色彩很強,決定力量在於旗人和滿洲貴族組成的軍事和政治底盤。

皇帝吃什麼?從清宮選單裡看出王朝興衰

到乾隆時代就有變化了。咱們先看乾隆的個人口味:他吃得比祖先們更奢華,也更清淡,每天早上先空吃一碗燕窩,日常飲食以江南菜為主。他有一個須臾不能離開的江南廚師,是蘇州織造進獻的。不是這個廚師炒的菜,乾降吃得出來,離開北京的時候也要帶在身邊。這個廚師和乾降的年紀差不多,老了以後,乾隆特地賞賜他可以騎馬隨行。後來,廚師實在腿疼到不能下地了,乾隆才下旨讓蘇州織造再給挑選兩名江南的廚師。江南除了擁有發達的文化,也是那個時候帝國財政的主要來源。

康熙和乾隆各辦過兩次排場很大的千叟宴。在乾隆五十年的那次,兩個等級的宴席同時開了800桌,宴席以後還要進行大量的賞賜。這種宮廷宴是觀察國家實力的機會,清宮從乾隆以後就再也沒有辦過千叟宴,一個原因是後面的皇帝年齡都不夠大,另一個原因就是宮廷沒有這個財力了。後面的政治風氣也滑坡得很嚴重,我沒看這本書時想不到:光緒年間舉行的萬壽宴,也就是光緒的生日宴,桌子上擺的滿點和漢菜,不是生的、臭的就是被蟲子嗑過的(原文是“或生或蛀”),赴宴的人只能勉強吃點兒蘋果和葡萄。因為這筆預算早被內務府和光祿寺給中飽私囊了。民間形容賊膽包天叫“皇帝的買馬錢也敢花”,那時候可是皇帝眼皮底下過生日的錢都敢貪。戊戌變法有沒有可能成功?看這個細節也能猜到。

清中期以後的皇帝們普遍很焦慮,道光在位的時候,內亂頻繁,又打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近代史學家乾脆把這個經濟時期稱為“道光蕭條”,他自己也苦惱得不得了,只好靠節制自己的吃穿用度來找一點兒心理平衡。

他的儉省程度超過了一般的大臣,皇帝在夏天裡每天供應三個西瓜,道光只讓御膳房給自己一個,後來改成了半個,他心疼剩下的半個放餿了,就說連半個也不要了,自己只喝水。按過去的制度,皇帝每日兩次正餐是48品,其中也包括主食、鹹菜等等。道光是每頓只有5品,也就是四個菜加一樣點心,連春節也如此。他大年初一的正餐只有:鴨肉燉白菜、羊肉燉菠菜、雞肉丸子和小炒肉,還不如你過年吃得豐-呢。這本《故宮宴》裡列出了他爺爺乾隆同時期的選單,那48品可是應有盡有,海陸雜陳。

現代史學家蔣廷黻說道光錯過了最後的變革時機,那麼,到了溥儀的年代,再從宮廷觀察政治已經沒意義了,我們就來看一個微妙的文化跡象:溥儀不只對滿族飲食沒興趣,甚至根本就不愛吃中國飯。1922年,他過16歲生日時,宮裡的三個老太妃每人賜給他一桌酒宴,我數了數,夠道光吃一個禮拜的。溥儀卻隨手賞給了別人,因為他已經讓御膳房的西餐廚師

給他準備了配法國白葡萄酒、啤酒和汽水等飲料,包含著十幾道菜的西餐了。結婚以後,他和皇后婉容也是每天都要吃西餐。這在個人是口味問題,而就帝王身份而言,可就是個重要跡象了。不是有句話叫“你是你吃出來的“嗎?在吃飯這個問題上,同樣能看到清代政治的氣質變化:如果說康熙主動吃漢族菜是統治穩固的跡象,那溥儀每天吃西餐,可以代表這個舊王朝該“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