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到底慘到什麼程度?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作為中國古代史上一樁著名的奇恥大辱,“靖康之恥”裡諸如“皇帝被俘”“汴京淪陷”“趙構有疑似後爹”之類的慘事,早已在歷史迷中間耳熟能詳,但相比之下,“靖康之恥”前後,另一些不太出名的“慘事”,卻同樣值得深深思索。比如下面這幾件。

“慘事”1:皇上,您的錢呢?

金軍大舉攻宋,是從宣和七年(1125)十月開始。但由於各級官員連瞞帶混,歌舞昇平的大宋朝廷,直到十二月九日才得到準信。嚇壞了的宋徽宗,連忙派大臣李鄴去找金人求和。李鄴提條件說:求和好辦,可得先給人家塞點錢哪。這時宋徽宗君臣才驚覺,大宋竟連這點錢都掏不出來。各大府庫早已空空如也。最後還是宋徽宗把自己私藏的兩個金甕融了,鑄成金牌交給李鄴帶上。

堂堂“富宋”,怎麼連去“賣乖”的錢都掏不出來?因為大宋的錢,主要都叫宋徽宗拿去幹了一件大事:修“艮嶽”。

“靖康之恥”到底慘到什麼程度?

“艮嶽”,是宋徽宗年間,汴京城一樣超級燒錢工程。這“大工程”坐落在汴京城東北角,佔地十多里。整個“大工程”現場,奇異假山之間,盡是香花異草亭臺樓閣,還有各種珍奇異獸活蹦亂跳。這座歷時六年修成的“豪華園林”,,每一塊花石都從江浙湖廣“徵用”來,甚至“一石費數萬緡”,一草一木都是無數民脂民膏。但宋徽宗卻哪在乎這個?還親筆寫成名篇《艮嶽記》,極力描繪其奢華風光。

待到後來金軍大舉南下,汴京城陷入重圍,艮嶽的豪華風光,也終於激了眾怒。其價值連城的奇花異石,全被憤怒的軍民砸了個粉碎。至於滿園林歡跑的珍奇異獸?也全被宰了充軍糧。偌大一座“天價名園”,還沒等汴京淪陷,就被夷為平地——類似的園林浩劫,常叫人痛惜,但相信大宋的艮嶽,是個絕對例外。所謂奢華,不過是北宋積貧積弱的毒瘤,唯一遺憾,就是毀得太晚。

“慘事”2:啃豌豆的精銳

靖康元年(1126)十月二十四日,金軍西路軍粘罕部,兵臨平陽府(山西臨汾)咽喉回牛嶺。在看到這個易守難攻的天險後,身經百戰的粘罕也嚇得不輕,生怕宋軍依託回牛嶺高地投石放箭,因此一度按兵不動。可“按兵不動”了幾天,對面宋軍也沒動靜。試著攻了一把,卻差點沒被雷暈:不但駐守回牛嶺的宋軍,就連平陽城的宋軍都跑了個精光。如此戰略重地,竟就這麼白送給人家。

“靖康之恥”到底慘到什麼程度?

為何如此稀鬆?自從宋金戰爭開打,河東地區的宋軍精銳們,卻是“放鬆”依舊。將領們除了一如既往飲宴作樂,就連朝廷撥發的軍費,竟都厚著臉皮剋扣。就苦了為國血戰計程車兵們,打著保家衛國的苦戰,領到的軍餉竟都被摻雜了鐵錢,該拿的錢一級級都被軍官們扣光。尤其這回牛嶺上,鎮守此地的宋軍“精銳”部隊,在這嚴寒季節裡,竟還打著赤膊。每天吃的“軍糧”,竟都是一些發黴的豌豆。

如此境遇,大敵當前,這些士兵也只是悲憤哀嘆:“軍食如此,而使我戰乎”。腐敗成風的大宋,就這樣讓多少士兵寒透了心,在生死存亡的關口走了個精光。

“慘事”3:皇上,這鍋別給我

靖康元年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金軍向汴京發起強攻,騙子郭京帶來的大宋“神兵”分分鐘灰飛煙滅。固若金湯的汴京外城落入金軍鐵蹄下。但這時的北宋,並沒有到絕路上:佔據外城的金軍師老兵疲,不但沒繼續進攻,反而抓緊修築工事,防止汴京軍民反撲。汴京軍民們也群情激奮,誓要與金人血戰到底。

“靖康之恥”到底慘到什麼程度?

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宋欽宗君臣們能夠冷靜下來,或集中力量突圍,或堅守相持,戰事,都必然有轉機的機會。

可此時宋欽宗的第一反應,卻是要“甩鍋”。於是大宋歷史上又一滑稽場面上演了:聽說外城淪陷了,驚慌的宋欽宗恰好碰上自家叔叔越王(宋徽宗的弟弟),叔侄見面後,宋欽宗就慌忙寬衣解帶,把龍袍脫下來硬塞到越王手裡,嘴裡連呼“叔叔自做取”。也就是要把皇位“甩”給越王。這事兒越王哪肯接?哭著連呼“死罪”——皇上,這鍋別甩我。

其實,哪怕在這樣的危局下,也依然有硬漢慨然擔當:衛士蔣宣就召集了數百壯士,誓言要拼死護送宋欽宗突圍。可嚇破了膽的宋欽宗不但不答應,好言好語勸走蔣宣後,轉過臉就把蔣宣等人綁起來殺害,理由是怕這些人“作亂”。可憐這群熱血為國的漢子,就這麼不明不白屈死。

然後,宋欽宗就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擇”:低三下四跑到金軍大營,擺上香案宣讀降表,朝著金國上京方向行跪拜禮:一百六十多年國祚的北宋王朝,就這麼稀裡糊塗亡了。

“靖康之恥”到底慘到什麼程度?

缺兵少糧,都有得救,可骨子裡慫,那是真沒救。

“慘事”4:“忠勇報國”太學生

汴京淪陷,靖康之恥上演,大宋王朝的統治階層,比如皇族權貴百官們,都是各有各的“慘”法。但一群“不太慘”的人,卻更把這兩宋王朝打臉啪啪:太學生們。

兩宋王朝好些事都“虛”,但對待太學生,卻是實實在在的好。在恩養文官文人的宋朝,太學生就是未來的“國家棟梁”,再窮也不能窮了他們。宋神宗年間的太學生數量,就有兩千四百人之多,每人每月享受上千文錢的補助,甚至還享受免費的住宿伙食。可謂“深受國恩”。

“靖康之恥”到底慘到什麼程度?

可隨著北宋末年吏治的腐敗,向來專收英才的太學生群體,也是各種魚龍混雜。雖然汴京保衛戰裡,太學生也上演過各種熱血時刻,但隨著汴京淪陷,這其中的好些人,也是分分鐘現原形:上百昔日享盡大宋“優待”的太學生,主動賣身投靠,不但給金軍南侵獻言獻策,還照著金人要求,把自己家鄉(主要是南方)的山川地貌原原本本畫出來,直接給人家當嚮導。

這麼一群熱情的“青年俊才”,後來連金兵都覺得噁心,以至於“覺其無能苟賤”。其中六十多人直接被金軍清退,賣身投靠都不要——大宋優中選優的“太學生”,竟都是一些這類貨色,可見這北宋王朝,何止爛了上層?更爛了“未來”。

此情此景,也和一個半世紀後,南宋亡國前的一幕遙相呼應:南宋末年,面對元朝大兵壓境,各級文官也是跑得跑躲得躲,南宋臨安朝堂上,竟都剩不下幾個人。氣的南宋末代太后謝道清一頓哭罵:“我國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與嗣君遭家多難,爾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時艱,內則畔官離次,外則委印棄城,避難偷生,尚何人為?亦何以見先帝於地下乎?”就是養了一群白眼狼啊。

“靖康之恥”到底慘到什麼程度?

富庶的大宋,為何會掉入積貧積弱的悲慘大坑?原因當然很多,沒爭議的卻是這條:白眼狼,從北宋到南宋,養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