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名字的由來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出生在安徽安慶,譜名慶同,官名乾生。陳獨秀在他二歲的時候親生父親陳衍中就去世了,5歲時就過繼給他的舉人叔父陳衍庶。

陳獨秀小時候也是聰明好學,在他17歲時就考中秀才,18歲便進入浙江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學習,兩年後因發表反清言論被學校開除,後來又遭清政府通緝,於是他便從安慶逃亡日本,進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速成科學習。1903年回國後,就在媒體業做事,如在上海協助章士釗主編《國民日報》、如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如幫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如和李大釗創辦《每週評論》、如創辦《新青年》等,他就利用寫文章,宣傳革命思想。

寫文章就會用筆名,陳獨秀一生用過許多名字,如陳由己、三愛、仲甫、陳仲、熙山仲子、隻眼、王坦甫等30多個,而陳獨秀是眾多名字大家最熟悉的一個,他自己也特別喜歡這個名字,在介紹自己時會這樣寫:“陳獨秀,字仲甫,亦號實奄”。

那麼“陳獨秀”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這不得不從他的故鄉安慶說起。

安慶是座秀麗的城市,南臨長江,北靠大龍山,城郊多丘陵,西北隆起,東南低窪,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在安慶城西南有座山,名叫盛唐山,據傳有雄才大略之譽的漢武帝在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冬天,南巡時來到安慶,就曾登臨此山。《懷寧縣誌》記載:“西望如卓筆,北望如覆釜,為縣眾山之祖,無所依附,故稱獨秀。”說是山,其實就是個小山丘,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陳獨秀最早使用“獨秀”這個名字是在1914年11月10日出版的《甲寅》雜誌上的兩篇文章的署名,一篇題為《雙枰記敘》,署“獨秀山民”名;另一篇《愛國心與自覺心》,署“獨秀”名。獨秀這個名字出現後,他的好友汪鄒孟曾與他說,你也太不客氣了,以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是秀的。陳獨秀回答說,哪裡哪裡,因我們安慶有座獨秀山,我不過說我是這座山下的居民而已。

此後,陳獨秀這個名字,成了他發表文章署名最多的名字,在20世紀20年代前後,也成了最響亮的名字,最為大家熟悉,如雷貫耳。