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同款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克段於鄢》算得上是最出名的歷史故事之一,短短六個字,關於權謀、鬥爭、地位、心計就躍然於心上。故事鄭莊公的母親偏心其弟弟共叔段,兩人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之後莊公怨其母,將母親遷於潁地,後來自己也後悔了,又有潁考叔規勸,母子又重歸於好。

兄弟鬩牆的結局往往有好有壞,《鄭伯克段於鄢》中,篡權的弟弟和偏心的母親都得到懲罰,母子關係也得到緩和,而在1572年的法國,因為母親的偏心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比左傳故事相比,更加血腥恐怖,結局也十分悲慘。

1572年8月24日,週日,聖巴託羅繆之日。這天,巴黎的街巷潮溼異常,“就像是下過一場大雨”——一位路過巴黎的斯特拉斯堡市民如是說。實際上,街巷中閃爍的不是雨水,而是鮮血。

而這一切,都是宗教派別之爭、王權神權之爭。

在馬洛的戲劇《巴黎大屠殺》中,一切的開始是一個婚禮。皇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將女兒瑪格麗特嫁給納瓦拉國王,未來的亨利四世、波旁王朝的創立者,在婚禮上,天主教徒吉斯公爵為信奉新教的納瓦拉國王的母親獻上帶毒的手套,從而開啟了血腥的聖巴託洛繆屠殺。

法國同款鄭伯克段於鄢

畫家François Dubois描繪的聖巴託洛繆大屠殺。畫中加斯帕爾·德·科里尼的屍體被懸掛在窗戶上(畫面右後方),而在畫面左後方凱瑟琳·德·美第奇出現在盧浮城堡上觀望。

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挨家挨戶搜查,一旦發現新教徒就拖出屋外,不經審判便立行處死。新教徒常常死無全屍,衣不蔽體,被拋至塞納河中。新教徒的屍體堆在巴黎城中的廣場與十字路口,隨後被人用小推車棄至河邊。鮮血染紅了塞納河河水。一位來自米約的加爾文宗教徒記載道:“巴黎人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吃河裡的魚,因為河水已被完全汙染,屍臭撲鼻。”在聖日耳曼城郊,新教徒的屍體被拋入教士井中。

這場屠殺因何而起,又將朝什麼方向發展?馬洛在劇作《巴黎大屠殺》中借王室、教徒、平民之口,描繪了故事全貌。

法國同款鄭伯克段於鄢

大仲馬在1845年根據這段歷史並結合了浪漫和冒險的元素寫了《瑪戈皇后》,法文名為La Reine Margot。這部小說被翻譯為英文版,名為Queen Margot。1994年同名電影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在位的44年是英格蘭強盛和國家統一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在這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王的領導下,英國文化也進入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時代。莎士比亞(1564-1616)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而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卻不為人所知。

馬洛是伊麗莎白時代的劇作家、詩人、翻譯家,與莎士比亞同年出生,以無韻詩和悲劇而聞名。

法國同款鄭伯克段於鄢

馬洛一生充滿矛盾,從他的碩士、罪犯、特工、街頭惡棍、英國戲劇之父等頭銜中就可看出他是怎樣一個人。馬洛性格本身帶有許多天才必有的狂妄因子,言論鋒芒畢露,毫無遮攔,曾結交探險家、政治活動家羅利,劇作家查普曼,數學家哈里奧特等一批無神論者,懷疑耶穌的神性。大學時代起,馬洛即已作為密探替政府效力,多年到國外執行任務。他曾被控謀殺,在監牢裡呆兩個星期後被無罪釋放。其私生活糜爛不堪,混跡於男性情場。他對自己的充滿了複雜迷離的傳奇色彩的同性戀嗜好一貫不隱不諱。

1593年5月30日,29歲的馬洛在倫敦附近德特福德的一個酒吧被名叫英格拉姆·弗雷澤的一個僕役刺死(有人認為強壯的弗雷澤是馬洛的男性情人),兇手獲得了皇家特赦,而馬洛卻被秘密埋葬在一個沒有標誌的地方。據有關研究表明,他被刺死可能與他宣傳無神論思想和其他政治原因有關。美國文藝批評家加爾文·霍夫曼懷疑,馬洛其實並未死於那場格鬥,而是由一個乞丐充當了替死鬼。此後馬洛隱姓埋名,託庇於伊麗莎白女王的特務機關,在現代間諜活動的創始人弗蘭西斯·華興漢公爵的領導之下。馬洛繼續創作的劇本則以莎士比亞的名義上演。眾說紛紜,馬洛之死的內幕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馬洛的劇作讚美人的偉大力量,肯定個人主義的追求,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精神。他也看到了在主人公無盡的追求中所孕含的負面因素。他的悲劇的衝突是建立在人物的內心衝突之上,具有一定的心理深度。馬洛革新了中世紀的戲劇創作風格,是莎士比亞以前最出色的戲劇家,為莎士比亞的創作鋪平了道路。

法國同款鄭伯克段於鄢

【譯者】常宇鏡  ninon

【責任編輯】常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